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編輯:徐九丨發自 SegmentFault 思否segmentfault
開源,一直是科技產業發展的一大驅動力,尤爲是在 AI、大數據、雲計算等新興信息技術領域,協助企業實現快速創新和產品迭代。日前,明勢資本舉辦了「Open Source Summit 2020」線上主題活動,彙集中外十餘家開源領域新興企業,暢談開源軟件的發展歷程。SegmentFault 思否受邀成爲本次會議的媒體支持夥伴。api
會議中,Chris Aniszczyk 做爲 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 的 CTO 和 COO,以《Cloud Native 2020 and Beyond》爲題講述了他對於開源軟件發展的一些思路。他認爲多雲將變得更加跨雲,中國化開源軟件將會快速發展,愈來愈多的中國發起的標準化解決方案應運而生。安全
如下爲本次會議的文字版本回放,有部分刪改:服務器
很高興今天有機會與你們交談,我很榮幸能在這裏談一談CNCF、雲原生技術以及咱們在2020年及之後的發展方向。對於我演講主題的簡短議程,我想在回答一些你們稍後可能會提出的問題以前,先和你們談一下雲原生的興起、發展和一些觀點。網絡
先爲諸位介紹一下我我的的背景,我有幸做爲執行董事與人共同創立了雲原生計算基金會(CNCF),如今擔任首席技術官和首席運營官。我過去在Linux基金會中積極並深度參與了各類形式的活動。在過去的日子裏,我擔任各種開源項目的維護人員,hack進入Linux發行版 Fedora。所以,我從開源的維護者,到創始人,再到投資顧問,最後成爲一個真正全領域運營開源基金會的人。工具
對於那些不瞭解Linux基金會的人們來講,CNCF是Linux基金會(LF)最大的組成部分之一,而LF自己就是一個世界性的基金會聯盟。這多是世界上最大的共享技術投資,取決於你如何計算。咱們在全球40個國家擁有1600多名會員,《財富》榜100強裏的科技和電信公司所有都是咱們的會員。咱們有300多個開放源碼項目,橫跨雲計算到汽車、區塊鏈到人工智能等各大細分領域。學習
咱們主辦了RISC-V基金會;咱們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證書頒發機構:爲2億家網站提供TLS證書的非盈利性證書頒發機構-Let’s Encrypt.org。從美國、歐盟,再到中國北京,咱們在全球各地都有設立國際化辦公室。咱們構建可持續開放源代碼生態系統的模式真正關注的是圍繞着託管開源項目造成一個循環,這些項目本質上是咱們的會員組織生產的產品,最終經過僱用開發人員等方式將利潤從新投資於項目社區。區塊鏈
所以,咱們整個組織的創建使命就是爲了實現這一良性的生命週期,咱們認爲這是將開源商業化和長期保持開源的最好方式。咱們不只在 Linux社區、Kubernetes,和咱們在 Linux基金會運營的許多其餘垂直行業都看到了這些驗證,及喜出望外的成功。測試
正如諸位可能已經注意到的,自CNCF建立以來的這5年來,雲原生的版圖發生了使人難以置信的快速變化。就拿Kubernetes的發展趨勢來講,它起初從一個當時被谷歌主導管理的「愛好者的測試項目」,快速演變成爲一個真正專業的全行業平臺,現在已被北美、歐洲和亞太地區的每一家主要雲供應商所採用。若是你回過頭來看,在當時其實有很是多不一樣的解決方案。我我的認爲,像Kubernetes這樣迅猛的行業變化和發展是至關罕見和使人興奮的。大數據
正如我剛纔說起的,做爲首席技術官和首席運營官來管理CNCF,這本事就是很是有趣的職位;更使人振奮的是,今年年末CNCF將迎來他的五歲生日。咱們已經在全球有500名會員,其中50名會員來自中國,包括全部的雲供應商在內,這使咱們成爲中國最大的開源組織之一;咱們的一些開源項目就誕生於中國。
咱們是一個至關大的開源組織——深刻這個生態系統內去觀察,咱們擁有的爲Kubernetes和雲生態系統提供技術支持或產品的公司其數量是巨大而可觀的,這其中的100家公司分佈在世界各個角落,使咱們的生態系統像蜘蛛網般龐大和緊密。對於咱們的組織來講,另外一個很是重要的獨特之處是,咱們是一個終端用戶驅動的開源生態系統——不只是供應商們在推進着創新,全部終端用戶也都參與到組織的方方面面中去,這也將是我將討論的關於開源的一個重要變化。
對於新加入的用戶,咱們已經開發了多種多樣有趣的工具,咱們很樂意與咱們的社區共同分享。對於投資者/風險投資人來講,基於咱們創立提供的雲原生的版圖,他們能夠很容易地看到哪一個項目正在募資,並預覽這些項目在生態系統中變幻無窮的發展。在這裏你就能夠看到那些在咱們的生態系統中正在融資的公司。
2020年的雲原生和開源——我看到了什麼?是的,如你所見,咱們正真實的生活在一個使人無比興奮的時代。開源的反週期性特性,使得其不論在困難時期或經濟衰退期都能產生增加。咱們見證着對開源的使用需求每一天都在增加。咱們的Linux基金會絲毫沒有放慢發展的速度。最近一次調查的數據顯示,很是多的公司在疫情期間加大了對雲資源的投資。這種趨勢看上去有點違反人們的直覺,但我預測人們很快就會在雲原生和開源領域看到驚人的增加。
另外一件正在發生的事情——咱們將看到雲原生空間的整合加速。就在最近,企業網絡安全服務提供商 Venafi 宣佈收購 Jetstack,這只是整個CNCF生態系統中一個特定的整合併購案例。咱們預期這種整合併購在變幻莫測、高速發展的雲原生和開源體系內將越發頻繁。
Kubernetes和雲原生生態系統正在向數據中心以外開疆擴土般擴展。我認爲這之中不可忽略的一個重點是,Kubernetes是爲跨多個數據中心、雲等擴展軟件而構建的。咱們如今看到的是與Linux類似的發展趨勢——Linux一開始只是一個愛好者操做系統,最終接管了服務器市場和 Android的嵌入式市場等等。
Kubernetes正在經歷一個很是類似的生命週期,在這個生命週期中,始終是終端用戶在邊緣計算、電信、物聯網等領域不停驅動。在咱們的生態系統中有幾個項目正在引領這一潮流——華爲的KubeEdge,這是一個處理基於邊緣部署的社區指導法,而Rancher的K3,我相信Sheng在這裏會展開這一點探討——這是咱們在很是成功的大規模開源項目中看到的模式。就像Linux同樣,終端用戶將把開源項目推向更先進的、更新鮮有趣的各類垂直領域。
另外一個重要趨勢是終端用戶驅動的開源。開源不只僅來自於龐大的雲端,不少公司要麼已經對現有的解決方案不滿意,要麼本身直接構建一些東西來幫助他們擴展,這種趨勢正如雨後春筍般迅速蔓延。
一個經典案例是,Lyft搭建的Envoy自己源於他們對Nginx的不滿,因此他們決定創建本身的反向代理服務器,這已經真切發生在現實中。Uber已經構建了多元化技術方案,好比M3DB。你將看到愈來愈多相似的例子,由於傳統意義上從供應商那裏採購軟件的終端用戶公司已經愈來愈多得開始嘗試本身開發並使用開源軟件,量身定製並能快速直接地爲本身解決問題,並與世界分享這些經驗。
咱們在Linux基金會作的研究代表,愈來愈多的公司不只願意使用開源軟件,而且同時願意爲上游作出貢獻本身進行開發。我認爲這種情形終將持續下去。歸根到底,許多終端用戶每每無心於從本身開發的軟件中盈利。拿Capital One舉例,這家銀行若是能將他們所使用的許多軟件進行開源並獲得其餘人的幫助,爲何不呢?
隨着雲原生和CNCF的成熟,一個巨大的挑戰是企業一直面臨着一種進退兩難的境地:每當一個相對新的軟件被普遍部署的時候,公司就會不得不面對並處理與安全相關的事情和文化變遷的問題。各公司正忙着應對在雲原生領域中圍繞安全、存儲等等產生的挑戰。咱們會看到更多這樣的公司將不得不去解決這類複雜的情形,最痛苦的會是終端用戶。
另外一個現狀是,多雲的趨勢已經變得更加真實了。從各類研究看來,許多大型組織正在使用來自不一樣雲的服務,無論是來自知名的三大雲仍是全球其餘各類雲服務。跨雲相關的部署模型正在廣泛化發展——不少項目利用Kubernetes在每一個主要的公共/私有云上均可部署的優點,經過公共應用程序界面(API)去構建很是先進並多元化的多雲和跨雲技術。
我最喜歡的一個例子是,一家名爲Upbound的公司開發了一個名叫Crossplane.io的項目,該容許使用者橫跨不一樣的雲提供商去抽象化相似於S3服務的東西,並容許使用者根據本身的需求選擇一個定製化服務。在我看來,Kubernetes API實際上已經成爲雲的可移植操做系統接口(POSIX),這決定着在不久的未來,人們將在多雲和跨雲領域看到更多這樣使人激動的創新。
在咱們的雲原生世界中,另外一件事情也在加速發展,咱們在美國硅谷和其餘公司身上也看到了這一點——工程師們開發出使人驚歎的可擴展的軟件,先將其開源,而後圍繞它創建公司。典型的例子有Netflix/Spinnaker/Armory, Airbnb with Superset/Preet。咱們將持續看到這種加速,特別是在咱們生活的這個新鮮有趣的時代。
衆所周知,CNCF基本上已經擴展到了全世界——不少人沒有意識到中國是Kubernetes的第二大貢獻者,也是全部CNCF項目的第三大貢獻者。咱們還有一些項目誕生於或源自中國——從PingCaP衍生的TiKV、源自VMware中國的Harbor,從阿里巴巴出來的Dragonfly。
我我的曾花大量的時間努力調研中國市場並分析這類公司,這使我堅信,當你圍繞某個問題開發一款軟件,並將它的用戶擴展到數十億時,它最終會成爲一款很是有趣又極具教育和學習意義的軟件,而最終從中得到的經驗教訓彌足珍貴。
我認爲在將來咱們會看到愈來愈多的這種開源的、中國化軟件,這意味着咱們將面臨着一種挑戰,如何真正創建全球開發者社區。中美的橋樑始終須要搭建。就拿Harbor而言,在咱們幫助他們搭建好全球化社區以前,Harbor並無成功創建市場地位受到承認,不得不說,這種挑戰也將會出如今許多中國化開源軟件身上。
咱們在Linux基金會參與的另外一件大事是,開源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將完全革新整個芯片行業。在Linux基金會的管理和推進下,RISC-V已經從一個學術愛好者項目發展成爲一個真正的多廠商開源基金會。人們正在不停地推進RISC-V在雲原生和集成領域的發展,以確保Linux中的全部層級結構都支持RISC-V。
即便在短時間內,咱們也看到雲技術開始支持比傳統的英特爾帝國更多元化並豐富的內容。AWS的Graviton和自定義芯片都是基於ARM的,在將來幾年中,咱們會看到愈來愈多的基於開放式指令的芯片更新迭代,咱們將從X86的壟斷時代一步步徹底走入嶄新的開源時代,這將無比振奮人心,使人激動。
事實上咱們能夠看到,終端用戶在開源軟件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這迫使他們現有的供應商去構建更多多供應商的中性產品。一個有趣的例子是,美國國防部是世界上最大的軟件採購商之一,他們就經常對谷歌沒有提供他們想要使用的中性產品而感到不滿。
我想咱們會看到更多這樣的事情發生,這也是我親眼目擊的現狀:當這些公司本身有條件選擇時,他們每每更直接傾向於選擇這種中性供應商的、多供應商的軟件或社區。這在當今確實是一種更安全的選擇。
最後我在此快速總結一下我我的的觀點來結束個人演講,我很是樂意和你們談論更多更詳盡的開源話題。我認爲,隨着CapitalOne、 Airbnb等公司愈來愈樂於參與開源併爲開源項目作出貢獻,咱們將看到更多終端用戶爲驅動的開源創新,愈來愈多的開源軟件將被開發更迭於這些組織。Kubernetes將會像Linux同樣發展成新時代領域,蔓延擴張到邊緣計算,物聯網,通訊等等行業領域,因此期待這一趨勢會爆破性發展,就像Linux隨着時間的推移在嵌入式和服務器市場的發展同樣。
多雲將變得更加跨雲,由於如今的Kubernetes API實際上就是雲的可移植操做系統接口API(POSIX API)。咱們過去作夢都想不到的東西能夠從人們將要構建的軟件中一點點得到,讓咱們拭目以待。我堅信中國化開源軟件將會快速發展,愈來愈多的中國發起的標準化解決方案應運而生。
總的來講,雖然仍有不少行業還沒有涉足開源,但人們將會看到開源化大勢將蔓延會到各大行業,就像咱們在Linux基金會中看到新發展出的、使人興奮的製藥領域項目等。於我而言,人們必定會在將來的開源化垂直新行業中實現創新。我特別想要強調的是,像RISC-V這樣的開放指令系統將是近十年來關於開源的最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