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過的一些Markdown編輯器

開篇

買了MacBook Pro以後的一段時間裏,爲了打造適合本身的知識管理體系,折騰起了筆記類軟件(題外話,我還挺喜歡嘗試新軟件的,尤爲在接觸macOS後發現許多軟件都長得很漂亮)。其實在入手Mac以前,我已經試用過很多筆記類軟件和服務了,包括Evernote(還有印象筆記)、有道雲筆記、爲知筆記,等等。再後來,改用Emacs的org-mode來寫筆記——主要是將一些經常搜索的內容或經驗記錄在了多個.org文件中,算是一份本身的FAQ。後來想看看在macOS的世界中有沒有更好的工具,同時漸漸以爲Markdown是一個更好的筆記內容載體,便嘗試了一些知名的筆記類軟件暨Markdown編輯器。html

大體上嘗試了下列這些:git

  • Emacs
  • Boostnote
  • Quiver
  • Typora
  • Visual Studio Code
  • Yu Writer

本文並非一篇完整的、專業的軟件評測報告,只是我興趣使然的對各個軟件的吐槽和讚美,各位權當打發時間吧。下面我按順序說一下上面說起的各款軟件。程序員

Emacs

Emacs並不只僅是一款Markdown編輯器,我用得最多的是用它來作計劃(以前還用來寫Node.js代碼,不過如今交給VSCode了)。用Emacs來寫Markdown,壞處是沒有live preview的功能。在Emacs中打開了一個.md文件,只會原本來本地顯示着井號、星號,三個反引號等Markdown語法的關鍵字——而且仍是白底黑字的模樣,而不帶有絲絕不同的樣式。爲了讓它們好看點,你還須要安裝一個叫作markdown-mode的Emacs擴展。但幾遍安裝了markdown-mode,也沒法實時預覽。markdown-mode的菜單欄中有一個叫作「Preview」的功能,它依賴一個名爲markdown的命令行工具(用brew install markdown能夠安裝)。當一切安裝完畢點擊「Preview」菜單項時,才發現是在網頁瀏覽器中查看的方式——雖然有preview了,但並不live。github

Emacs在寫Markdown方面也並不是一無可取。對程序員而言,在一篇Markdown寫就的文章中插入代碼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在Emacs中將光標定位到Markdown語法的代碼塊內,按下controlc的組合鍵,再敲一下單引號鍵,Emacs便會另起一個相應模式的buffer,並將代碼塊中的內容複製到新buffer中供繼續編輯。以下圖所示瀏覽器

Emacs_編輯Markdown代碼塊.gif

在上面的GIF中,代碼塊以GitHub Flavored Markdown的語法在開頭的三個反引號後附上了模式的名字,即lisp,Emacs便會打開lisp-mode的buffer。在這個buffer中能夠繼續使用Emacs的完整功能編輯對代碼,包括語法高亮、自動補全,等等——若是啓動了SLIME,甚至能夠運行裏面的Common Lisp代碼。markdown

Emacs和VSCode用於在編寫代碼的同時寫寫項目的README.md文件應當是綽綽有餘的了。app

Boostnote

Boostnote自誇爲「程序員的筆記本」,它並非我在Emacs以外尋找的第一款筆記軟件,在它以前,我還嘗試了NotionQuiver來着。上手後發現,Boostnote簡直就是Quiver的開源免費版本,至關的喜好。編輯器

Boostnote固然讓我格外喜歡的有幾點:首先,Boostnote能夠實時預覽鍵入的Markdown源文檔。會有一列跟編輯區域差很少寬的區域被用來展現Markdown渲染後的效果。(剛剛發現,原來這個區域的寬度是能夠拖動調節的)工具

其次,它不只支持Markdown、帶語法高亮的代碼塊,甚至還支持表格和流程圖的繪製!固然我覺得,用豎線和連字符繪製表格的功能僅在Emacs的org-mode中存在(孤陋寡聞了汗顏),剛開始用Boostnote製做表格的時候但是至關興奮。而text-based的繪製流程圖的方式也是讓我大開眼界(後來才知道原來有flowchart.js這樣的工具)——儘管後來我漸漸發現,繪製流程圖其實挺少用。ui

而後Boostnote具有在多份筆記中搜索的功能,這對於一款筆記軟件而言卻是真的很是重要,由於有時候只能想到一些隻言片語,而並不能肯定所要查閱的內容究竟在哪一份筆記中。

但Boostnote也有一些缺點。首先,Boostnote是用自有的文件格式(而不是純文本的.md文件)來存儲輸入的內容的——打開~/Boostnote/notes/能夠看到這些後綴爲.cson的文件。這樣一來,假設我往後發現了一款更優秀的Markdown編輯器,那就不能無痛遷移了,還得先從Boostnote中將這些筆記逐一導出成.md文件才行。

其次,Boostnote只支持三層的組織結構——最外層是storage,而後是folder,最後就是筆記自己。當初有道雲筆記特別讓我喜歡的,就是它支持很是多層級的目錄結構。儘管目錄不是越多越好,但有這種靈活性老是更好的。不然,筆記的使用者就只能在命名和標籤上下功夫了

最後一點,就是Boostnote在個人系統上很是容易崩潰。有時候一翻起蓋子,看到的就是Boostnote崩潰的提示。

不過Boostnote支持往其中粘貼圖片,當我須要快速記錄一些圖文內容時,我仍是很喜歡用它的。

Yu Writer

某一天偶然遇到了Yu Writer,它官網上的截圖看着很吸引人,因而我便試用了一下。第一印象是,Yu Writer is awesome!首先它很人性化。它的預覽區域是一個minimap——就是Sublime Text最右側的那一列。在作到實時預覽的時候,也不會佔用太多的橫向空間。其次,它支持大綱視圖

Yu Writer的大綱視圖

即上圖左側的目錄。恰逢當時我在用Boostnote寫一篇比較長的設計文檔,深入地體驗到了一個大綱視圖的重要意義——對在長文檔內的多個標題間跳轉很是有幫助。再次,Yu Writer還準備了工具欄,方便不懂得Markdown語法的用戶;支持標籤頁,便於在多個文檔間切換;甚至能夠把一個Markdown文檔做爲幻燈片來播放。

但Yu Writer也有它本身的劣勢。第一,在Yu Writer內,本來在macOS系統中全局可用的Emacs風格快捷鍵——即control+b往左移動光標、control+f往右移動光標——竟然不生效!這些快捷鍵對我我的仍是很是重要的。

第二,在Yu Writer中,不能直接插入磁盤上的圖片文件的絕對地址,既沒有在預覽區域顯示出來,也沒有在文檔列表顯示成功。

聽說Yu Writer的做者的主業是廚師,感受好強

Typora

Typora is best。不一樣於前面提到的幾款Markdown編輯器,Typora是「所見即所得」的編輯器。你敲入兩個井號,加一個空格,再敲入你的標題內容,最後回車,那麼標題內容就會被渲染爲二級標題的形式,以下圖所示

Typora_輸入二級標題

這麼一來,屏幕上的空間基本均可以被用來寫做,不須要擔憂被預覽用的列給佔據了。

而後,Typora沒有自定義它的存儲結構,它直接打開磁盤上的.md文件進行編輯,這些Markdown源文件能夠爲所欲爲地放在任何喜歡的目錄下,只要能打開就行。再加上它文件樹視圖,就實現了不受限制的筆記組織方式了,以下圖

Typora_文件樹視圖

不過一個能夠想到的缺點,就是Typora不支持在全部的Markdown文件上搜索關鍵字——畢竟它也不知道要去哪一個目錄下尋找這些待搜索的源文件。

儘管Typora外觀很簡潔,但Boostnote有的功能它一個也沒有落下,就像它的官網所說的那樣

Typora的官網宣傳

如今個人博客的文章基本都是用Typora來寫的,冥冥中感覺到了一股樂趣。但Typora畢竟沒有搜索功能,因此我又開始摸索額外的搜索筆記的方式了(好比把記錄在.org文件中的FAQ導入到ElasticSearch中再借助全文搜索的力量來找到本身要的內容)。

後記

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祝各位都能找到最適合本身的Markdown編輯器。

閱讀原文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