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發明專利申請(A-FM、B-SQ) | 8: 進入中國國家階段的PCT發明專利申請 |
2: 實用新型專利申請(XX、XK) | 9: 進入中國國家階段的PCT實用新型專利申請 |
3: 外觀設計專利申請 |
中國專利號編號體系主要涉及6種專利文獻編號html
# 最後一位爲校驗位 文獻的申請國+申請流水號。例如:CN201810043427.8
中國專利的專利號用於代表該專利申請已經得到了專利權,其編號方式爲:專利標識代碼(ZL)+ 申請號,ZL爲「專利」漢語拼音的聲母組合,例如:ZL85100001
文獻的公開國+公開流水號+公佈級別。例如:CN108323255A
CN 中國 US 美國 JP 日本 KR 韓國 RU 俄羅斯聯邦 EP 歐洲專利局 WO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Paris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Industrial Property)簡稱《巴黎公約》,於1883年3月20日在巴黎簽定,1884年7月7日生效。巴黎公約的調整對象即保護範圍是工業產權。包括髮明專利權、實用新型、工業品外觀設計、商標權、服務標記、廠商名稱、貨物標記或原產地名稱以及制止不正當競爭等。巴黎公約的基本目的是保證一成員國的工業產權在全部其餘成員國都獲得保護,該公約與《保護文學和藝術做品伯爾尼公約》一塊兒構成了全世界範圍內保護經濟「硬實力」和文化「軟實力」的兩個「基本法」。1985年3月19日中國成爲該公約成員國,我國政府在加入書中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受公約第28條第1款的約束。web
PCT爲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專利合做協定)的簡寫,從名稱上能夠看出,專利合做條約是專利領域的一項國際合做條約。自採用巴黎公約以來,它被認爲是該領域進行國際合做最具備意義的進步標誌。可是,它主要涉及專利申請的提交,檢索及審查以及其中包括的技術信息的傳播的合做性和合理性的一個條約。PCT不對「國際專利受權」:授予專利的任務和責任仍然只能由尋求專利保護的各個國家的專利局或行使其職權的機構掌握。app
PCT並不是與巴黎公約競爭,事實上是其補充。的確,它是在巴黎公約下只對巴黎公約成員國開放的一個特殊協議。jsp
WO專利是經過PCT(專利合做條約)組織提出的國際專利申請,PCT如今有大約140多個成員國,原則上經過PCT申請的國際專利是能夠去獲取PCT全部成員國的專利保護。
經過PCT組織的國際專利申請分爲兩個階段,即國際階段和國家階段,在國際階段,經過初審的專利會得到WO公開號,且由於PCT並無專利實質審查受權的權利,因此,授予專利的決定徹底由進入其國家/地區階段的國家局、地區局作出。若是WO專利進入國家階段得到受權後,就會得到進入國的專利公告號,如:FR、JP等。oop
EP專利與WO專利不一樣,歐洲專利局(European Patent Office, EPO)有專利審查受權的權利,因此通過EPO審查後能夠進行EP專利受權公告。歐洲專利在受權公告後,有可能須要對權利要求或整個專利文件進行翻譯和各國認證,才能在成員國生效。但在德國、英國、法國、瑞士、列支敦士登、摩納哥,由於倫敦協定不須要翻譯,所以受權後在這些國家直接生效。在其它國家,生效的期限是自受權公告日3個月內,但冰島4個月,愛爾蘭6個月。
PCT和EPO已經開始了合做。如今能夠先向PCT組織申請一個統一的登記,即走完國際階段,得到WO專利號後,根據需求,在優先權往後的31 個月內,進入歐洲專利局程序,申請EP專利。ui
在同一個專利族中,專利族成員以共同的一個或共同的幾個專利申請爲優先權,這樣的專利族爲簡單專利族。
示例:
P1 —— US69091585spa
在同一個專利族中,專利族成員至少以一個共同的專利申請爲優先權,這樣的專利族爲複雜專利族。
示例:
P1 —— NL8901402
P2 —— NL9000338翻譯
在同一個專利族中,每一個專利族成員與該組中的至少一個其餘專利族成員至少共同以一個專利申請爲優先權,他們所構成的專利族爲擴展專利族。
示例:
P1 —— NL8901402
P2 —— NL9000338設計
在同一個專利族中,每一個專利族成員均爲同一國家的專利文獻,這些專利文獻屬於同一原始申請的增補專利、繼續申請、部分繼續申請、分案申請等,但不包括同一專利申請在不一樣審批階段出版的專利文獻。
示例:code
1 = 07/532462 (放棄) 2 = 07/997158 (US5323396A) 3 = 08/173850 (US5606618A) 4 = 08/190807 (放棄) 5 = 08/483009 (US5530655A) 6 = 08/488318 (US5539829A) 7 = 08/488322 (US5777992A) 8 = 08/488536 (放棄) 9 = 09/521052 (US6289308B1) 10 = 09/908932 (US2001/0044713A1)
也稱智能專利族、很是規專利族,即內容基本相同,但並不是以共同的一個或幾個專利申請爲優先權,而是根據專利文獻的技術內容,人爲地進行歸類,組成的一組由不一樣國家出版的專利文獻構成的專利族,但實際上在這些專利文獻之間沒有任何優先權聯繫。
示例
P1 —— NL8901402 P2 —— NL9000338
第四十條 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經初步審查沒有發現駁回理由的,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做出授予實用新型專利權或者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決定,發給相應的專利證書,同時予以登記和公告。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
? | 申請日 | 公開(公告)日 | 申請號 | 公開(公告)號 |
---|---|---|---|---|
正常 | 2009.08.05 | 2011.03.23 | CN200910162198.2 | CN101989717A;CN101989717B |
異常 | 2000.01.11 | 2000.08.23 | CN00100117.5 | CN1263740A;CN1111365C |
異常 | 1986.07.29 | 1988.02.10 | CN86104970.5 | CN86104970A;CN1004873B;CN86104970C |
def ComplementCheckBit(app_no): r""" 爲 CN 專利申請號號補全校驗位。 從 1985.4.1 到 2003.9.30,中國專利申請號是 8 位數(不含校驗位); 從 2003.10.01 至今,中國專利申請號是 12 位數(不含校驗位)。 """ if len(app_no) == 12: # 12位按位乘規則 num = "234567892345" allnum = 0 for i, j in zip(app_no, num): allnum += int(i) * int(j) mode = allnum % 11 if mode == 10: mode = "X" return "CN{}.{}".format(app_no, mode) elif len(app_no) == 8: # 8位按位乘規則 num = "23456789" allnum = 0 for i, j in zip(app_no, num): allnum += int(i) * int(j) mode = allnum % 11 if mode == 10: mode = "X" return "CN{}.{}".format(app_no, mode) print(ComplementCheckBit('201810462542')) # CN201810462542.9 print(ComplementCheckBit('02120496')) # CN02120496.9 print(ComplementCheckBit('02120626')) # CN02120626.0
主要參考書:馬天旗·知識產權出版社·《專利分析——檢索、可視化與報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