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df -hios
Size 分割區總容量 併發
Used 已使用的大小 性能
Avail 剩下的大小 spa
Use% 使用的百分比 blog
Mounted on 路徑地址隊列
二、查看目錄的空間進程
du -sh 當前目錄下查看總文件夾的大小requests
du -sh * 查看當前目錄下子目錄佔用的空間it
du -h --max-depth=1 /root/* 查看目錄下的說有文件大小io
du -h --max-depth=1 /root 列出root目錄下面全部的一級目錄文件大小;
一、iostat -xdk 2 3 磁盤IO監控
rrqm/s:每秒這個設備相關的讀取請求有多少被Merge了(當系統調用須要讀取數據的時候,VFS將請求發到各個FS,若是FS發現不一樣的讀取請求讀取的是相同Block的數據,FS會將這個請求合併Merge);
wrqm/s:每秒這個設備相關的寫入請求有多少被Merge了。
rsec/s:每秒讀取的扇區數;
wsec/:每秒寫入的扇區數。
rKB/s:The number of read requests that were issued to the device per second(每秒向設備發出的讀請求數);
wKB/s:The number of write requests that were issued to the device per second(每秒向設備發出的寫請求數);
avgrq-sz 平均請求扇區的大小
avgqu-sz 是平均請求隊列的長度。毫無疑問,隊列長度越短越好。
await: 每個IO請求的處理的平均時間(單位是微秒毫秒)。這裏能夠理解爲IO的響應時間,通常地系統IO響應時間應該低於5ms,若是大於10ms就比較大了。 這個時間包括了隊列時間和服務時間,也就是說,通常狀況下,await大於svctm,它們的差值越小,則說明隊列時間越短,反之差值越大,隊列時間越長,說明系統出了問題。
svctm 表示平均每次設備I/O操做的服務時間(以毫秒爲單位)。若是svctm的值與await很接近,表示幾乎沒有I/O等待,磁盤性能很好,若是await的值遠高於svctm的值,則表示I/O隊列等待太長系統上運行的應用程序將變慢。
%util: 在統計時間內全部處理IO時間,除以總共統計時間。例如,若是統計間隔1秒,該設備有0.8秒在處理IO,而0.2秒閒置,那麼該設備的%util = 0.8/1 = 80%,因此該參數暗示了設備的繁忙程度
。通常地,若是該參數是100%表示設備已經接近滿負荷運行了(固然若是是多磁盤,即便%util是100%,由於磁盤的併發能力,因此磁盤使用未必就到了瓶頸)。
二、某個進程的磁盤IO :pidstat -d 2 -p 41024
kB_rd/s: 每秒進程從磁盤讀取的數據量(以kB爲單位)
kB_wr/s: 每秒進程向磁盤寫的數據量(以kB爲單位)
Command: 拉起進程對應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