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T簡介:
php
高級長期威脅(英語: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縮寫:APT),又稱高級持續性威脅、先進持續性威脅等,是指隱匿而持久的電腦***過程,一般由某些人員精心策劃,針對特定的目標。其一般是出於商業或政治動機,針對特定組織或國家,並要求在長時間內保持高隱蔽性。高級長期威脅包含三個要素:高級、長期、威脅。高級強調的是使用複雜精密的惡意軟件及技術以利用系統中的漏洞。長期暗指某個外部力量會持續監控特定目標,並從其獲取數據。威脅則指人爲參與策劃的***。[1]安全
APT發起方,如政府,一般具有持久而有效地針對特定主體的能力及意圖。此術語通常指網絡威脅,尤爲是指使用衆多情報收集技術來獲取敏感信息的網絡間諜活動,[2]但也適用於傳統的間諜活動之類的威脅。[3]其餘***麪包括受感染的媒介、***供應鏈、社會工程學。我的,如我的***,一般不被稱做APT,由於即便我的有意***特定目標,他們也一般不具有高級和長期這兩個條件。[4]服務器
[隱藏] 網絡
2005年時,英國及美國的一些計算機應急響應組織發佈報告,提醒人們注意某些針對性的釣魚電子郵件會釋放***,外泄敏感信息,但「APT」一詞還未被使用。[5]廣泛認爲「高級長期威脅」這個術語是在2006年由美國空軍創造,[6]而格雷格·拉特雷上校通常被認爲是該術語的發明人。[7]
震網蠕蟲是APT的一個例子,此蠕蟲專門針對伊朗核設施的電腦硬件。此事件中,伊朗政府可能就把震網蠕蟲的創造者視爲一個高級長期威脅。
在計算機安全社羣及媒體中,此術語常指針對政府、公司、政治活躍分子的長期而複雜的******,普遍來說也指發起這些***的幕後團體。[來源請求] 日趨頻繁的高級長期威脅(APT)可能會逐漸只用於指代計算機******。據《PC World》雜誌統計,從2010年到2011年,針對性的高級電腦******增加了81%。[8]
對於APT的一個常見誤解[誰?]是,APT僅僅針對西×××府。雖然針對西×××府的APT事件在西方廣爲流傳,但許多國家的***也會經過網絡空間收集我的或一羣我的的情報。[9][10][11]美國網戰司令部負責協調美國軍方對網絡***做出的響應。
有說法稱一些APT團體直屬於或受僱於民族國家。[12][13][14] 掌握大量可辨識的我的身份信息的行業極有可能遭受高級長期威脅,如:[2]
高等教育[15]
金融機構
Bodmer、Kilger、Carpenter和Jones的研究將APT的標準定義以下:[16]
目標 – 威脅的最終目標,即你的對手
時間 – 調查、***所花的時間
資源 – 所涉及的知識面及工具(技能和方法也有所影響)
風險承受能力 – 威脅能在多大程度上不被發覺
技能與方法 – 所使用的工具及技術
行動 – 威脅中採起的具體行動
***源頭 – ***來源的數量
牽涉數量 – 牽涉到多少內部或外部系統,多少人的系統具備不一樣重要性
信息來源 – 是否能經過收集在線信息識別出某個威脅
APT的幕後黑手會對組織團體的金融財產、知識產權及名譽形成持續變化的威脅,[17]其過程以下:
因一個目標開始盯上特定組織團體
試圖***到其環境中(如發送釣魚郵件)
利用***的系統來訪問目標網絡
部署實現***目標所用的相關工具
隱藏蹤影以便未來訪問
2013年,美國網絡安全公司麥迪安(Mandiant)發佈了關於2004至2013年間疑似來源於中國的APT***的研究結果,[18]其中的生命週期與上述類似:
初始*** – 使用社會工程學、釣魚式***、零日***,經過郵件進行。在受害者常去的網站上植入惡意軟件(掛馬)也是一種經常使用的方法。
站穩腳跟 – 在受害者的網絡中植入遠程訪問工具,打開網絡後門,實現隱蔽訪問。
內部勘查 – 收集周遭設施、安全信任關係、域結構的信息。
橫向發展 – 將控制權擴展到其餘工做站、服務器及設施,收集數據。
保持現狀 – 確保繼續掌控以前獲取到的訪問權限和憑據。
任務完成 – 從受害者的網絡中傳出竊取到的數據。
麥迪安所分析的這起***事件中,***者對受害者的網絡保有控制權的平均時間爲一年,最長時間爲五年。[18] 這次******據稱是位於上海的中國人民解放軍61398部隊所爲。中國官方否定參與了這些***。[19]
APT並沒有準肯定義,但整體可概括以下:[3][4][20]
高級 – 威脅的幕後操縱者對情報收集技術有着全面的掌控能力。其中可包括電腦***技術和傳統情報收集技術(如電話監聽技術、衛星成像技術)。***中使用的各個組件自己可能並不能算特別「高級」(例如,利用公開的惡意軟件生成工具生成的惡意軟件,或是一些容易得到的漏洞利用材料),可是操縱者每每能夠按需開發出更高級的工具。他們通常會使用多種針對方式、工具和技術以***目標,並保持訪問權限。操縱者也可能會特別注意行動中的安全,這一點和「不那麼高級」的威脅有所不一樣。
長期 – 操縱者注重一個特定的任務,而不是盲目搜尋信息。這一區別暗示***者受到外部力量指示。爲了達到預約目的,***者會持續監控目標,並作出反應。這並不表示***者會常常發動***、頻繁更新惡意軟件。事實上,「放長線」的方法會更爲成功。若是操縱者失去了對目標的訪問權,他們通常會從新嘗試***,也每每會成功。操縱者的目的之一就是對目標保有長期的訪問權,而不是一次性的訪問權。
威脅 – APT之因此成爲威脅,是由於發起方既有此能力,又有此意圖。APT***是由一羣有組織的人發起的。操縱者有特定的目標,且技術精湛、資金雄厚。
惡意軟件的變種數以千萬計,所以要保護組織團體免於APT***極爲困難。雖然APT活動十分隱蔽,但與APT相關的命令與控制網絡流量卻很容易在網絡層檢測。深刻的日誌分析和比對有助於檢測APT活動。儘管要從正常流量中分離出異常流量有必定難度,但這一工做能夠藉助完善的日誌分析工具來完成,以便安全專家調查異常流量。[1]
http://netsecurity.51cto.com/art/201109/2907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