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de應用是由模塊組成的,Node遵循了CommonJS的模塊規範,來隔離每一個模塊的做用域,使每一個模塊在它自身的命名空間中執行。javascript
CommonJS規範的主要內容:html
模塊必須經過 module.exports 導出對外的變量或接口,經過 require() 來導入其餘模塊的輸出到當前模塊做用域中。java
CommonJS模塊的特色:node
(1)全部代碼運行在當前模塊做用域中,不會污染全局做用域
(2)模塊同步加載,根據代碼中出現的順序依次加載
(3)模塊能夠屢次加載,可是隻會在第一次加載時運行一次,而後運行結果就被緩存了,之後再加載,就直接讀取緩存結果。要想讓模塊再次運行,必須清除緩存。git
一個簡單的例子:github
demo.js
json
module.exports.name = 'Aphasia'; module.exports.getAge = function(age){ console.log(age) }; //須要引入demo.js的其餘文件 var person = require('./demo.js')
根據CommonJS規範,每個文件就是一個模塊,在每一個模塊中,都會有一個module對象,這個對象就指向當前的模塊。module對象具備如下屬性:數組
(1)id:當前模塊的bi
(2)exports:表示當前模塊暴露給外部的值
(3)parent: 是一個對象,表示調用當前模塊的模塊
(4)children:是一個對象,表示當前模塊調用的模塊
(5)filename:模塊的絕對路徑
(6)paths:從當前文件目錄開始查找node_modules目錄;而後依次進入父目錄,查找父目錄下的node_modules目錄;依次迭代,直到根目錄下的node_modules目錄
(7)loaded:一個布爾值,表示當前模塊是否已經被徹底加載瀏覽器
示例:緩存
module.js
module.exports = { name: 'Aphasia', getAge: function(age){ console.log(age) } } console.log(module)
執行node module.js
從上面的例子咱們也能看到,module對象具備一個exports屬性,該屬性就是用來對外暴露變量、方法或整個模塊的。當其餘的文件require進來該模塊的時候,實際上就是讀取了該模塊module對象的exports屬性。
簡單的使用示例
module.exports = 'Aphasia'; module.exports.name = 'Aphasia'; module.exports = function(){ //dosomething } module.exports = { name: 'Aphasia', getAge: function(){ //dosomething } }
一開始我很鬱悶,既然module.exports就能知足全部的需求,爲何還有個exports對象呢?其實,兩者之間有下面的關係
(1)首先,exports和module.exports都是引用類型的變量,並且這兩個對象指向同一塊內存地址。在node中,兩者一開始都是指向一個空對象的
exports = module.exports = {};
能夠在REPL環境中直接運行下面代碼module.exports
,結果會輸出一個{}
(2)其次,exports對象是經過形參的方式傳入的,直接賦值形參會改變形參的引用,可是並不能改變做用域外的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咱們舉個例子。
var module = { exports: {} } var exports = module.exports function change(exports) { //爲形參添加屬性,是會同步到外部的module.exports對象的 exports.name = "Aphasia" //在這裏修改了exports的引用,並不會影響到module.exports exports = { age: 24 } console.log(exports) //{ age: 24 } } change(exports) console.log(module.exports) //{exports: {name: "Aphasia"}}
如今明白了吧?其實咱們在模塊中像下面的代碼那樣,直接給exports賦值,會改變當前模塊內部的形參exports對象的引用,也就是說當前的exports已經跟外部的module.exports對象沒有任何關係了,因此這個改變是不會影響到module.exports的。所以,下面的這種方式是沒有任何效果的,全部的屬性和方法都不會被拋出。
//如下操做都是不起做用的 exports = 'Aphasia'; exports = function(){ console.log('Aphasia') }
其實module.exports就是爲了解決上述exports直接賦值,會致使拋出不成功的問題而產生的。有了它,咱們就能夠這樣來拋出一個模塊了。
//這些操做都是合法的 exports.name = 'Aphasia'; exports.getName = function(){ console.log('Aphasia') } //至關於下面的方式 module.exports = { name: 'Aphasia', getName: function(){ console.log('Aphasia') } }
這樣就不用每次把要拋出的對象或方法賦值給exports的屬性了 ,直接採用對象字面量的方式更加方便。
咱們都知道,當使用exports或者module.exports拋出一個模塊,經過給require()方法傳入模塊標識符參數,而後node根據必定的規則引入該模塊以後,咱們就能使用模塊中定義的方法和屬性了。這裏要講的就是node的模塊引入規則。
在Node中引入模塊,須要經歷3個步驟
(1)路徑分析
(2)文件定位
(3)編譯執行
在Node中,模塊通常分爲兩種
(1)Node提供的模塊,例如http、fs等,稱爲核心模塊。核心模塊在node源代碼編譯的過程當中就編譯進了二進制執行文件,在Node進程啓動的時候,部分核心模塊就直接加載進內存中了,所以這部分模塊是不用經歷上述的(2)(3)兩個步驟的,並且在路徑分析中是優先判斷的,所以加載速度最快。
(2)用戶本身編寫的模塊,稱爲文件模塊。文件模塊是按需加載的,須要經歷上述的三個步驟,速度較慢。
優先從緩存中加載
與瀏覽器會緩存靜態腳本文件以提升頁面性能同樣,Node對引入過的模塊也會進行緩存。不一樣的地方是,node緩存的是編譯執行以後的對象而不是靜態文件。這一點咱們能夠用下面的方式來驗證。
modA.js
console.log('模塊modA開始加載...') exports = function() { console.log('Hi') } console.log('模塊modA加載完畢')
init.js
var mod1 = require('./modA') var mod2 = require('./modA') console.log(mod1 === mod2)
執行node init.js
,運行結果:
雖然咱們兩次引入modA這個模塊,可是模塊中的代碼其實只執行了一遍。而且mod1和mod2指向了同一個模塊對象。
下面是Module._load的源碼:
Module._load = function(request, parent, isMain) { // 計算絕對路徑 var filename = Module._resolveFilename(request, parent); // 第一步:若是有緩存,取出緩存 var cachedModule = Module._cache[filename]; if (cachedModule) { return cachedModule.exports; // 第二步:是否爲內置模塊 if (NativeModule.exists(filename)) { return NativeModule.require(filename); } // 第三步:生成模塊實例,存入緩存 var module = new Module(filename, parent); Module._cache[filename] = module; // 第四步:加載模塊 try { module.load(filename); hadException = false; } finally { if (hadException) { delete Module._cache[filename]; } } // 第五步:輸出模塊的exports屬性 return module.exports; };
對應流程以下圖所示:
路徑分析
模塊標識符分析:
(1)核心模塊,如http、fs、path
(2)以.
或..
開始的相對路徑文件模塊
(3)以/
開始的絕對路徑文件模塊
(4)非路徑形式的文件模塊
1)核心模塊:優先級僅次於緩存,加載速度最快;若是自定義模塊與核心模塊名稱相同,加載是不會成功的。若想加載成功,必須選擇一個不一樣的名稱或者換用路徑。
2)路徑形式的文件模塊:以.
|| ..
|| /
開始的標識符,都會被當作文件模塊來處理。在加載的過程當中,require方法會將路徑轉換爲真實的路徑,加載速度僅次於核心模塊
3) 非路徑形式的自定義模塊:這是一種特殊的文件模塊,多是一個文件或者包的形式。查找這類模塊的策略相似於JS中做用域鏈,Node會逐個嘗試模塊路徑中的路徑,直到找到目標文件爲止。
模塊路徑: 這是Node在定位文件模塊的具體文件時指定的查找策略,具體表現爲一個路徑組成的數組。
能夠在REPL環境中輸出Module對象,查看其path屬性的方式查看上述數組
文件定位:
文件擴展名分析
require()分析的標識符能夠不包含擴展名,node會按.js、.node、.json的次序補足擴展名,依次嘗試
目標分析和包
若是在擴展名分析的步驟中,查找不到文件而是查找到相應目錄,此時node會將目錄當作包來處理,進行下一步分析查找當前目錄下package.json中的main屬性指定的文件名,若查找不成功則依次查找index.js,index.node,index.json。
若是目錄分析的過程當中沒有定位到任何文件,則自定義模塊會進入下一個模塊路徑繼續查找,直到全部的模塊路徑都遍歷完畢,依然沒找到則拋出查找失敗的異常。
參考源碼
在Module._load方法的內部調用了Module._findPath這個方法,這個方法是用來返回模塊的絕對路徑的,源碼以下:
Module._findPath = function(request, paths) { // 列出全部可能的後綴名:.js,.json, .node var exts = Object.keys(Module._extensions); // 若是是絕對路徑,就再也不搜索 if (request.charAt(0) === '/') { paths = ['']; } // 是否有後綴的目錄斜槓 var trailingSlash = (request.slice(-1) === '/'); // 第一步:若是當前路徑已在緩存中,就直接返回緩存 var cacheKey = JSON.stringify({request: request, paths: paths}); if (Module._pathCache[cacheKey]) { return Module._pathCache[cacheKey]; } // 第二步:依次遍歷全部路徑 for (var i = 0, PL = paths.length; i < PL; i++) { var basePath = path.resolve(paths[i], request); var filename; if (!trailingSlash) { // 第三步:是否存在該模塊文件 filename = tryFile(basePath); if (!filename && !trailingSlash) { // 第四步:該模塊文件加上後綴名,是否存在 filename = tryExtensions(basePath, exts); } } // 第五步:目錄中是否存在 package.json if (!filename) { filename = tryPackage(basePath, exts); } if (!filename) { // 第六步:是否存在目錄名 + index + 後綴名 filename = tryExtensions(path.resolve(basePath, 'index'), exts); } // 第七步:將找到的文件路徑存入返回緩存,而後返回 if (filename) { Module._pathCache[cacheKey] = filename; return filename; } } // 第八步:沒有找到文件,返回false return false; };
根據上述的模塊引入機制咱們知道,當咱們第一次引入一個模塊的時候,require的緩存機制會將咱們引入的模塊加入到內存中,以提高二次加載的性能。可是,若是咱們修改了被引入模塊的代碼以後,當再次引入該模塊的時候,就會發現那並非咱們最新的代碼,這是一個麻煩的事情。如何解決呢?
查看require對象
require(): 加載外部模塊
require.resolve():將模塊名解析到一個絕對路徑
require.main:指向主模塊
require.cache:指向全部緩存的模塊
require.extensions:根據文件的後綴名,調用不一樣的執行函數
解決方法
//刪除指定模塊的緩存 delete require.cache[require.resolve('/*被緩存的模塊名稱*/')] // 刪除全部模塊的緩存 Object.keys(require.cache).forEach(function(key) { delete require.cache[key]; })
而後咱們再從新require進來須要的模塊就能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