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爲何要搭建集羣?
一般,爲了提升網站響應速度,老是把熱點數據保存在內存中而不是直接從後端數據庫中讀取。Redis是一個很好的Cache工具。大型網站應用,熱點數據量每每巨大,幾十G上百G是很正常的事兒。因爲內存大小的限制,使用一臺 Redis 實例顯然沒法知足需求,這時就須要使用多臺 Redis做爲緩存數據庫。可是如何保證數據存儲的一致性呢,這時就須要搭建redis集羣.採用合理的機制,保證用戶的正常的訪問需求.採用redis集羣,能夠保證數據分散存儲,同時保證數據存儲的一致性.而且在內部實現高可用的機制.實現了服務故障的自動遷移.
---linux系統爲dsCentOS-emptylinux
主從劃分:
3臺主機 3臺從機共6臺 端口劃分7000-7005redis
1.準備集羣文件夾數據庫
Mkdir cluster
2.在cluster文件夾中分別建立7000-7005文件夾vim
cd cluster
mkdir 7000 7001 7002 7003 7004 7005
將redis根目錄中的redis.conf文件複製到cluster/7000/ 並以原名保存後端
cp redis.conf cluster/7000/
1.註釋本地綁定IP地址
緩存
2.關閉保護模式
工具
3.修改端口號
學習
4.啓動後臺
測試
5.修改pid文件
先保存退出,在7000文件目錄下輸入pwd
,複製路徑
優化
再次進入路徑爲上面7000文件的路徑
6.修改持久化文件路徑(與5中的路徑相同)
7.設定內存優化策略(自定義)
8.關閉AOF模式
9.開啓集羣配置
10.開啓集羣配置文件
11.修改集羣超時時間
12.保存配置信息退出
說明:將7000文件夾下的redis.conf文件分別複製到7001-7005中
[root@localhost cluster]# cp 7000/redis.conf 7001/ [root@localhost cluster]# cp 7000/redis.conf 7002/ [root@localhost cluster]# cp 7000/redis.conf 7003/ [root@localhost cluster]# cp 7000/redis.conf 7004/ [root@localhost cluster]# cp 7000/redis.conf 7005/
分別將7001-7005文件中的7000改成對應的端口號的名稱,修改時注意方向鍵的使用。
批量修改端口號:%s/7000/7001/g
1.建立啓動腳本 vim start.sh
2.建立關閉腳本 vim stop.sh
記住保存退出!!!
3.啓動redis 節點
sh start.sh
4.檢查redis節點啓動是否正常
#5.0版本執行 redis-cli --cluster create --cluster-replicas 1 192.168.126.166:7000 192.168.126.166:7001 192.168.126.166:7002 192.168.126.166:7003 192.168.126.166:7004 192.168.126.166:7005
在type 'yes' to accept 那裏輸入yes
這張圖採用於個人老師,由於個人已經搭建徹底,不忍心充型搭建,請諒解啊!!!
通常狀況下 可以實現主從掛載
個別狀況: 宕機後的節點重啓,可能掛載到其餘主節點中(7001-7002) 都是正確的
由於內容過多,因此分爲了兩份,主要是多了,怕大家都沒有耐心看下去了!!! 若是你有更優秀的方法,請留言啊,你們一塊兒學習,共同進步,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