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者:ThoughtWorks中國
連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602063/answer/197576134
來源:知乎
著做權歸做者全部。商業轉載請聯繫做者得到受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算法
儘管深度學習已經讓神經網絡具有了很大的靈活性,然而深度學習目前還只能作到一個神經網絡解決一個問題。好比訓練一個神經網絡要麼只能識別圖片,要麼只能識別語音,不能同時識別。好比,咱們能夠給一個神經網絡看一張圖片,神經網絡能夠識別到圖片中是貓仍是狗;咱們也能夠給另外一個神經網絡聽一段聲音,這個神經網絡能夠識別出是聲音中是貓仍是狗的叫聲;可是,如今尚未一個神經網絡,既能經過視覺識別物體,還能經過聽覺識別物體。儘管藉助多任務學習(Multi-task learning)技術,神經網絡能夠在識別圖片類別的同時,識別輪廓、姿態、陰影、文字等等相關的內容,相比咱們人類多才多藝的大腦,如今的深度神經網絡能夠說是很是低能。編程
目前若是須要一個應用支持不一樣的能力,必須組合使用多個神經網絡,這不只對於計算資源是巨大的消耗,不一樣神經網絡之間也難以造成有效的互動,好比圖片中的狗、聲音中的狗和一段文字中出現的狗,在各自的神經網絡中都有不一樣的表示方式。而對於人類來講,這些其實都是同一個概念。網絡
如何讓神經網絡可以同時實現多個目標,目前科學家們也都尚未答案,不過從人類大腦獲得的啓示是,經過某種方式,將負責不一樣功能的神經網絡鏈接起來,組成更大的神經網絡,也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Google在ICLR 2017上的一篇論文,經過一個係數門矩陣將多個子網絡鏈接起來,是在這個方向上的一個有趣嘗試。框架
Pedro Domingos教授在《The Master Algorithm》一書中回顧了機器學習的5大流派:符號主義、鏈接主義、進化主義、貝葉斯主義、分析主義。這5類機器學習算法並無絕對的優劣,不一樣的算法適用於不一樣的場景和問題。好比以神經網絡爲主的鏈接主義算法,對於視覺、聽覺這類感知問題,具備更好的效果,可是卻不擅長邏輯推理。而邏輯推理恰好是符號主義算法所擅長的。書中提出了一種終極算法,可以結合這五種主流機器學習,能夠適用於更大範圍的問題域。機器學習
深度學習正是鏈接主義發展而來,不過深度學習提供了可擴展性很是強的框架,以深度學習爲基礎,頗有但願將其餘幾類機器學習算法融入進來。OpenAI在進行深度強化學習的實驗過程當中發現,使用進化主義的遺傳算法替代經典的反向傳播(BP)算法,模型能夠更快的收斂,性能也更好;Google基於TensorFlow框架開發的機率編程工具庫Edward,證實了機率圖和神經網絡能夠無縫的結合在一塊兒。工具
從目前的趨勢看來,終極算法很是有但願。不過,事情不會老是這麼順利。當年物理學家們但願尋找大統一理論來結合天然界四種基本力,電磁力、強核力、弱核力很快就結合到一個模型中,然而最後引力卻怎麼都找不到結合的辦法。當咱們找到終極算法的時候,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就離咱們不遠了。性能
深度學習讓機器學習再也不依賴於科學家尋找特徵,但調試深度神經網絡依然須要不少人工的工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調參。這裏所說的調參,不是調節神經網絡的每一個神經元的參數,而是指調試超參數。超參數是用來控制神經網絡的描述性參數,好比,神經網絡的層數、每一層的神經元個數、學習率(Learning Rate)的大小、訓練時間的長短等等。這些參數的微小差別,會給最終模型帶來巨大的性能差別,而這部分工做大多須要靠經驗完成,很難總結出有效的最佳實踐。學習
然而這一情況在將來將會有所改善。既然神經網絡能夠用於學習參數,就應該能夠學習超參數。DeepMind提出的Learning to Learn算法,使用神經網絡來學習和調整學習率,可讓神經網絡更快的收斂到理想的精度。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