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的目錄與window的區別linux
win以存儲介質爲主,主要以盤符及分區實現文件 管理,再下面纔是目錄。
linux以樹形目錄結構的形式來構造整個系統,每個目錄不只能使用本地磁盤分區的文件系統,也能使用網絡的文件系統。正則表達式
linux其中大部分目錄結構是已規定好的網絡
第一層規範less
/ 下面的各個目錄應該要放什麼文件數據,例如 /etc 應該要放置設置文件,/bin 與 /sbin 則應該要放置可執行文件等等。學習
第二層規範code
針對 /usr 及 /var 這兩個目錄的子目錄來定義。例如 /var/log 放置系統登陸文件、/usr/share 放置共享數據等等。blog
sudo apt-get install tree sudo tree /
FHS 依據文件系統使用的頻繁與否以及是否容許用戶隨意改動(注意,不是不能,學習過程當中,不要怕這些),將目錄定義爲四種交互做用的形態,以下表所示:
遞歸
顧名思義,路徑就是你要去哪的路線get
cd path 進入到目錄 cd . 進入到當前目錄(.開頭都是隱藏文件) cd .. 進入到上層目錄 ls -a 查看隱藏文件 cd ~ 進入到home目錄
以根"/"目錄爲起點的完整路徑,以你所要到的目錄爲終點test
cd /usr/local/bin
tab鍵能夠自動補全,連按兩次能夠顯示所有候選結果
touch test 不會覆蓋同名文件
mkdir mydir mkdir -p father/son/grandson
cp test father/son 複製到目錄 cp test testcopy 複製到另外一文件
cp -r father family 遞歸複製
rm test rm -r test 不提示直接刪除
rm -r father/son 不提示直接刪除
mv test Documents 移動 源目錄文件 目的目錄
mv file1 myfile 舊的文件名 新的文件名
要用 perl 正則表達式來做爲參數 # 使用通配符批量建立 5 個文件 $ touch file{1..5}.txt # 批量將這 5 個後綴爲 .txt 的文本文件重命名爲 以 .c 爲後綴的文件 $ rename 's/\.txt/\.c/' *.txt # 批量將這 5 個文件,文件名改成大寫 $ rename 'y/a-z/A-Z/' *.c
cat test 正序顯示 cat -n test 顯示行號 cat -nl test 添加行號並打印
more test Enter鍵向下滾動一行 Space鍵向下滾動一 屏 按下h顯示幫助,q退出。
# 只查看頭幾行(默認爲10行,不足10行則顯示所有)和尾幾行。 tail test tail -n 1 test 只看1行
file /bin/ls
# vi或na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