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涓流充電?UI快充?談談手機充電過程

2019年,是各家手機廠商快充日新月異的一年,40w、44w、50w,65w,功率愈來愈高;數據庫

2020年,是各家手機廠商快充值得期待的一年,100w、120w,各家實驗室都在加速功率「破百」。框架

廠商的進步都很是明顯,不過快充帶來的一些疑慮還能夠挖一挖。
過去,人們常說xx快充砍涓流、傷電池,而現在,有更多廠商開始了相似的行爲;
人們發現,一些手機電量顯示100%,並不是真正充滿,而有些手機在報滿以後距離停充還有頗長的一段時間。設計

涓流充電?UI快充?究竟是指什麼,恐怕很多人只是人云亦云,並不知道這兩個詞語的真正含義。下面就讓我「借題發揮」,解釋下充電的一些基本概念。blog

才疏學淺,文中個人一些觀點可能存在疏漏之處,但願有人能夠一塊兒探討(反正最近閒着也是閒着,是吧)it

首先,什麼是涓流充電?
這須要解釋下充電流程。io

手機電池大可能是高壓電池,目前蘋果慣用電池是4.35V滿電,Android廠家慣用電池是4.4V滿電。軟件

電池就像一個水桶,在徹底空掉時要防止過猛的流量把桶底充傷,低位時能夠大流量充入,高位時又要當心流速,防止漲裂。因此充電過程就一個 先慢→再快→再慢 的過程。循環

充電過程就是根據電池電壓進行了劃分。常見的手機電池電壓能夠在2.8V到4.4V間變化,也對應着從過放到滿電的過程。硬件

因爲分類方式不一樣,充電過程會有不一樣的定義方式,我選擇了我熟悉的一種來介紹。主要是如下幾個階段:
涓流充電(trickle charge)→預充電(pre charge)→恆流充電(const current charge)→恆壓充電(const voltage charge)→充電終止(charge termination)方法

涓流充電:
在電池過放時(如2.8V如下)先進行恢復性充電,防止太高電流損壞電池。此時軟件並未啓動,是硬件控制的行爲。

預充電:
電池電壓偏低(如3.5V如下),還未達到kernel啓動電壓,但能夠加載preloader、little kernel,此時由軟件控制,以小電流充電,依舊是防止太高電流損壞電池。

恆流充電(CC):
此時kernel已經能夠啓動,各項傳感器正常工做,能夠以更大電流充電。以恆定電流充電,使電池電壓不斷提升。

恆壓充電(CV):
當電池電壓達到滿電電壓(如4.4V),此時充電電流逐漸下降,而電池電壓維持在滿電電壓再也不升高。

充電終止:
降至截止電流時正式停充,充電過程結束。

以上五個階段構成了電量從過放到停充的過程。

須要注意的是,這種分類法中的「涓流充電」並非人們常說的「涓流充電」(有些饒舌)本分類法中的涓流充電,是指過放後,電池回到開機電壓前的一段充電過程。

人們經常提到的涓流充電,則是指充到UI顯示100%後,繼續充一段時間的充電過程。這在我介紹的分類法中,屬於恆壓充電的一部分。

TI的分類方法又有細微差異:

image

image

image

規矩都是人定的,因此充電過程如何分類並非單一標準,大部分都逃不開CC-CV的大框架,但細分之下各家有各家的細微差異,這點沒必要過於糾結。

總結一下,人們常說的「涓流充電」,實際上是恆壓充電的最後階段,也能夠認爲是UI報滿以後的小電流充電階段。

UI快充又是什麼?

這裏又須要引入兩個名詞:截止電流,報滿電流。

截止電流/停充電流:
顧名思義,充電電流下降到此閾值時就認爲充滿,手機停充。注意,這是最終中止充電的閾值,而非電量達到100%的閾值。大部分手機都會先100%報滿,再稍微充一下子。(很多人喜歡將這段充電過程稱爲涓流充電。)

報滿電流:
電流下降到此閾值時就認爲電量充至100%,UI顯示滿電。從截止電流的解釋就能看出,UI電量和實際電量並不相等。

正如前文介紹充電過程時所說,恆壓充電階段,充電電流會逐漸減少,在最後階段,電流很是小,只有100mA左右。這致使最後的幾十mah充電時間很長--50mAh就須要150mA充電20分鐘才能充完。
若是把充電想象爲給水桶中注入單位高度的水,那麼給10%的水桶加入1%的水,和給90%的水桶加入1%的水,速度會相差很是大。

這引起了幾種設計思路:
一、設置報滿電流大於截止電流,這就是俗稱的「提早報滿」功能。也就是先UI報滿,繼續充一陣後再實際停充。
二、設置報滿電流幾乎相等截止電流,也就是UI一報滿,馬上就停充了。

報滿電流和截止電流具體設置多少,相差多大,就是各個廠家思路的不一樣了。

理論角度而言,固然是截止電流越小,電池充的越「飽」,但因爲小電流充電時間愈來愈長,最終會得不償失。

但若是截止電流與報滿電流相差偏大,UI報滿以後隔了半小時才真正停充,可能就會有人以爲停充過早,不「實誠」了。「UI快充」就是對於這種情形的調侃。

其實這種UI快充,各家廠商或多或少都會有,是一種廣泛狀況。小白測評數據庫的涓流充電時長圖表中也是能夠看到的。

好了,繁瑣的概念介紹完了,能夠回答開頭的問題了。

砍掉涓流充電是否真的會影響電池壽命?咱們知道,其實多數人所說的「砍涓流」,是指把「UI報滿以後的小電流充電階段去掉」。
這個問題須要看如何「砍」。

方案1、原設計方案爲報滿電流200mA,截止電流150mA,最終設置爲報滿電流和截止電流都等於200mA。
這種方案,砍掉的是UI報滿以後的充電過程,對壽命並沒有影響。

「充到UI顯示100%後,繼續充一段時間」的「涓流充電」,是恆壓充電的一部分,砍掉了這部分充電,就像平時只充到90%就決定拔掉同樣。這個行爲自己對電池壽命並無影響。鋰電池沒有記憶效應,淺充淺放反而對壽命有好處。

這種設計好處很明顯,小電流充電時間實在是太長了,稍微提升一些截止電流,就能換來充電時間的大幅減小。

壞處則是充的沒那麼「飽」。畢竟停充的早了。但電池不會由於提早報滿而受損。

方案2、在去掉UI報滿後小電流充電階段的同時,用大電流充電繼續充至停充。
這種假設,保持較大電流充電最終停充,會不利於電池壽命。

充電末期,若是還採用大電流充電,會使鋰枝晶析出風險增長,電池內部化學反應受到影響,也就是所謂的「縮短壽命」。這就須要作更多改進來彌補了。

去年OPPO 65W快充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使用了內阻更小的電池,更多的散熱手段,更高效的充電芯片和電路設計,才能在帶來大電流充電的同時,壽命不會有劇烈的影響--若是依然使用本來的電池,大電流下循環次數就不容樂觀了。

因此目前廠商大電流快充的解決方案,其實就是用更好的電池和芯片,使電池在大電流下的損失後仍能經過本來的安規要求。

展望:

2020年,100W以上的快充正蓄勢待發,廠商和電池廠家合做,也是摸索新材料、新工藝,大電流對電池損傷儘可能保持在本來的要求。電池廠家不斷努力,改善正負極材料理化特性,改進燒結工藝……等等,電池自己在逐漸進步,電池可承受的電流也在逐漸增加,CV階段的「緩慢」在逐漸提速。這也是手機廠商快充進步的助力之一。

將來又會有什麼樣的新技術呢?期待。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