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王?有孩子氣才能爲王?

以最快的速度看完了 Facebook 第 51 號員工的回憶錄《The Boy Kings》。儘管是關於 Facebook 成長的故事,說的卻不是跟技術或者投資相關的事情,這是由於做者 Katherine Losse 並非一名工程師,而是一位英文碩士。她最初加入 Facebook 時是一位客服,後來負責過 Facebook 的國際化工做,最後成爲 Mark Zuckerberg 的代筆寫手,估計是離 Mark Zuckerberg 最近的非高管了。這種經歷使得做者陳述故事的角度如此的不同凡響,讓讀者也必須跟着反思「難道高科技公司就必須作得如此孩子氣才能成功?」算法

做者最初加入 Facebook 時,就感受到了工程師與非工程師地位懸殊。Zuck 的衷心歡迎是留給工程師的,客服根本不在 Zuck 的視線範圍內。做者最要好的兩位朋友分別是黑客 Thrax 和工程師 Sam,然而在做者任職客服期間,她的薪水和她的好友相距甚遠,以致於每當工程師們自發組織出去享樂的時候,她總要想想是否值得爲了參加活動而節衣縮食幾個月。網絡

有一次 Thrax 和 Sam 去參加 Defcon(世界上最大的黑客大會),把做者也叫上了。由於 Thrax 是明星黑客,是此次行程的主角,因此他能報銷各類開支。Thrax 入住酒店後的第一個想法是要在拉斯維加斯最貴的餐廳預約晚餐。Thrax 的第二個想法是,爲晚餐買一身與之匹配的新衣服。做者說,「咱們去 Marc Jacobs 看看吧」,Thrax 的第一反應是「那是誰?」做者忍住沒笑出來,解釋說「他的東西比較 cool,有點點 mod,你會喜歡的」,而後心想「估計他也不懂『mod』是什麼意思」。在隨後晚餐上,Thrax 穿着做者花了兩個小時爲他挑選的 Lacoste 襯衫,開了一瓶 $175 的紅酒,三我的當中就只有他還不到合法喝酒的年齡。翻譯

Thrax 是明星黑客,同時也是個小孩子。跟大多數黑客同樣,Thrax 是清晨睡覺下午起牀的,因而在 Thrax 睡覺時做者就跟 Sam 找了個泳池曬太陽(他們老是恥笑其它不怎麼出門的工程師「臉色蒼白」)。等 Thrax 要做者幫他挑選衣服時,他就提出說「既然大家曬太陽時丟下我,此次買衣服可否反過來把 Sam 丟下?」儘管 Thrax 如同小孩子同樣,但願有一段時間可以得到別人 100% 的注意力,但做者和 Sam 決定無視他這個請求。開發

做者對 Thrax 的見解,不少時候也是她對黑客文化的見解。一羣黑客就如同一羣孩子,收入不低卻不懂世俗,並且還時不時耍孩子氣。然而正是這樣一羣人,創造了 Facebook 這樣的王國,因而有了標題中的「boy kings」,而 Zuck 固然就是「king of the kings」啦。get

後來因爲客服職位的發展空間有限,做者想要離開 Facebook。正好在這個時候 Facebook 發佈了本身的開發平臺,平臺的市場推廣須要人手,因而做者就加入了這個新組建的團隊。Thrax 在知道這件過後跟做者說,「因此你如今能搬到工程師所在的樓層來咯?真無恥。」「你才無恥。」「反正沒有人喜歡你,因此……」互相挑釁顯然也是做者眼中孩子氣的一部分。在平臺市場推廣短暫停留後,做者又被邀請去作 Facebook 的國際化工做。做爲英文碩士,她喜歡語言和旅行,天然她選擇了接受新的工做。博客

做者的新頭銜是「國際化產品經理」,這意味着她終於成爲工程部門的一員,也有了對產品的話事權。這時候做者才親身體驗到了工程師的生活方式:你能夠工做到很晚,有時候也必須工做到很晚,由於這就是黑客特立獨行的特質。你無需聽命於權威,能夠連夜編寫突破性的天才產品(或者是在 Facebook 上挑釁別人)。同時做者也見識到了某些工程師對機械過程的迷信:Facebook 衆包給用戶翻譯的詞條偶爾會遇到多個翻譯版本難以取捨的狀況,某些工程師就堅信用戶投票經算法計算得出來的結果必定是正確的。這時候做者就會站在這些工程師的對立面,堅持翻譯結果必須通過人手審閱。產品

這種技術和人性之間的競爭一直沒有中止過。工程師總想要把這個世界變得更加技術化,由於這才符合他們的理想。而做者做爲一名女性,同時又是英文碩士,則但願更人性化一些。請求

做者的下一份工做是 Zuck 的代筆寫手,專門負責用 Zuck 的口吻寫博客。越是接近 Zuck,做者越以爲本身在公司裏是個異教徒。爲了工做須要,她能夠用 Zuck 的思惟方法進行思考和寫做,但這也使得她更在乎本身獨立思考的能力,最終的結果就是她發現本身的想法跟 Facebook 的理想不一致。這是一家相信經過技術可以解決全部問題而且以以此爲榮的公司,但做者卻認爲技術和人性只是解決問題的不一樣手段而已,沒有優劣之分。公司想要經過技術手段解決一切問題,但這不是她想要的將來。方法

最後,做者選擇了離開 Facebook,而且移居到一個無線網絡慢到能夠用「與世隔絕」來形容的地方來寫這本書。在這本書裏面,除了能夠看到 Facebook 早期的一些趣事,還能看到技術質疑者眼中的技術革命是怎麼樣的。利用技術革命改變世界的人天然無條件地信仰技術,然而這一切並不是如此無懈可擊,換一個視角仍是又不少地方值得質疑的。此外,儘管黑客擁有改變世界的能力,但他們那種但願永遠年輕、不負責任、不受監管、無可阻擋的文化,在外人看來也有很好笑的一面。若是你正在作技術,而且你也堅信本身作的事情是無比正確的,那麼你能夠看一下這本書,懷疑一下本身的世界觀。技術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