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計算機網絡概述(定義 發展 組織標準)

1.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關於計算機網絡最簡單的定義是指一些相互鏈接的、以共享資源爲目的的、自治的計算機集合
  從目前計算機網絡的發展與現狀特徵來看:計算機網絡是指將不一樣地理位置的具備獨立功能的多臺計算機及相關設備,經過通訊線路鏈接起來,在網絡操做系統、應用軟件和網絡協議的支持下,實現資源共享和數據通訊的計算機系統。網絡

對計算機網絡的理解:post

(1)不一樣地理位置,範圍:幾十米,幾百米,幾公里,幾百公里,…。網站

(2)具備獨立功能的計算機系統(硬件、軟件、應用程序)。操作系統

(3)通訊線路鏈接:有線方式、無線方式。.net

(4)協議的控制。(驅動程序)計算機網絡

協議:通訊雙方所必須遵照的規則和約定。

(5)以實現資源共享和數據通訊爲目的。設計





2. 計算機網絡的造成與發展

從現代網絡技術的發展來看,計算機網絡的發展主要分爲四個階段:code

  1. 數據通訊爲主的第一代計算機網絡
  2. 資源共享爲主的第二代計算機網絡
  3. 體系標準化的第三代計算機網絡
  4. Internet爲核心的第四代計算機網絡




3.有關的網絡標準組織與管理機構

3.1 有關的標準組織

  隨着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的發展,計算機進入了網絡化時代。爲了支持異種機間的互連及通訊,須要有統一的開放系統網絡協議或經過網絡技術進行協議轉換,爲了支持多種通訊媒體,不只計算機網絡結構要適應通訊技術的發展,並且要制定相應的通訊控制規程。爲了支持多種處理業務,要制定表示信息的約定和訪問控制資源的標準。
  有關的國際標準化組織機構作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工做orm

  1.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
  2. 國際電信聯盟
  3. 美國電子工業協會
  4. 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


3.2 Internet管理機構

  1992年成立因特網(Internet Society)協會,下屬組織因特網體系結構研究委員會IAB (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負責管理因特網有關協議的開發。IAB下設兩個工程部:因特網工程部IETF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因特網研究部IRTF(Internet Reserch Task Force)。視頻

  1. Internet協會
      Internet協會( ISOC)是一個專業性的會員組織,由來自1 0 0多個國家的1 5 0個組織以及6 000名我的成員組成,這些組織和我的展望影響Internet如今和將來的技術。ISOC由幾個負責Internet結構標準的組織組成,包括Internet體系結構組( IAB )和Internet工程任務組( IETF)。ISOC的站點是HTTP://www.isoc.org/
  2. Internet體系結構組
      Internet體系結構組( IAB )之前稱爲Internet行動組,是Internet協會技術顧問,這個小組按期會晤、考查由Internet工程任務組和Internet工程指導組提出的新思想和建議,並給IETF帶來一些新的想法和建議。IAB的Web站點是http://www.IAB.org/
  3. Internet工程任務組
      Internet工程任務組( IETF)是由網絡設計者、製造商和致力於網絡發展的研究人員組成的一個開放性組織。IETF一年會晤三次,主要的工做經過電子郵件組來完成,IETF被分紅多個工做組,每一個組有特定的主題。IESG工做組包括超文本傳輸協議( HTTP )和Internet打印協議(IPP)工做組。
    I E T F對任何人都是開放的,其站點是http://www.IETF.org
  4. Internet工程指導組
      Internet工程指導組( I E S G )負責I E T F活動和Internet標準化過程的技術性管理, I E S G也保證I S O C的規定和規程能順序進行。I E S G給出關於Internet標準規範採納前的最後建議。
  5. Internet編號管理局
      Internet編號管理局( IANA)負責分配I P地址和管理域名空間, IANA還控制I P協議端口號和其餘參數,IANA在I C A N N下運做。
    IANA的站點是http://www.IANA.org
  6. Internet名字和編號分配組織(ICANN)
      ICANN是爲國際化管理名字和編號而造成的組織。其目標是幫助Internet域名和I P地址管理從政府向民間機構轉換。當前,I C A N N參與共享式註冊系統(Shared Registry System,S R S ),經過S R S,Internet域的註冊過程是開放式公平競爭的。
  7. Internet網絡信息中心和其餘註冊組織
      InterNIC(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Internet)從1 9 9 3年起由Network Solutions公司運做,負責最高級域名的註冊(.com, .org, .net, .edu),InterNIC由美國國家電信和信息管理機構( N T I A )監督,這是商業部的一個分組。InterNIC把一些責任委派給其餘官方組織(如國防部N I C和亞太地區N I C )。



3.3 RFC文檔與Internet標準

  全部的因特網標準都是以 RFC的形式在因特網上發表。RFC (Request For Comments的意思就是「請求評論」。全部的RFC文檔均可從因特網上免費下載。但應注意,並不是全部的RFC文檔都是因特網標準,只有一小部分RFC文檔最後才能變成因特網標準。
  RFC按收到時間的前後順序從小到大編上序號(即RFC xxxx,這裏的xxxx是阿拉伯數字)。一個RFC文檔更新後就使用一個新的編號,並在文檔中指出原來老編號的RFC文檔已成爲陳舊的。

因特網標準造成階段
(1)因特網草案(Internet Draft)
(2)建議標準(Proposed Standard)
(3)草案標準(Draft Standard)
(4)因特網標準(Internet Standard) 還有三種RFC,即歷史的、實驗的和提供信息的。



補充:

因特網發展的三個階段

  • 從ARPANET向互聯網發展(internet與Internet)(1969年,1983年)
  • 三級結構的因特網(主幹網、地區網、校園網)(1985年起,NSFnet)
  • 多層次ISP結構的因特網(1993年起)



用戶經過 ISP 上網

服務提供商:電信

資源提供商:視頻網站等

根據提供服務的覆蓋面積大小以及所擁有的
IP 地址數目的不一樣,ISP 也分紅爲不一樣的層次。

編輯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