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晚辣,給公司作了一個小項目,一個瀑布流+動態視頻控制的DEMO,有須要的能夠聯繫我,公司的項目就不對外展現了(一個後端程序員真的要幹前端了哈哈哈)。html
書接上文,昨天正式的開始了Vue的代碼的學習,簡單的經過一些假的數據來展現了下我的博客的首頁列表,不知道你們是否還記得昨天講的什麼,若是不太清楚呢,能夠再回顧下《從壹開始先後端分離 [ Vue2.0+.NET Core2.1] 十七 ║Vue基礎:使用Vue.js 來畫博客首頁(一)》,咱們主要說到了,Vue的核心語法是什麼,MVVM體如今哪些方面,如何簡單安裝Vue環境(經過直接引用Vue.js文件的形式),以及經常使用的十大指令的前五個,而且經過講解,我們作了一個小DEMO,就是一個我的的博客系統的首頁(這裏是盜取網友的一個樣式,由於我看着着實比較喜歡哈哈)。其實主要記住一點,用Vue這類MVVM框架開發,必定要擺脫以前的DOM操做的習慣,改爲操做數據來控制View,若是你Vue這一塊會的話,那學習微信小程序開發就是分分鐘的事兒,嗯~~~前端
關於後邊的實戰環節,我尚未肯定要用什麼樣式的博客,若是你們看到有好的,能夠留言下,我們以它爲基礎能夠擴展,若是不行的話,我就本身寫一個簡單的吧,固然仍是那句話,我只是一個拋磚引玉的做用,也給看到這篇文章的小夥伴們一丟丟的動力,這個時候要說下QQ羣裏的小夥伴,都已經開始用Vue,配合着前邊的教程和本身的.Net Core項目進行開發頁面了,我感受也是很開心的!至少能夠在平時的時間,一塊兒學點兒東西也是不錯的。雖然不能手把手吧,可是一些建議仍是儘可能給提問題的小夥伴的。哈哈,{{ 強硬收回話題 }},今天咱們接着上一篇的內容,繼續往下走,主要是:把 基本指令 介紹完,說下計算屬性和偵聽器,Class 與 Style 綁定,主要是這三部分,在博客頁面上設計 添加文章,刪除文章,篩選文章等功能。vue
看名字就能夠知道,這個是 一次 的意思,也就是說在第一次渲染之後,後期的不管數據的如何修改都不會影響該節點,只渲染元素和組件一次。隨後的從新渲染,元素/組件及其全部的子節點將被視爲靜態內容並跳過。這能夠用於優化更新性能。git
注意:可是,我想說的是,這個指令通常狀況不要使用,除非是含有大量的靜態數據,不想每次加載的時候佔用時間,若是過多的使用該指令會出現不少意想不到的問題,由於數據的不刷新,不適合剛入門的小夥伴使用。程序員
在昨天的博客首頁的聯繫中,咱們其實已經用到了這個指令,你們應該沒有注意到,就是文章列表陪着 href 屬性的時候。github
v-bind
指令的做用和用法,它用於動態綁定DOM元素的屬性,比較常見的好比:<a>標籤的href屬性,<img>標籤的src屬性。express
<ul class="post-list non-style-list"> <li v-for='item in list' class="post-list-item"> <!--這裏用到了 v-bind 指令--> <a v-bind:href="'https://www.cnblogs.com/laozhang-is-phi/p/'+ item.id +'.html'">{{item.name}}</a> <!--還能夠這樣寫 這裏的linkUrl 是一個變量--> <a :href="linkUrl">{{item.name}}</a> <span class="post-list-date">({{item.date}})</span> </li> </ul>
還能夠:動態地綁定一個或多個特性,或一個組件 prop 到表達式(這裏要記得,是動態的綁定,就是指在特性中存在變量)。小程序
<!-- 綁定一個有屬性的對象 --> <div v-bind="{ id: someProp, 'other-attr': otherProp }"></div> <!-- 經過 prop 修飾符綁定 DOM 屬性 --> <div v-bind:text-content.prop="text"></div>
綁定事件監聽器。事件類型由參數指定。表達式能夠是一個方法的名字或一個內聯語句,若是沒有修飾符也能夠省略。後端
用在普通元素上時,只能監聽原生 DOM 事件。用在自定義元素組件上時,也能夠監聽子組件觸發的自定義事件。至關於綁定事件的監聽器,綁定的事件觸發了,能夠指定事件的處理函數。微信小程序
咱們能夠簡單說個栗子,在咱們的博客首頁的頭像上,增長一個點擊事件(就是以前的click事件),
// 注意這個alert是我本身寫的方法,讀者能夠自行看文末個人在GitHub上的demo
<div v-on:click="alert('我是老張的哲學的頭像')"> </div>
//注意 v-on: 能夠用@代替,好比
//<div @click="alert('我是老張的哲學的頭像')"> </div>
在咱們的頁面裏,咱們能夠用來觸發:添加、篩選功能
a、新建一個 input 標籤,添加一個 回車 事件
<input @keydown.enter="addArticle" type="text" class="edit" placeholder="按回車添加文章">
b、在 vue 實例的 methods 中,統一添加咱們的 addArticle 方法。
//咱們的方法都統一寫到這裏 methods: { //添加事件 addArticle: function () { //將文章存入list數組,注意 this指向! //將數據反轉 this.list = this.list.reverse(); this.list.push(this.task); this.list = this.list.reverse(); //存入list[]後,重置task this.task = { name: '',//內容爲空 id: 1000, date: " Just Now ", finished: false,//未完成 deleted: false//未刪除 } } },
c、這個時候,差最後一步,就是獲取 input 的指(這個時候可千萬不要再像之前那樣,根據id來獲取結果了)
還記得我們前幾章將基本語法和Vue的核心功能的時候,說到了其中的一個很大的特性就是數據驅動 —— 雙向數據綁定,不只咱們能夠給 Data 賦值,還能夠經過在 DOM 操做的時候,將指獲取到 Data,沒錯就是下邊的這個指令,v-model。
此外,還有其餘的一些用到的指令
這是一個我認爲很重要,也是常用到的指令,主要是表單操做,它能夠很容易的實現表單控件和數據的雙向綁定,相對之前的手動更新DOM,這個上邊也說到了。
在以前的 input 輸入框中,添加 v-model 指令
<input @keydown.enter="addArticle" type="text" class="edit" v-model="task.name" placeholder="按回車添加文章">
這個時候,咱們的博客添加的功能就行了(固然如今是最低端最low的,只是爲了講解 v-model 指令用,博客添加到時候會用 express 後臺管理)。
好啦,經常使用的 vue 指令已經講解完成,還有其餘的一些不經常使用的幾個你們能夠用到的時候瞭解下。
在模板內使用表達式很便利,可是設計它們的初衷是用於簡單運算的。在模板中放入太多的邏輯會讓模板太重且難以維護。例如:
<div id="example"> {{ message.split('').reverse().join('') }} </div>
在這個地方,模板再也不是簡單的聲明式邏輯。你必須看一段時間才能意識到,這裏是想要顯示變量 message
的翻轉字符串。當你想要在模板中屢次引用此處的翻轉字符串時,就會更加難以處理,而後若是大量的使用這樣的表達式,會使得整個頁面不只很差看,還很繁重。
因此,對於任何複雜邏輯,你都應當使用計算屬性。
就好比上邊的栗子,咱們就能夠寫成這樣:
<div id="example"> //一、這裏是咱們在 computed中定義的值,而不是在data中 <p>message: "{{ reversedMessage }}"</p> </div> var vm = new Vue({ el: '#example', data: { message: 'Hello' }, computed: { // 計算屬性的 getter reversedMessage: function () { // 注意 !`this` 指向 vm 實例 return this.message.split('').reverse().join('') } } })
這樣看起來就清晰明瞭,減輕頁面的負重。這裏你可能會好奇,這就像一個data的中間件同樣,不用作任何的其餘操做,均可以實現這個邏輯,就好像data的影子同樣,沒錯!計算屬性就是一個getter器。
你能夠像綁定普通屬性同樣在模板中綁定計算屬性。Vue 知道 vm.reversedMessage
依賴於 vm.message
,所以當 vm.message
發生改變時,全部依賴 vm.reversedMessage
的綁定也會更新。並且最妙的是咱們已經以聲明的方式建立了這種依賴關係:計算屬性的 getter 函數是沒有反作用 (side effect) 的,這使它更易於測試和理解。
咱們首先添加一個計算屬性來過濾咱們的文章list數據
//經過計算屬性過濾數據 computed: { listSearch: function () { //爲何要存這個this呢,由於filter過濾器會改變this的指向 let that = this; return this.list.filter(function (item) { //簡單的 判斷文章name是否包含 input中的值,由於雙向綁定,因此也就是 task.name return item.name.indexOf(that.$data.task.name) >= 0; }); } }
接下來,咱們就須要把咱們的計算屬性 listSearch 替換掉view中的 list,從而達到過濾:
<li v-for='item in listSearch' class="post-list-item"> <span class="post-list-date">({{item.date}})</span> </li>
最後咱們能夠看看效果:
注意:計算屬性默認只有 getter ,不過在須要時你也能夠提供一個 setter :
computed: { fullName: { // getter get: function () { return this.firstName + ' ' + this.lastName }, // setter set: function (newValue) { var names = newValue.split(' ') this.firstName = names[0] this.lastName = names[names.length - 1] } } }
如今再運行 vm.fullName = '老張 哲學'
時,setter 會被調用,vm.firstName
和 vm.lastName
也會相應地被更新。
雖然計算屬性在大多數狀況下更合適,但有時也須要一個自定義的偵聽器。這就是爲何 Vue 經過 watch
選項提供了一個更通用的方法,來響應數據的變化。當須要在數據變化時執行異步或開銷較大的操做時,這個方式是最有用的(這個要強調,是異步操做,或者開銷較大的操做)。
在這裏,咱們監聽下咱們的 input 輸入的數據變化,也就是 task.name 的值
通常的寫法是這樣的:(這是監聽單一屬性)
new Vue({ data: { author: "老張的哲學", task: { name: '',//內容爲空 id: 100, date: " Just Now ", finished: false,//未完成 deleted: false//未刪除 }, }, watch: { author: function (newval, oldVal) { console.log("author 變化辣,") } } })
注意:vm.author 和 vm._data.author 是同樣的。
可是在咱們的栗子中,是監聽一個對象的中某個屬性,也就是 task.name,
因此咱們就會這麼寫:
watch: { task.name() { //這裏面能夠執行一旦監聽的值發生變化你想作的操做 } },
可是,這樣寫是不符合規則的,必須是一個變量,所以會報錯:
首先先說下深度監聽:
若是咱們要監聽 task 對象屬性變化的話——好比:應用場景是,若是咱們是異步獲取數據的,這個時候就能夠監聽是否獲取到了值。能夠在通常方法上,直接加上 deep:true
vm=new Vue({ data: { author: "老張的哲學", task: { name: '',//內容爲空 id: 100, date: " Just Now ", finished: false,//未完成 deleted: false//未刪除 }, }, watch: { author: function (newval, oldVal) { console.log(`author 變化辣,從 ${oldVal} 變成了 ${newval} `) }, task:{ handler:(Value) =>{ console.log(`task被修改了${Value.name}`); }, deep:true //表示監視對象的屬性變化 } } })
注意:vm.task.name 和 vm._data.task.name 是同樣的。
因此咱們就須要仍是用到 計算屬性來定義,還記得計算屬性是幹什麼的麼,它就像一個數據的中間件,把原始數據再封裝一下,
那正好,咱們能夠把 task.name 給封裝下,最終會是這樣的:
vm=new Vue({ data: { author: "老張的哲學", task: { name: '',//內容爲空 id: 100, date: " Just Now ", finished: false,//未完成 deleted: false//未刪除 }, }, watch: { author: function (newval, oldVal) { console.log("author 變化辣,") }, nameCpt: function (newval, oldVal) { console.log("task.name 變化辣,") }, }, //經過計算屬性來操做咱們須要用到的任何數據 computed: { nameCpt() { return this.task.name } } })
vm.$watch('author',function(newValue,oldValue){ console.log('author被修改了,'newValue,oldValue) })
注意:雖然Vue 提供了一種更通用的方式來觀察和響應 Vue 實例上的數據變更:偵聽屬性。可是
監聽是特別浪費資源的,當咱們有一些數據須要隨着其它數據變更而變更時,咱們很容易濫用 watch,
所以一般更好的作法是使用計算屬性而不是命令式的 watch
回調。
今天時間晚了些,動態Class 與 Style 綁定沒有說到,那咱們就下次再說吧!今天呢,咱們主要說了經常使用的指令,主要的是 v-model、v-bind、v-on三個指令,而後還說了計算屬性和偵聽器,我在開發的過程當中,計算屬性是使用較多的,可是某些時候,watch 偵聽器會發揮不同的做用!好啦,下次我們繼續說說 動態Class 與 Style 綁定 和 很重要的 生命週期講解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