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編 / 王宇豪前端
策劃 / LiveVideoStacknode
12月26日晚間,微信小程序開放了直播能力,並首先向社交、教育、醫療、政務民生、金融等五大應用場景開放。與原生App應用和基於瀏覽器的H5應用相比,小程序直播會對音視頻技術生態帶來哪些影響?微信天生的流量優點會給開發者和運營帶來機會仍是陷阱?LiveVideoStack邀請了若干位有表明性的技術人,分享各自的觀點與思考。程序員
劉連響:小程序的直播分爲「普通直播」和「低延遲支持」。普通直播支持2-5s的延遲,低延遲的直播在400ms 以內。普通直播方案能夠支持外部CDN,大規模分發沒有問題;低延遲方案最多支持10路流,並不適合連麥直播。web
和君:小程序直播能夠知足大部分需求,由於直播需求主體是音視頻,其餘周邊的功能也很容易實現。就以前體驗的騰訊系直播產品,延遲都能降到比較低的程度達到百毫秒級別,在這方面的積累比較豐厚。關於連麥直播還有待嘗試驗證。算法
高澤華:從目前有限的API信息看, 它基本囊括了採集、編碼、推流、拉流、解碼、播放等功能,並宣稱支持實時互動。而對於通常的非互動直播,實現相對簡單,微信小程序能夠知足要求。至於連麥功能,還須要在作出來以後,經過一些測試方法分析他的能力和優勢。數據庫
周思進:能夠知足通常的直播需求,咱們剛作完初步測試,延遲在1-2S左右,好於通常的CDN;但對於連麥功能,延時稍微有些大,效果有些差強人意。編程
袁榮喜:從小程序騰訊雲提供的DEMO測試來看,它提供直播和RTC這兩塊的能力,採用的都是RTMP協議標準來實現的。直播能夠進行push流和play流,直播這塊和普通直播平臺沒有什麼差異,應該能夠兼容大部分CDN廠商。微信小程序特地提到若是須要加速的話,能夠用騰訊雲的UDP + RTMP來減小延遲,關於延遲大小官方公佈是400 ~ 800ms,基本知足實時需求,固然具體還須要通過嚴格的測試。從目前分析來看,UDP+RTMP實際上是個私有協議,由於這裏面涉及了公私鑰加密、騰訊的UDT傳輸等協議細節,換句話說,只是普通的直播能夠用其餘家的CDN雲,但要延遲更小、連麥等可能只能用騰訊雲了。canvas
Peter:RTC模式是經過私有的RTMP over UDP協議保證比較低的延時的,但弱網下的低延時通話不知可否保證,建議你們實測一下,另外也沒有說明是否可以提供回聲消除等RTC關鍵算法特性。小程序
張弩:目前小程序裏提供的推拉流組件主要支持RTMP協議,那麼它對延遲不敏感、單向廣播的業務支持應該是不錯的,好比秀場類業務。對於交互比較頻繁的一些業務,好比一對一教學、秀場連麥這類業務,由於TCP連接的緣由,音視頻質量可能會有比較大的波動。針對這個問題,小程序也提供瞭解決辦法,配合騰訊雲服務,小程序可使用更適合音視頻傳輸的UDP協議。另外目前還不知道小程序的服務器端,是否能開放音視頻數據的訪問能力,若是開放的話,業務方應該能夠開發出更加豐富的音視頻產品。後端
姜雨晴:小程序提供的實時音視頻是一種 RTC的技術解決方案。本質上和現有的WebRTC沒有太多區別,平常直播是徹底能夠知足的。它的延遲水平,其實也是主要基於RTC網絡構建,而不在於開放的接口自己,按照目前一些RTC網絡服務提供商的質量看來,網絡情況穩定的狀況下,基本能夠作到400ms左右的延遲,這樣的延遲人不太容易察覺,徹底能夠支撐連麥等需求。並且目前連麥 PK 抓娃娃等主流低延遲音視頻網絡的應用上也是基於RTC的體系在構建。能夠說,這些端和網頁上能夠作的低延遲網絡功能均可以很好的支持。
劉雪次:微信小程序目前提供的升級實時音視頻錄製和播放能力由兩個文檔來講明《實時音視頻錄製組件》和《實時音視頻播放組件》。目前看來仍是以直播爲主,也提供基於 RTC的點對點實時通話,還沒有看到多人通話。
直播應該是以騰訊視頻云爲基礎的整合,對通常直播需求而言是沒有問題的,亮眼雲也對騰訊視頻雲直播SDK的延遲性能進行過綜合評測,大約在1秒左右。並且整合到微信小程序也就解決了微信直播的問題,這也是不少用戶苦苦追求的,同時輔以社交化濾鏡、美白等功能。以目前社交化營銷分享策略,相信對一大票只作普通直播技術的技術類公司基本上是致命一擊。
至於連麥,目前從接口上沒看到多人互動視頻部分,所以還沒法評說,估計暫時仍是不行的。不過隨着版本的提高,應該也會很快支持。從技術上本不是太大的問題。
許建林:通過對雙人視頻通話的實際測試,兩臺手機在同一 wifi 下,延遲 700ms 左右,符合文檔中 300~800ms 的說明,同城一對一時沒有準確測量,但主觀感覺延遲不太明顯。這個效果對於連麥來講,大部分場景下應該均可以知足需求了,但對於強實時互動的場景,700ms 仍是比較高的,目前其餘廠商諸如 Powerinfo、Agora、Zego提供的連麥服務目標延遲都是 200~500ms,延遲很敏感的場景下這個差別仍是很明顯的。此外,demo 除了延遲表現不錯,回聲抑制效果也很好。
展曉凱:小程序提供的實時音視頻功能我認爲仍是很靠譜的,通常的直播甚至連麥的需求均可以知足,而且連麥的延遲也是能夠接受的。但短期內比較穩定的App應該還不會遷移到小程序平臺,畢竟對於各個領域平臺而言,維護好主播與高端用戶的關係,以及提供更好的體驗(Native的體驗會比小程序好一些)是最爲重要的,而若是各大廠商想快速的嘗試一個流量入口的功能,或者炒一個概念,小程序絕對是很是不錯的選擇。
趙加雨:對於企業來講,要想借助音視頻相關業務得到紅利,首先就要過技術關,畢竟高門檻和高難度開發並非全部公司都能作到的,多數公司會選擇集成第三方公司的音視頻SDK從而在本身的應用裏快速實現音視頻的能力。
對於小程序推出實時音視頻功能,我我的認爲微信小程序此次能力的開放,再次擴展了小程序的想象邊界,能夠適用的場景很是多,好比說銀行/證券在線開戶、在線保險定損、多人會議、在線教育等等。自己就在微信的企業,能夠用最新的音視頻功能,能夠比較快速地實現音視頻功能,也比較依賴微信的生態,小程序開放音視頻直播功能對於以小程序爲主要平臺的創業公司而言,能夠方便的實現直播功能。
和君:我相信這也是小程序的初衷之一,就是讓研發能力較弱的傳統企業和中小能較快低成本的得到互聯網入口。教育領域利好中小型和傳統教育機構,可以以較低的成本快速的介入在線教育領域。
林正顯:確實,它讓音視頻直播的門檻又下降了不少。同時,由於小程序是嵌入到微信的,因此相關業務的推廣成本也會變得更低。我以爲它在教育、電商等領域會大有可爲。另外一方面,它的發佈可能對WebRTC的推廣有必定的影響。
姜雨晴:從產品開發的角度來說,小程序的LivePlayer目前提供的兩個接口,能夠說很是簡便易用,產品接入主要是產品形態上的開發,開發週期不是很長。能夠說是即接即用的。開發成本上並不會很高。然而直播的主要成本並不在開發方面,用戶量高的狀況下,成本主要來源於網絡傳輸。那麼後續的直播成本,須要看的是網絡傳輸如何收費和使用。
Peter:實現直播的確更容易了,並且微信的好處是iOS安卓不用作兩套App,也便於傳播;但CDN的費用仍是同樣要本身承擔的,這個纔是大頭。
許建林:的確如此,官方文檔有 DEMO一鍵部署教程,我跟了一下,基本無痛點(但小程序的類別不能選錯,此外若是使用開發域名,須要客戶端開啓調試才能夠訪問,雖然 Server 不太穩定,一下子 502,一下子不返回認證信息,但這都是業務層的事情)。流媒體開發對技術儲備要求仍是很高的,尤爲是弱網場景、要求低延遲時。固然,相比於已有廠商,我以爲這只是提供了另外一種選擇,但這種選擇伴隨着微信流量的優點。
展曉凱:這是確定的,對於初創公司或者我的開發者能夠花費比較小的成本就得到錄播、直播的功能,可是目前服務器只能選擇走騰訊雲,其實一方面也是一種限制。
高澤華:在沒有拿到最終測試對比數據前,很差作系統的分析。從找到的內部消息源說,這套引擎不是微信瀏覽器內置的WebRTC接口實現的。而是封裝的騰訊雲的SDK。若是是這樣,那是有機會作出必定的實時音視頻效果。
劉雪次:從開發能力上來看,理論上是這樣的,但前提是企業仍是須要基本的小程序開發能力,整體上來講技術要求下降了。費用上隨着大用戶量的增加,單體成本確定會有降低的。從這個角度來講,不少技術實力上沒法跟上的CDN,IDC將來日子會相對很差過一些。值得注意的是阿里雲,金山雲這樣的企業如何應對。另一方面,微信小程序主要仍是S2B,對中小企業,甚至一些小工做室,的確是個利好。
周思進:確實,對於中小型公司而言,有了更多的選擇的機會。
袁榮喜:微信小程序支持音視頻功能對於創業公司來講是一個很是好的消息,這意味幾行代碼就能夠徹底擁有專業的音視頻系統功能,讓開發人員專一在業務開發上,大大節省了開發成本。舉個例子來講,前段時間咱們幫一個朋友解決小程序裏在線抓娃娃功能,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經過JS + MPEG1來實現,如今騰訊提供小程序這種能力,只要幾行代碼就搞定一個低延遲的在線抓娃娃,並且穩定性比MPEG1好不少。
劉連響:直播行業發展到如今,各類CDN和SDK已經很是完備,接入成本其實已經很低。
張弩:這個功能,我以爲可能主要是應用在短視頻類產品上的。
林正顯:我對此事偏樂觀。一則由於它仍是偏輕量級的,不少較重的開播側的功能並未集成進去;二則它也拓寬了咱們業務的受衆面。之前分享到手機端是有較大問題的,尤爲對iOS手機,HLS基本是惟一選擇。但HLS有延時高等種種問題,如今小程序無疑往前走了一大步。
袁榮喜:音視頻已經成爲互聯網應用的一個剛需和標配功能,任何提供相關服務的雲公司和大企業是不會放過此次機會的,接下來應該有一批雲廠商會對微信小程序來作音視頻適配和支持,由於微信小程序是個巨大的流量入口。
展曉凱:是的,這是極有可能的,畢竟微信這麼大的流量入口,但若是對於國外市場就沒問題了,微信在印度以及印尼流量並很少,而今年作印度、印尼地區的公司仍是能夠有發展的潛力的。
張弩:基於微信的社區運營已經很是成熟。小程序也會是一個重要的流量入口,因此對於依賴流量的企業來講,小程序是必定要拿下的戰場。小程序若是能提供出更豐富的native應用,無疑會大大增長用戶粘性 。
許建林:確定會的,尤爲是文檔中提到的「自建服務」,這爲大企業甚至其餘廠商也提供了更多可能。
Peter:微信看直播的用戶習慣還沒養成,須要觀察一下數據。
姜雨晴:確實會影響到部分企業自己對於直播技術的佈局。直播領域自己也是向着低延遲高交互性的方向上在作。也是將來直播盈利的核心點之一。微信自己的影響力會使得直播產品更貼近生活。也就是,受衆量會有所提高。這樣的狀況下,對於自己直播平臺來說應該是有益處的。
周思進:大企業應該會進行佈局,做爲對APP端的一個比較好的補充。
劉雪次:這個主要從業務角度來講,微信小程序支持視頻後,如這些大企業有依賴於視頻的業務,小程序能起引流做用,天然會吸引小程序佈局,這也是小程序但願看到的方面。目前微信已經社交超級入口APP,實時音視頻功能的加入,會進一步推進小程序的發展,也會吸引相似電商視頻的進一步升級,這是騰訊但願看到的視頻生態圈。
高澤華:這是微信企業化佈局的一部分,能夠進一步增長微信的平臺粘性,使得微信慢慢的更接近系統。另外也會成爲騰訊雲的一個企業入口,對騰訊來講是兩個部門的共贏。
劉連響:小程序的直播只是原來直播的一個拓展, ,並且小程序的直播有很是嚴格的行業限制,並不會引發多劇烈的變化, 但會轉移一部分原生App的流量。
和君:大企業應該也會佈局,畢竟微信是很重要的流量入口,搶佔先機也很重要。就在線教育而言,微信小程序作直播對一些「情景化教學」有適用場景,能夠彌補傳統老師用桌面客戶端、學生用APP或桌面端的授課模式。而且它能夠和微信生態圈結合,和企業的公衆號、服務號作無縫結合,並結合已有的微信生態(如:微信支付,微信的自媒體推薦等)。
姜雨晴:會,低延時的音視頻傳輸的應用,如今來說只是一個起始階段。除去如今已知的一些應用以外,不少其餘領域,其實也會有應用場景和形態,包括像提到的攝像頭監控等。
和君:我以爲暫時不會,微信小程序的初衷是面向大衆化的、更普適、更易傳播的產品,就「攝像頭監控」而言更像是功能性的需求不太具有上述特徵,這類應用轉小程序的收益不大,這是我我的看法。若是須要充分發揮小程序的能力須要對既有的產品進行「互聯網化」的包裝和運營。
劉雪次:這是毫無疑問的。固然,騰訊是做爲平臺來推視頻基礎功能,目標是提供基礎PaaS層的接口功能以及視頻雲服務,通常說來他不會通吃,而是會將應用業務層的創新留給社會第三方公司來支持。所以下一波趨勢應該是,傳統視頻業務公司如視頻監控,視頻會議的逐步轉型利用微信實時視頻功能接口推進傳統視頻業務和微信小程序對接。傳統的基於私網私有云的視頻監控,視頻會議公司必須走上轉型,固然,部分必須專網的行業除外如軍工。視頻監控的傳統紅海市場將有新的發展熱點,畢竟視頻監控+微信,這兩個體量都太大了,會產生1+1>2的效應。
劉連響:會有吸引,但目前看限制太大,攝像頭監控不在微信容許的範圍以內.。其餘行業的能夠等等看。
袁榮喜:我的以爲小程序音視頻在行業裏的應用仍是比較欠缺的,尤爲是教育和醫療。拿教育來講,不是簡單架設一個音視頻服務就能夠作在線教育,在線教育終極目標是教學效果,這須要各類交互方式精妙配合才能達成,例如:無障礙書寫同步、教研體系、素材展示和交互、教學質量監控等等,可能會有部分應用開始作小程序嘗試在線教育,但效果上不會有什麼突破。小程序的這個功能仍是會從娛樂直播等方面進行鋪開,畢竟娛樂接受的程度比行業應用更容易。對於將來,小程序這個功能必定會成爲萬物互聯時代的一個關鍵點,不只僅是攝像頭監控了。
高澤華:我認爲徹底有可能。
Peter:攝像頭有隱私問題,估計你們都敏感。
周思進:其餘行業也有相似的需求,騰訊目前選擇這五類,應該是看到了這五類的龐大市場機會,其餘行業其實也有不少機會,攝像頭監控也是一種「剛需」。
劉連響:小程序開放直播相信會對教育行業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尤爲是一對一和小班課模式,小程序天生適合。基於小程序的白板咱們已經在研發,有這個需求的能夠期待一下。
冼牛:從在線教育行業特色和技術層面來看,大班課極可能是微信小程序開放實時語音視頻能力的最早受益領域;而對於小班課來講,因爲RTMP-UDP只容許不超過10個用戶低延遲拉流,所以小班課人數不能超過十我的,但實際上稍大一點的小班課盈利能力會更強。此外,PPT分享和白板塗鴉等教育行業特有的能力要開發者本身去開發,而且小程序開放的能力不必定容許開發者本身開發。
張弩:目前微信在大班課場景已經應用的不錯了,對於小程序來講,在延遲性和學生舉手發言這兩個方面的用戶體驗上,必定有很是大的提高。對於在線教育上重要的白板、標註等功能來講,依賴於小程序的開發語言,應該也不是特別複雜的技術。
周思進:做爲互動而言,我以爲更適合小班課和一對一。對於大班課,可以減小延時,提升互動直播的體驗。「白板」功能目前尚未方案。
袁榮喜:對於在線教育,可能部分應用會嘗試小程序的這個功能,最有可能的就是大班課了。爲何呢?大班課不太在乎教學效果,它關注的吸收流量,而後轉化成高價值的1對1或者小班課。小班課和1V1短期看不到會進行小程序應用,緣由仍是教學效果問題。由於全部提供1對1或者小班課的應用都有本身特有的交互方式,甚至有本身的硬件支持,這不是簡單一個小程序能搞定的。
和君:對傳統教育機構這是一個可貴的入局互聯網的機會,不過傳統教育機構最須要改變的仍是互聯網化的思惟模式,技術只是其中的小部分對一些複雜的場景(好比編程課教學、教學場景自己比較複雜,在移動端不能完美展示),可能仍是須要傳統客戶端模式。
微信小程序內嵌本身封裝過的canvas,能夠基於它作簡單的白板功能,但一些高級的白板應用(好比WebGL/AR/VR)小程序的能力還有所不足,這塊期待小程序後續版本的加強。
Peter:微信認證支付比較容易,白板技術實現不難,但在手機上很差操做,體驗可能有問題。
高澤華:咱們能夠把它當作是騰訊雲的一個入口。即便如今不能夠,將來有可能能夠。可是教育有自身特殊的屬性,對於收付費聽課的學生和老師來講體驗很是重要,從教育的角度來說,有不少細節和功能須要提供。我認爲,對於將來的「微信課堂」,更多的適用模式,仍是要引導到其餘更加專業的在線教育平臺。
姜雨晴:除去實時音視頻接口外,小程序以前的版本中其實已經開放了相似canvas的繪圖接口。也就是說,「白板「的功能,在微信中是可實現的。經過小程序開放的websocket接口進行傳輸,繪圖接口進行繪製徹底能夠知足白板功能的需求。對於普通用戶來講,不用下載單獨APP,能夠快速推開受衆羣。對於傳統的教育機構來講,也是對教育的高交互性增磚添瓦的。應該來講,是一次很好的機會。
然而教育的核心問題其實並不在因而APP或者是小程序,更多的是提供的教學質量。傳統學校的優秀教育資源中,有很大程度上,直播門檻限制了這些優秀老師拓展教育直播的可能性。此次小程序的上線,對於傳統教育行業,其實應該是下降直播教育的踏入門檻。對直播教育和傳統教育領域,應該都是很不錯的機會。
劉雪次:我以爲直播公開課和一對一會更適合,但這只是針對小B或者2C,對於大B教育機構企業來講,互動視頻的技術能力只是其中一個小方面,基於成本和業務這樣的考慮會更多,所以不能絕對說1對1就是適合這類平臺,得看具體對象具體分析。
對教育白板而言,用微信小程序,H5白板應該是必要途徑,但互動教育裏,以亮眼雲的亮眼課堂爲例子,白板信令和視頻控制信令緊密結合,很難分開。小程序目前不提供白板,將來值得觀察。若是小程序不提供白板,這個對開發教育產品而言,確實會使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這就須要各企業提供本身的結合解決方案了。最極致的,就是如亮眼課堂同樣,音視頻底層和白板都本身實現,本身集成,這樣確定就沒問題了。
高澤華:小程序提供音視頻能力更像是騰訊雲的一個入口,大規模高質量的收費音視頻服務比較複雜,不少服務須要跨地區、跨行業、跨年齡段、跨階層等等。小程序提供音視頻能力,能衝擊到的是小的、散的、國內的開發者和小企業。而音視頻服務供應商的採購方一般是大中型廠商,有很是多的定製需求。小程序暫時還沒法知足,因此影響有限。
展曉凱:我認爲短期內還造成不了對專業音視頻服務供應商衝擊的,畢竟小程序具體到生產環境上至少還須要一段時間,而且服務器必須走騰訊雲,若是騰訊雲的節點部署(好比國外)有瓶頸或者服務有瓶頸,那麼衆多平臺就會比較尷尬,畢竟接多個服務商而後熱切流量對於平臺來說是比較容易控制成本,產品穩定的事項,若是綁死在一家廠商上的話,可能就會被動不少。
另外有一些高級的短視頻處理,音頻處理還不成熟(對於全民K歌的音效處理,視頻處理,騰訊應該也不會開源);另外對於短視頻社區,K歌社區,秀場直播等領域在短期內也不會遷移到小程序中去開發新的功能;可是對於開發者是件好事情,可讓多媒體的開發成本更低,總體開發更容易上手,可讓一些有想法的人或者公司快速實現出一些東西,快速試錯、快速迭代。
劉連響:小程序普通直播是不綁定服務商的,但目前看低延遲的方案須要用騰訊雲的服務,會對音視頻服務供應商有必定的衝擊,但對帶動整個行業對音視頻的需求,整體上來講影響並不會很大。對於音視頻服務供應商倆說,能夠作不少騰訊提供不了的服務。
許建林:這一點因「企」而異吧,若是底層技術原理基本一致,那衝擊會更大。
劉雪次:這個是毋庸置疑的,衝擊對象主要是對專業的音視頻技術服務商,衝擊程度的多少,要看騰訊的節奏。我在前面說了,對於純直播的技術服務提供商來講,能夠說衝擊就在眼前,這是很殘酷的事情,擺在這些企業眼前的就是必需要進行戰略思考以面對這個衝擊。
袁榮喜:對專業的視頻服務商來講,小程序不會帶來衝擊,反而是一波巨大的機會。視頻服務商會千方百計去兼容小程序的這種接入方式,把小程序的流量引入到本身的服務上,這是和蘋果Safari支持WebRTC一模一樣。
和君:會的,尤爲是一些小型的,沒有本身特點的音視頻供應商 會收到較大的衝擊。騰訊在基礎設施、研發能力等方面有很大的優點。專業音視頻供應商可能更須要在細分垂直領域深耕作出本身特點,具有不可替代性。也能夠嘗試面向小程序的直播平臺,或做第三方的外包服務。
周思進:的確會造成一些衝擊,可是小程序音視頻能力的穩定性,規模性和實際效果還有待檢驗。另外,專業音視頻服務提供商的價值在於差別化和專業化,這塊仍是有其本質的區別的。
姜雨晴:這點上來講應該不會形成太大問題。因爲長期在泛娛樂網站工做,能夠看到的是,主播都是由淺入深。最開始都是以比較好上手的APP或者平臺提供的簡單推流工具入門。後續會慢慢使用專業的開源推流工具甚至付費推流工具。更多的小程序的做用在於引入一些新的主播,下降他們的直播門檻。單對於真正有必定經驗的主播來講,因爲小程序的一些限制,當他們在對其餘遊戲、美顏等問題產生推流的不便性的時候,天然而然會轉化成專業音視頻服務供應商的用戶。
不只不會形成太大沖擊,在門檻下降、主播量上升的大環境下,用戶量的擴展也是可預期的,對於專業音視頻服務,應該是益處大於衝擊的。對於專業音視頻服務提供商也是一個很好的給予。給個簡單的類比,京滬高鐵修通的時候,大多數人都以爲對於航空來說應該是很大的衝擊,但幾年下來,發現因爲流動性加大,作飛機的人反倒多了,市場也成倍增加。小程序此次開放對於音視頻服務領域,應該會有一樣的做用。直播門檻的下降也會有更多的市場前景。
Peter:對於直播廠商來講是多了一個新的目標平臺,這個平臺依然須要直播CDN;已有安卓iOS的native平臺還須要直播推拉流SDK;無真正RTC能力,對RTC廠商影響也不大。但若是微信真的把實時音視頻通話能力經過小程序提供出來,對RTC廠商仍是會有必定衝擊。
Peter:能夠嘗試一些創新的玩法,不要侷限於目前的已有產品形態,可能會有機會。
劉雪次:畢竟是多媒體應用,相關的多媒體基礎仍是要的,好比一些基本概念,如採樣率、幀率、碼率、延遲,以及直播、點播相關技術,如RTMP、HLS。若是有可能也最好從網上對一些流行的流媒體框架如FFmpeg,WebRTC多作了解,也能夠動手作一些簡單的CASE。
周思進:仍是建議去體驗和測試一下相關功能。
劉連響:謹慎樂觀,小程序雖然對音視頻的能力在逐漸開放,但限制仍是很大, 另外加上類目的限制,須要多想一想本身的業務是否很微信的要求的場景契合。
和君:小程序的特色就是「小輕」,適合「短頻快」的互聯網開發方式,快速迭代、快速試錯。能夠結合騰訊雲等強大的騰訊系基礎設施,下降研發成本,畢竟小程序必定是和本身的產品結合的最完美。一些音視頻服務提供商能夠考慮作出面向小程序的直播平臺。此外,小程序容許委託第三方開發和維護,這多是一個風口,傳統的服務商能夠嘗試軟件外包。
高澤華:沒有特別的建議,和普通API同樣,快開發快使用。搶佔商業先機。若是非要提的話,對開發實時音視頻服務過程當中若是遇到困難,能夠多討論,多分享,不要悶頭造車。
因爲「小程序+直播」剛剛推出,功能、性能及穩定性還未獲得普遍驗證,咱們會持續關注。若是您有實踐與思考願意分享,能夠直接留言或聯繫 editors@livevideostack.com 。
Peter,某一線互聯網公司視頻技術團隊負責人
和君,tutorabc(原vipabc)大前端負責人
10餘年先後端研發及架構經驗,曾就任於滬江網、途牛網等互聯網公司。擅長大型前端項目架構,前端工程化,前端及Nodejs服務端性能優化等。 現負責tutorabc前端部門,以及音視頻教學平臺 "Tutormeet+" 的瀏覽器端和客戶端相關工做,致力於打造互聯網教育領域的WebRTC高性能富交互前端解決方案。
高澤華,聲網Agora.io首席音視頻架構師
11年音樂語音編解碼學習經驗,理解幾十種音頻編解碼標準。前後在中磊電子、士蘭微電子、摩托羅拉、虹軟科技主導音頻項目。前後負責芯片開發,嵌入式系統,pc軟件,移動app的音視頻子系統設計。對音視頻通訊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有獨到看法。
姜雨晴,熊貓直播前端技術專家
本科畢業於四川大學,研究生畢業於加拿大Dalhousie University。曽任FedoraRepository team Member。現於熊貓直播從事H5播放器內核開發、彈幕引擎開發、WebGL開發。
林正顯,歡聚時代(YY)直播部負責人
1999~2011年,前後在3家知名通訊設備公司擔任主任工程師、高級架構師等職。2011年加入歡聚時代(YY),T4工程師,研發總監。現分管音視頻編解碼、計算機視覺、音視頻傳輸和分發等技術團隊;在無線傳輸、IP核心網、互聯網接入、音視頻直播等領域有較豐富的經驗;屢次率領團隊取得公司技術大獎,在網絡及音視頻相關方向申請多項專利。
劉連響,dotEngine音視頻通話雲創始人兼CTO
全棧工程師&產品,曾就任於視覺中國、果殼網。6年產品研發經驗,四年多媒體研發經驗,獨自開發出蒙太奇短視頻社交app,蝸殼實時視頻協做平臺創始人,玩耍直播創始人
劉雪次,北京亮眼雲視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業內頂級的視頻技術業務專家及講師。具備跨國公司技術與管理及自主屢次創業的工做歷程,同時擔任多家移動互聯網公司的戰略技術顧問。北京亮眼雲視科技有限公司專一於傳通通一通訊解決方案及視頻會議產品,並於2015年轉型專攻移動互聯網的互動音視頻雲業務。
許建林
許建林(Piasy),關注安卓架構、必備開源庫源碼導讀(拆輪子系列)、Advanced RxJava 系列博客翻譯,目前專一於客戶端實時多媒體領域,WebRTC-Android 源碼導讀,在 Powerinfo 從事音視頻 SDK 開發工做。
冼牛,即構科技資深技術專家、架構師
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碩士,香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多年從事實時語音視頻雲服務技術研究,專一互動直播和語音視頻社交行業。
袁榮喜,學霸君資深架構師/音視頻技術負責人
核心系統工程師,16年的C程序員,好求甚解,善於構建高性能服務系統和系統性能調優,喜愛解決系統的疑難雜症和debug技術。早年癡迷於P2P通訊網絡、TCP/IP通訊協議棧和鑑權加密技術,曾基於P2P super node技術實現了視頻實時傳輸系統。2015年加入學霸君,負責構建學霸君的智能路由實時音視頻傳輸系統和網絡,解決音視頻通訊的實時性的問題。 近幾年專一於存儲系統和併發編程,對paxos和raft分佈式協議饒有興趣。尤爲喜歡數據庫內核和存儲引擎,堅持不懈對MySQL/innoDB和WiredTiger的實現和事務處理模型進行探究。熱衷於開源,曾爲開源社區提過些patch。業餘時間喜歡寫技術長文,喜歡讀唐詩。
趙加雨,網易雲通訊與視頻CTO
曾深度參與 Cisco Jabber,Webex Meeting, Cisco Spark 等多項分佈式實時通訊類產品的架構與研發,具有多年海外工做及大型研發團隊管理經驗,複雜實時通信類軟件架構設計和研發經驗。
張弩,百家雲技術總監
畢業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從06年加入北京威速科技有限公司並開始進入音視頻行業,從事企業級軟件視頻會議系統開發設計、研發工做。14年開始供職於北京百家視聯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負責直播產品的設計研發。涉及分佈式服務器架構、大數據傳輸、音視頻編解碼技術、多平臺客戶端支持等工做。
周思進,北京三體雲聯科技有限公司CEO
在視頻會議老大Ploycom 抗過槍,系統架構師;在軟件視頻會議行業領頭羊V2帶過隊,技術副總裁;在2家上市公司練過兵(佳訊飛鴻,九城),研發總監;目前帶領一幫兄弟自主創業(北京三體雲聯科技有限公司)CEO,立志成爲國內最好的互動視頻直播雲平臺。
展曉凱,全民快樂研發高級總監
曾就任於淘寶,開發機票搜索業務,12年加入唱吧,經歷了唱吧從上線到擁有4億用戶的整個過程,負責唱吧音視頻的開發,其中涉及到多個產品線,包括唱吧、唱吧直播間、火星等,在移動平臺音視頻採集、硬件編解碼、跨平臺的音視頻處理等方面有着豐富的經驗,目前工做於全民快樂,負責直播產品線業務,將來2個月內會有一本關於音視頻開發的書籍面市,書中詳細介紹了移動平臺下音視頻開發的整個流程,也是這些年從事移動平臺下音視頻開發的一個詳細總結,但願能夠幫助到音視頻領域內更多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