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原理_數據鏈路層

Chapter 0:差錯產生和CRC校驗基本原理

差錯產生的緣由:

  • 熱噪聲:傳輸介質導體的電子熱運動形成
  • 衝擊噪聲:是傳輸差錯的主要緣由,外界電磁干擾引發的

CRC工做原理:

  1. 把要傳輸的數據當成一個多項式f(x),用雙方約定的生成多項式G(x)去除,獲得的餘數加到f(x)後面,而後傳輸到接收方
  2. 接收方收到f'(x)後,用一樣的算法進行處理,獲得的餘數跟後面的比較,若是相同則無錯誤,反之有錯。

Chapter 1:數據鏈路層的基本概念

設計數據鏈路層的目的:

爲了發現和糾正物理傳輸線路中的差錯問題,使有差錯的物理線路變成無差錯的數據鏈路。算法

數據鏈路層的主要功能:

  1. 鏈路管理:鏈路的創建,維護與釋放
  2. 幀同步
  3. 流量控制
  4. 差錯控制
  5. 透明傳輸:讓數據中能夠出現控制語句,或者說數據層的內容沒有限制,僅此而已
  6. 尋址

數據鏈路層向網絡層提供的服務:

  1. 正確傳輸網絡層數據
  2. 屏蔽物理層的差別

數據鏈路層的協議:

面向字符型:

BSC(Binary Synchronous Conmmunication)網絡

面向比特型:

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異步

PPP(point-to-point Protocol)計算機網絡

Chapter 2:HDLC協議簡介

配置方式:

非平衡配置方式

 

  • 主站與從站結構

 

  • 正常響應模式與異步響應模式:

 

正常響應模式(Normal Response Mode,NRM), 從站只用主站像它發出幀探尋,從站響應後,纔像主站發數據設計

異步響應模式(Asynchornous Response Mode,ARM):主從站互相發送信息,但主站負責鏈路初始化、創建、釋放與差錯回覆等功能orm

平衡配置方式

以異步平衡模式(Asynchronous Balanced Mode,ABM)方式工做同步

 HDLC幀結構:

標誌字段F:

8位,以「01111110」標示幀開始和結束,當數據中要出現此標示時,採用0比特插入法,即遇5個1插入一個0io

地址字段A:

8位,全1表示廣播地址監控

 控制字段C:

8位,咱們將其表示爲b0 —— b7以方便討論,計算機網絡第三版(吳工宜)圖4-8,此處參考4.3內容原理

信息幀I:

b0=0標示此爲信息幀

監控幀S:

b0,b1 = 1,0

無標號幀U:

b0,b1 = 1,1

信息字段I:

僅出如今信息幀和無編號幀中

幀校驗字段FCS

滑動窗口協議:

參考4.4節

單幀中止等待協議

多幀連續發送協議:

後退N幀協議,GBN

選擇重傳協議,SR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