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者 | 潯鳴、心水、元毅、源3、衷源git
技術監督委員會(TOC)是 CNCF 的三大核心管理機構之一,從 2020 年 1 月起,TOC 將從 9 個成員擴展到 11 個,新增的兩個職位分別負責最終用戶和項目維護。github
出於對雲原生、零信任和開源的嚴格要求,開發團隊最後選擇構建一個 Kubernetes 平臺,以實現開發人員與非開發人員的輕鬆協做,無需藉助任何複雜工具。後端
Træfik 是一個新型的 http 反向代理、負載均衡軟件,能輕易的部署微服務。它支持多種後端 (Docker, Mesos/Marathon, Etcd, BoltDB...) ,能夠對配置進行自動化、動態的管理。這次大版本的更新添加了許多功能,好比備受期待的支持 TCP 、使用中間件自定義路由、全新的 Dashboard、金絲雀發佈、流量複製等。Traefik 2.0 有了這麼多的新功能和加強功能,爲了幫助用戶能夠從 1.x 版本過渡到新版本,官方提供了一個遷移指南。安全
在這個新版本中,增長了一些有趣的特性,好比容許系統管理員限制項目資源配額、能夠自行定製 Tag 的保留策略、支持 Webhook 以便於和 CI/CD 集成、複製功能有所加強、安全漏洞白名單;服務器
service ip cidr 之後取消默認值(以前是 10.0.0.0/24),避免讓用戶誤配置。微信
避免 kubelet http probe 時,由於 payload 過大 truncation 時,返回 ErrLimitReached。其實從 v1.16 開始,已經限制了 response body 的長度不超過 10KB。負載均衡
刪除 namespace 的時候,常常會出現某些 resource 因爲 finalizer 未能正確移除致使的刪除 hang 住。如今經過在 namespace 的 status 中增長 condition,來顯示該 namespace 中哪些資源有多少 finalizer 未被移除,默認是 60s 之後開始;less
經過單獨的一個 ratelimiter 保證刪除重試間隔在 1min 內。微服務
目前 kubectl cp
命令爆出了多個 CVE ,一開始 sig cli 是打算直接 deprecate 掉這個命令,但爲了方便用戶使用,將來會經過別的方式來從新實現。這個 KEP 提出經過 standalone pipe + tar
的方式來解決 path traversals, symlink directory escapes, tar bombs, and other exploits.工具
增長 CRI 接口,來感知 OS/Arch。
serving 0.9 於 9 月 17 號發佈,這是 Serving v1 正式版的第二個候選版本,主要變動是 v1 API 模型該版本可用。
eventing 0.9 於 9 月 18 號發佈。該版本相關功能更新很少,總體趨於穩定。
Agones 1.0
Agones 是谷歌和遊戲廠商育碧聯合開發的遊戲服務器。它是一個用於在 Kubernetes 上託管、運行和擴展專用遊戲服務器的庫,用戶能夠在其上按需靈活調整本身的遊戲主機配置。
1.《The Problem with Cloud Native》
如今,大多數人都知道雲計算的基礎知識,可是真正瞭解它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仍然是個問題。就拿當前流行的術語「Cloud Native」來講,信息技術專家用它來描述「得到」雲的策略、人員、團隊和公司,而且他們使用它來得到最大的效用。其餘人用它來描述在雲計算環境中構建、部署和管理事物的方法。
2.《The first Kubernetes Project Journey Report is out!》
Kubernetes 是使用最普遍的容器編排平臺,一般被稱爲「雲的 Linux」。Kubernetes 由 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CNCF)託管。本報告試圖客觀地評估 Kubernetes 項目的狀態以及 CNCF 如何影響 Kubernetes 的進度和增加。
3.《6 個 K8s 日誌系統建設中的典型問題,你遇到過幾個?》
隨着 K8s 不斷更新迭代,使用 K8s 日誌系統建設的開發者,逐漸遇到了各類複雜的問題和挑戰。本篇文章中,做者結合本身多年經驗,分析 K8s 日誌系統建設難點,期待爲讀者提供有益參考。
「 阿里巴巴雲原生微信公衆號(ID:Alicloudnative)關注微服務、Serverless、容器、Service Mesh等技術領域、聚焦雲原生流行技術趨勢、雲原生大規模的落地實踐,作最懂雲原生開發者的技術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