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鏈接數據後的基本操做

1、用戶信息查看

前提:鏈接上數據庫之後mysql

  1. 查看當前登陸的用戶:select user();sql

  2. root權限下能夠查看全部用戶信息數據庫

    select * from mysql.user;顯示全部的user的信息,一大堆的字符服務器

    * from mysql.user \G;顯示全部用戶本身的字段ide

    select user,password,host from mysql.user顯示用戶的user,password,host這三個字段編碼

  3. root登錄下,刪除遊客(操做後要從新啓動mysql服務)code

    能夠先查看全部的遊客用戶,而後刪除某一個遊客用戶,where +條件server

    delect from mysql.user where user='';排序

2、修改root管理用戶的密碼

  1. 在沒有登陸的狀況下去修改

    mysqladmin -u用戶名 -p舊密碼 -h域名 password "新密碼"

    mysql -uroot -p123 -hlocalhost password "456" 將123密碼改成456

  2. 在root登陸後修改

    mysql> set password for 用戶名@localhost = password('新密碼');

    mysql> set password for root@localhost = password('123');

3、數據庫配置

3.1爲何要進行編碼配置

  • 經過配置文件統一配置的目的:統一管理服務端(msysql)、客戶端(client)

3.2 編碼配置後的結果

  • 因爲咱們再登陸mysql的時候,建立數據庫默認的編碼都是爲‘’latin1‘’,這個時候當咱們再數據庫中存儲中文的時候會致使亂碼問題

  • 經過配置文件將mysql的服務端的編碼設置爲‘utf8’,之後建立數據庫的時候默認編碼爲‘utf8’,而不會致使亂碼問題

3.3 配置流程

  1. 再mysql安裝的根目錄下建立配置文件my.ini

  2. 設置配置文件內容並保存

    [mysqld]  # 服務器配置
    port=3306  # 能夠修改數據庫默認端口(若是數據庫端口被其餘軟件佔用)
    character-set-server=utf8  # 編碼格式
    collation-server=utf8_general_ci  # 排序方式(默認跟編碼格式走)
    
    [client]  # mysql本身的客戶端叫[mysql],配置[client]即配置了[mysql],也配置了其餘存在方式的客戶端,好比Navicat可視化客戶端
    default-character-set=utf8  # 編碼格式
  3. 重啓數據服務

4、登陸數據庫後,建立用戶操做

特殊表(mysql.user)基本操做:登陸root權限之後,建立的全部用戶權限都是存在mysql.user特殊表裏面的

4.1爲特定的數據庫分配該數據庫的操做權限的用戶

  • all:全部權限
  • database.* : database庫中的全部表
  • xxx@’localhost‘ : 本機能夠經過xxx用戶登陸
  • identified by ‘xxx123’ : xxx用戶的密碼爲xxx123
grant all on database.* to xxx@'localhost' identified by 'xxx123';
  • select 、delete、update、insert、drop、alter、:指定的權限
  • database.* : database庫中的全部表
  • xxx@’localhost‘ : 本機能夠經過xxx用戶登陸
  • identified by ‘xxx123’ : xxx用戶的密碼爲xxx123
grant select.delete,update,insert ,drop,alter on database.* to xxx@'localhost' indentified by 'xxx123';

4.2 撤銷權限

語法:revoke 權限1,權限2,··· on 數據庫名.表名(*所有表) from 用戶@'主機名';

實例:revoke all on database.* from xxx@'localhost';

4.3 刪除該用戶

drop user 用戶名@'主機名'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