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從字面理解,無論是領域服務仍是應用服務,都是服務。而什麼是服務?從SOA到微服務,它們所描述的服務都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咱們能夠理解爲服務是行爲的抽象。從前綴來看,根據DDD的經典分層架構,它們又隸屬於不一樣的層,應用服務屬於應用層,領域服務屬於領域層。架構
因此綜合來看應用服務是用來表述應用行爲,而領域服務用來表述領域行爲。
那怎麼理解應用行爲和領域行爲呢,應用行爲描述了一個具體操做從開始到結束的每個環節,而領域行爲是對應用行爲的細化,用來處理具體的某一個環節。好比,咱們手機購物,從購物車結算這一場景來舉例,這就是一個應用行爲。而這個應用行爲又主要包括金額計算、支付、生成訂單,這些子環節就能夠理解爲一個領域行爲。微服務
咱們就不咬文嚼字了,下面咱們就一一展開。學習
應用服務是用來表達用例和用戶故事(User Story)的主要手段。.net
應用層經過應用服務接口來暴露系統的所有功能。在應用服務的實現中,它負責編排和轉發,它將要實現的功能委託給一個或多個領域對象來實現,它自己只負責處理業務用例的執行順序以及結果的拼裝。經過這樣一種方式,它隱藏了領域層的複雜性及其內部實現機制。對象
應用層相對來講是較「薄」的一層,除了定義應用服務以外,在該層咱們能夠進行安全認證,權限校驗,持久化事務控制,或者向其餘系統發生基於事件的消息通知,另外還能夠用於建立郵件以發送給客戶等。blog
應用層做爲展示層與領域層的橋樑。展示層使用VO(視圖模型)進行界面展現,與應用層經過DTO(數據傳輸對象)進行數據交互,從而達到展示層與DO(領域對象)解耦的目的。接口
領域層就是較「胖」的一層,由於它實現了所有業務邏輯而且經過各類校驗手段保證業務正確性。而什麼是業務邏輯呢?業務流程、業務策略、業務規則、完整性約束等。事件
當領域中的某個操做過程或轉換過程不是實體或值對象的職責時,咱們便應該將該操做放在一個單獨的接口中,即領域服務。請確保該服務和通用語言時一致的;而且保證它是無狀態的。事務
根據這句話咱們有幾個問題須要理清:
領域服務是用來協調領域對象完成某個操做,用來處理業務邏輯的,它自己是一個行爲,因此是無狀態的。狀態由領域對象(具備狀態和行爲)保存。
上面也說了,領域對象是具備狀態和行爲的。那就是說咱們也能夠在實體或值對象來處理業務邏輯。那咱們該如何取捨呢?
通常來講,在下面的幾種狀況下,咱們能夠使用領域服務:
咱們拿經典的轉帳問題來分析一下:
而針對轉帳這一操做,它的業務用例應該是這樣的:
其中1,2步是轉帳的合法性校驗屬於轉帳業務的一部分,因此,1,2,3均應該放到領域層經過領域服務來實現。短信通知,它並非是轉帳的核心業務,由於這根據具體狀況而定,好比只有客戶訂閱了帳號變更通知我才發短信。因此將第4步歸類到應用服務中去實現,就確保了領域服務的純粹性。
而至於持久化的問題,咱們能夠這樣想,領域邏輯應該只關心業務邏輯,才能保證領域邏輯的可重用性。將持久化放到應用層,咱們就會有更多的選擇性。
當應用服務中的邏輯趨於複雜時,咱們就要當心領域邏輯泄露到應用服務中去。而在使用領域服務時,咱們又要避免過分使用,由於會致使貧血領域模型。畢竟有些單一的操做更適合放到領域對象(實體和值對象)中去。
因此總結如下:
參考資料
DDD與分層架構--秋水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