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簡單介紹了下文件系統及其操做(df命令),磁盤分區、格式化,還有最主要是掛載操做。node
在這裏對「掛載」作個說明,咱們都知道文件系統是建立在磁盤上面的,每一個文件系統都有獨立的inode、block等信息,而這個文件系統要能鏈接到目錄樹才能被咱們訪問。將文件系統與目錄樹產生關聯的操做咱們就成爲掛載。即將文件系統掛載到某個目錄下,該目錄爲進入該文件系統的入口。vim
先查看下是否有磁盤沒有分區spa
fdisk -l
其中第一個框是已經分好區的磁盤,第2、三個硬盤沒有分區。下面開始分區操作系統
fdisk /dev/vdb
輸入m,能夠查看命令操做3d
輸入p 查看當前硬盤分區,目前沒有分區code
輸入n新建一個分區,輸入p 創建分區,輸入分區編號 1blog
而後會讓你設置開始扇區,我填的是開始扇區2048,結束,20480class
最後輸入w,回車保存權限
其實這個時候,創建好的分區還不能用,還須要掛載才能夠用。可是掛載以前,必需要格式化,才行。。。im
爲何要格式化呢?這時由於每種操做系統所設置的文件屬性/權限並不相同,爲了存放這些文件所需的數據,所以須要將分區進行格式化,已成爲操做系統可以利用的文件系統格式。由此咱們也能知道,每種操做系統的文件系統格式並不相同。好比Windows系統的文件系統格式是FAT/FAT16/NTFS,而CentOS 就是Ext2/Ext3/Ext3。接下來進行格式化操做,
格式化命令:格式分區,並指定分區系統/dev/vdb ,我這裏是格式化成 ext4
mkfs.ext4 /dev/vdb
mkdir /lutong
partprobe /dev/vdb
mount /dev/vdb /lutong
df -h
blkid
vim /etc/fstab
添加上面紅框圈住部分,而後wq保存退出
而後重啓,再用reboot命令查看是否設置成功
umount /dev/vdb
卸載了,其實還能夠掛載,並且數據還會在的
fdisk /dev/sdc m d 1 d #刪除 w #輸入 w 保存,這個時候分區以及刪除了,能夠從新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