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協議的簡介及其經常使用配置命令

                              RIP協議簡介及其經常使用配置命令

RIP協議簡介:RIP協議是基於D-V算法的路由協議,使用跳數(Hop Count)來表示度量值(Metric)。跳數是一個數據報到達目標所必須通過的路由器的數目。RIP認爲跳數少的路徑爲最優路徑,且最多支持的跳數爲15,爲16RIP即表示該網絡爲不可達。所以RIP只能適合於小型使用廣播信道的局域網網絡。RIP採用UDP協議的520端口進行封裝和傳輸。RIP缺少對動態負載均衡的支持,只有在兩條等開銷線路存在的狀況下,RIP能夠進行負載均衡。默認支持4條線路我負載均衡,最大支持6條。運行RIP的路由器每30秒發送本身的完整路由表到全部直接相鄰的路由器,每條路由的生存期爲180秒(即180秒後若沒有關於這條路由的更新信息則認爲該路由失效。算法

RIP協議有三個計時器來更新路由信息:網絡

一、路由更新定時器(Update Timer):用於設置按期路由更新的時間間隔,默認爲30秒。在這個間隔里路由器會發送一個路由表的完整拷貝到全部相鄰的路由器。負載均衡

二、路由失效定時器(Timeout Timer ):用於決定一個路由成爲無效路由以前所須要的等待時間。默認爲180秒,當路由記錄初次創建,或者被更新時,路由失效定時器開始計時,若是路由器在這個期間內沒有獲得關於該路由的任何更新信息,它將認爲這個路由失效。ide

三、失效路由刪除定時器(Garbage-Collection Timer):路由失效定時器到時,或者接收到的路由更新信息要求把某條路由的度量距離設爲最大距離16,則失效路由刪除定時器開始計時(默認時間值爲120秒),而且將該路由的距離設爲最大距離16.當失效路由器定時器到期時,該路由將被從路由表中完全刪除。若這段時間內雙收到該路由的新的可達信息,就會清除失效路由刪除定時器的狀態,並根據收到的新的路由信息更改路由表。測試

RIP有兩個版本:RIPv1 和RIPv2,二者相比後者增長了對VLSM和CIDR的支持。RIPv1在路由更新中沒有子網信息,路由更新採用廣播方式且沒有認證功能。RIP v2的路由更新包含子網信息,使用組播地址224.0.0.9來發送路由更新,帶有認證功能。router

RIP協議經常使用配置命令:ip

ip routing                                                                  啓動路由功能路由

router rip                                                                   指定全貌使用RIP協議string

version{1|2}                                                              指定RIP版本(默認爲1)it

network  network_id                                                指定與該路由器直接相連的網絡

(config-if)#ip rip send version {1|2}                 配置一個端口只發送某個版本的RIP分組

(config-if)#ip rip reveive version {1|2}              配置一個端口只接收某個版本的RIP分組

no auto-summary                                                  關閉自動匯兌功能

ip rip authentication key-chain <string>             打開認證功能  (要在三層端口上設置)

sh ip route                                                               查看路由表信息

trace ip ip_address                                              跟蹤到目的IP地址的路由

ping ip _address                                                  測試到目的的IP地址的連通性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