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可穿戴設備

不管是神祕的iwatch也好,仍是當前炒得火熱的google glass。蘋果和谷歌這兩大巨頭對將來的押寶不謀而合:可穿戴設備。網絡

可穿戴設備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google

可穿戴設備就是咱們身上的一個小小的電子設備。spa

還記得那些年挎在咱們腰帶上的walkman麼,其實它也是廣義上的可穿戴設備,它讓咱們意識到費勁巴拉地提着一臺笨重的卡帶機是多麼傻的一件事。後來,咱們發現MP3更輕更小,存儲量卻大大提高,並且可以便捷地從網上下載音樂,好吧,walkman退出歷史舞臺。以後的MP4,MP5...wow!還能看電影和電子書吶!blog

若是說這些屬於隨身電子設備蠻荒時代的產物,那麼智能手機則完成了從動物到人的進化。這個玩意兒的亮點絕對不在於它整合了移動電話和MP4,而在於運營商爲它提供了接入互聯網的方式,藉此它整合了幾乎一切,使用移動設備訪問互聯網的次數超過了pc,能夠說,互聯網成就了智能手機,智能手機也完全改變了互聯網。而這些,也影響了咱們的生活方式。get

(這樣的場景你是否熟悉)同步

手機雖然提供了多種多樣的硬件模塊來獲取和展現信息,卻老是不盡如人意。例如,它不能捕獲你的健康情況,它不能實現虛擬與現實的融合,手機作不到,因而有了各類外設設備做爲補充,但是拜託,咱們幹嗎作啥都要經過手機,咱們爲啥不能直接讓這些設備接入網絡呢?產品

另外,不得不認可,老是低頭看着那個小屏幕也是夠蠢的。我可不想一直盯着手上的這個小屏幕,忽略了身邊很美的風景;我不想時時刻刻低頭,讓頸椎受損;我更不想讓這個東西束縛個人雙手!咱們指望可以與互聯網更加深度地融合,卻再也不喜歡手機這種反天然的東東。it

可穿戴設備就是來解決這個矛盾的,要實現互聯網與人的融合,先要完成硬件與人的融合!互聯網

咱們所說的可穿戴設備應該具備如下幾個特色:終端

  • 聯網的
  • 多樣化的
  • 微型適合穿戴的
  • 能捕獲或者展現信息

讓咱們來看看如今這些可穿戴設備

說實話google glass的工程機出來後,科技界失望不小。你們本覺得它可以像谷歌在宣傳片中展現的那樣覆蓋全視角,又酷又帥,但工程機右上角那個小玩意兒只是一個小屏幕而已,並非啥視網膜投影儀之類。看的時候還須要眼鏡去聚焦,因此開車時用google glass?仍是別了吧。但其實谷歌眼鏡的概念性意義遠大於產品自己,何況它還在不斷完善中。只要有願想,技術歷來都不是問題。

蘋果的iwatch還在胎中孕育,一種叫智能手環的東西已經悄然興起。它擊中了人們追求健康生活的痛點。經過手環,用戶能夠記錄平常生活中的鍛鍊、睡眠和飲食等實時數據,並將這些數據與互聯網同步,起到經過數據指導健康生活的做用。國外有Jawbone Up和Nike+ FuelBand,國內有咕咚手環。雖然這玩意兒仍然是經過移動設備同步數據的,可是它向咱們展現了可穿戴設備無與倫比的捕獲信息能力,甚至你的健康情況。

可穿戴設備還大有戲唱

雖然目前這些設備沒有一款達到咱們想象的樣子,但這正是機會。就像前面提到的,他們的概念性意義遠大於產品自己,技術歷來都不是問題。將來,手機移動終端霸主的地位將被撼動,取而代之的是各類可獨立接入互聯網的小型設備。微型硬件和傳感器的發展即將迎來一次崛起。固然仍然會有一款擔當我的消息中心的設備,但它不該該是手機今天的樣子,也許就是將來的谷歌眼鏡,或者是蘋果的iwatch,誰知道。但可穿戴設備必然是多樣化的,不像手機平板設備這麼單一,相信不少中小企業會從中分到一杯羹。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