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sk工具ide
fdisk中Linux下進行磁盤分區的命令,它提供了一個嚮導式的磁盤分區和格式化的界面,簡單易用。工具
fdsik 能劃分磁盤成爲若干個區,同時也能爲每一個分區指定分區的文件系統,好比Linux 、FAT3二、Linux swap以及其實類Unix類操做系統的文件系統等。固然咱們用fdisk 對磁盤操做分區時後,還要對分區進行格式化所須要的文件系統,這樣一個分區才能使用。這和DOS中的fdisk 是相似的。操作系統
查看系統分區blog
因爲各主機的磁盤不一樣,故咱們在查看磁盤分區前能夠先經過df命令查看磁盤。ip
從上圖能夠看出,本機(虛擬機)的磁盤號是sda(注意,不要數字)。那麼,可使用fdisk -l命令來查看磁盤分區表。get
上圖的結果顯示,磁盤分區表分爲兩大部分,前一部分是磁盤的總體介紹,後一部分是磁盤的分區表。虛擬機
從第一部分能夠看出,當前磁盤共有15665個磁柱,每一個磁柱有255個磁頭在讀寫,每一個磁頭負責63個扇區,而每一個扇區大小爲512byte。故每一個磁柱的容量爲255*63*512byte=8225280bytes。it
從第二部分能夠看出當前磁盤的分區狀況,每一個分區的編號、是否爲啓動分區、開始磁柱編號及結束磁柱編號等。class
須要注意的是,fdisk命令只有root用戶才能運行。基礎
對系統進行分區
可使用fdisk命令進行分區的相關操做。
當輸入fdisk /dev/sda命令後,則進入命令提示界面。在此界面,輸入m能夠查看幫助。幫助界面以下:
從上圖能夠看出,常常使用的命令有d(刪除某分區)、l(顯示支持的分區類型)、n(新建分區)、p(列出當前分區狀況,和fdisk -l效果相同)、q(退出而不保存)、t(更改分區類型)、w(保存後退出)、x(高級選項)。
若是要刪除分區,則能夠直接輸入d。以下:
輸入要刪除的分區編號,回車後,則刪除。再次列出分區表:
能夠看出,分區4已經刪除(分區4是擴展分區,而5是邏輯分區,故刪除分區4,分區5也就不復存在)。
而輸入n,則能夠新建一個分區:
此時,會讓選擇分區類型。根據系統當前的分區狀況,系統會要求選擇是建立主分區、擴展分區,仍是邏輯分區。
此處再回顧一下關於磁盤分區的基礎知識:
1. 一塊磁盤最多能夠有4個分區,能夠是4個主分區,也能夠是3個主分區+1個擴展分區。
2. 若是建立了擴展分區,那麼還須要在擴展分區上建立邏輯分區。邏輯分區才能被格式化使用,而擴展分區沒法直接格式化使用。
3. 若是當前系統已有3個主分區,而接下來建立的擴展分區並未包含了全部剩餘容量,那麼再剩下的磁盤容量只能浪費掉了。
另外,因爲SATA硬盤最多支持的磁盤分區號是15,而IDE硬盤能夠支持到63.但目前大多數硬盤都是SATA硬盤,故在新建分區時,輸入的分區號不要超過15.
全部的操做完成後,能夠按w保存退出。
須要注意的是,若是是在虛擬機上作實驗,則能夠按w保存退出。若是是在物理機上作實驗,建議按q,不保存直接退出。
若是是使用VMware建立的虛擬機來作實驗,則建議新增一塊磁盤,重啓後,對該新增磁盤進行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