漫談 | 區塊鏈2008:「蝙蝠俠」與「黑暗騎士」

圖片描述

「黑暗騎士」算法

2008年,一部名爲《蝙蝠俠前傳:黑暗騎士》的電影上映。影片中,新一輪的混亂席捲了科技與污穢並存的高譚市,人們再一次被恐慌籠罩,蝙蝠俠搬出每一件可以用得上的高科技武器來面對這個有史以來最惡毒的對手,着力化解危機,同時,他還糾結着爲他曾經信仰的一切尋找答案。編程

時隔多年回頭來看這部影片,它更像是對2008年現實世界的隱喻。網絡

正是在這一年9月,以雷曼兄弟的倒閉爲開端,金融危機在美國爆發並向全世界蔓延。爲應對危機,各國政府狂印貨幣,刺激市場,爲因爲自身過失而陷入危機的銀行和金融機構輸血。分佈式

這些措施對普通人來講無疑是又一次剝奪——政府印那麼多錢,物價飛漲,個人錢是否是更不值錢了?銀行破產了,個人錢會不會沒了?區塊鏈

前段時間大熱的電影《我不是藥神》怎麼說來着?「命就是錢。」沒錢可真是會要命的事情啊。網站

圖片描述

大衆對傳統金融的憤怒達到了頂點。spa

11月,一個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metzdowd.com網站上發表了一篇名爲《比特幣:一種點對點式的電子現金系統》的論文,文章開篇提出了一種新的電子貨幣——比特幣,和一種新的電子支付系統——它基於密碼學原理,不須要第三方中介。圖片

科技領域的俠客們,終於對金融領域發出了抗議與挑戰。同步

「蝙蝠俠」以前數學

這不是人們對傳統金融體系第一次發出挑戰,畢竟,在此以前,已經有過十幾回的金融危機。人們一直在探尋一種全新的貨幣方案。

1976 年,哈耶克在其經濟學專著《貨幣的非國家化》中,提出了非主權貨幣、競爭發行貨幣等理念,——這差很少是去中心化貨幣的精神指南。1998年,戴偉和尼克·薩博同時提出密碼學貨幣的概念,其中戴偉的B-Money被稱爲比特幣的精神先驅,而尼克·薩博的Bitgold提綱和中本聰的比特幣論文裏列出的特性很是接近,以致於有人曾經懷疑薩博就是中本聰。

技術領域,也在爲比特幣的誕生作好準備。1999到2001的三年時間內,Napster、EDonkey 2000和BitTorrent分別前後出現,奠基了P2P網絡計算的基礎。2001年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NSA發佈了SHA-2系列算法,其中就包括目前應用最廣的SHA-256算法,這也是比特幣最終採用的哈希算法。

應該說,比特幣或者區塊鏈技術誕生以前,其所須要的的全部技術基礎在理論上、實踐都已經被前人解決了。比特幣的成功,並不在於一套優秀的計算機編程,而在於它是一套能夠在現實世界運行的經濟學模型。

在這個理想的分佈式存儲模型裏,各節點數據徹底相同、各節點歸屬不一樣且無實體對各節點擁有絕對權力 、節點徹底公開透明;同時咱們規定節點上只能按時間序列記錄數據,而且只能添加數據,其餘操做無效(沒法篡改)。這是一個完美的不可篡改的同步帳本,一個全新的去中心化的貨幣體系。

爲了保證每一個節點的數據都是最新的並且是準確無誤的,中本聰使用了POW共識機制——一套各個節點都承認的機制與算法,來實現咱們對於這個理想模型的一切期許:可信可靠、公開透明、不可篡改、去中心化。

今天全部的區塊鏈項目,究其根本,就是採用不一樣的共識機制(共識算法)對理想模型的不一樣程度的實現。

神祕的「蝙蝠俠」

2008年的這個冬天,對世界上的大多數人來講,岩漿還在地底奔走,沒有人關心比特幣,沒有人關心他的提出者中本聰是何方神聖,沒有人想到,隨着第二年比特幣的正式面世及其後更加頻繁的經濟動盪,區塊鏈愈來愈充滿生命力。

銀行已經在謀求創建本身的聯盟鏈,用區塊鏈的技術對抗區塊鏈,各國政府紛紛成立區塊鏈研究中心,區塊鏈展現出應用在物聯網、公證、審計、供應鏈、醫療、通訊、慈善等廣闊領域中的潛力,人人都說中本聰應該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可是,卻沒有人能說出他究竟是誰。

**有人認爲他是在數學領域有過卓越貢獻的望月新一。
有人認爲他是曾參與美國軍方機密項目多利安•中本。
有人認爲他是澳大利亞學者克雷格•賴特。
有人認爲他是提出智能合約的尼克·薩博。
......**

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人宣稱發現或推測出了中本聰本尊。但每個被懷疑者都站出來否定。他到底是一我的,仍是一個組織?這個互聯網歷史上最神祕的人物,咱們所知道的情況,就像是柏拉圖《理想國》開篇描述的洞穴映像,影影綽綽,真假難辨。

那些被懷疑又站出來否定的人,或許他們真的不是,又或許,他們只是由於知道,在「黑暗騎士」被完全戰勝以前,「蝙蝠俠」是不能安睡的。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