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前端向後」微信公衆號,你將收穫一系列「用心原創」的高質量技術文章,主題包括但不限於前端、Node.js以及服務端技術前端
寫在前面
常常聽到抓手二字,意會出很多含義,但又似懂非懂,直到聽過一個很是形象的比喻微信
一.抓手是技術與業務的結合點?
業務的重大變革大多與背後的技術演進有關,創新技術的流行也幾乎都是由於解決了某些商業問題,兩者是相輔相成的:ide
業務驅動技術,技術帶動業務blog
在這樣的語境下,抓手能夠理解爲技術與業務的結合點。不管推仍是拉,都先要創建聯繫,根據業務特色選擇合適的技術,爲技術找到合適的業務場景。若是沒有結合點,空有技術沒法產生價值,單有業務場景缺乏技術支持也沒法充分發掘出價值it
這個結合點多是大的商業模式、發展戰略、業務方向,也多是很是具體的一類業務場景、某個功能模塊。從技術角度出發,一種廣泛的策略是將業務發展方向做爲技術投入的指引:class
貼着業務作技術im
這樣作的好處是下降了技術投入的風險,先找到可能的結合點才進一步建設技術能力,避免端着技術找不到結合點的狀況。服務好當下的業務場景,並根據將來的業務方向謀劃技術演進的方向,所謂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修屋頂,站在將來看今天技術
二.抓手是契機,是切入點?
抓手有時候也代指契機,由於結合點並不老是顯而易見的,不少時候意味着時機,甚至在通往一個結合點的路上才能發現更合適的結合點微信公衆號
另外一些時候,抓手也能夠理解爲切入點,與業務結合點不一樣,切入點更可能是針對問題的,多是一類商業難題、用戶訴求,也多是具體的一次事故、一個低效的流程、一個潛在的風險因素。從一個小點開始,逐步擴大到更深、更多的場景,過程當中遇到的技術挑戰也愈來愈大,最終造成一套完整的技術方案,解決一大類業務問題img
而這一切的源頭可能只是一個細小的問題,所以,也有一種說法叫:
問題等於機會
發現問題等於發現機會,扒開裂縫就可能拽出一個大機會
三.抓手是爬山道上的鐵索!
業務發展是技術演進的抓手,業務比如爬山時手中緊握的鐵索,技術就像腳下的站立的石階:
沒有抓手步履維艱,再完美的石階也毫無心義。空有抓手,腳下沒有穩固的石階也一樣沒法到達更高更遠的地方
在開荒的階段由先遣隊一級一級地鋪設石階,同時一米一米地裝上鐵索,這個過程伴隨着業務的探索和技術的演進。每到達一個階段性的高點,就能享受一段技術紅利,讓浩蕩的業務大軍開過來:
不少時候最初只有一個依稀可見的頂峯(商業目標),上山的路線並不明確,鋪路的同時也在摸索可能的方向(業務場景)和路徑(技術能力),並經過設定大大小小的階段性高點(里程碑)來休整狀態(節奏),最終才能搭出一條通往峯頂的路線
所以,在業務場景和技術能力都不肯定的早期,更重要的是快速驗證,精雕細琢的事情不該該放到鋪路階段來作,若是方向正確,休整的時候再回來修補也徹底來得及:
好比當咱們須要一個錘子的時候,手邊正好沒有,可是卻有一隻高跟鞋,勉強也能夠替代錘子。可是長期來看,這麼用不划算,由於高跟鞋的價格比錘子高不少,耐用性差不少,維護成本也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