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算法
我接觸過不少編程語言,接觸過各類各樣的服務器端開發,Java,Go,Ruby,Javascript等語 言,Spring,Node.js,Rails等等常見服務器端框架和編程模型都有接觸。這裏談一下我我的對高性能服務器端程序的一些見解,但願給各位讀 者一些認識。這片文章提到的內容也是 Coding(https://coding.net) 代碼託管乃至整站都在使用的一些概念和技術。數據庫
此外,閱讀這篇文章,有以下幾個前提:不談硬件,不評論編程語言以及框架的好壞,不談高級算法,可拍磚,拒絕噴子編程
Cache,Asynchronous,Concurrent
咱們一個一個來說。瀏覽器
Cache 翻譯成中文就是緩存,臺灣的叫法叫作快取,其本質是將獲取緩慢或者計算緩慢的數據結果暫時存儲起來,以便之後再次獲取或者計算一樣的數據能夠直接從存儲中 取得結果,從而可能提高性能的一種手段。Cache 最先是應用在計算機的 CPU 中,這篇文章不談硬件,因此有須要瞭解 CPU 的緩存的同窗可自行搜索。緩存
能夠想象,若是讓一我的一遍一遍的從 1+2+3+4+…+99+100=? 這樣去算,他加到最後發現等於5050,而這個過程耗費了他大量的時間,耗費了大量的腦力,在此期間,他可能把全部精力都放在這個計算上面而無暇顧及其餘 事情。等到他累得滿頭大汗,加完告終果,他告訴你是 5050。沒過多久,你又讓他作一樣的事情,我相信這傢伙會不加思索的再次告訴你 5050。爲何?你會笑我說,人又不是傻子,這爲同窗確定記得這個結果是5050啊。服務器
但是,計算機不同,計算機就是你上面要嘲笑的那個傻子,他傻到,徹底不會記得剛在作了什麼事情,他會傻乎乎的再從新算一遍告訴你結果。沒錯如 果你問他一萬遍,這頭沒有腦子的機器會算一萬遍的。雖然上面這個從1加到100這個例子對於一款現代化的計算機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可是計算機每每面臨的 計算難題是咱們人類所沒法企及的。併發
Cache 就是爲了來解決這個事情的,由於事情每每是這樣的:你會發現一些很是複雜的過程的計算結果是可重用的,並且把這個結果暫時存儲在某些地方,查找起來也是極爲方便的。框架
因此,如今你理解了緩存,那能夠來思考一些緩存的設計策略了。這裏作一點說明,不一樣的緩存策略跟具體的業務系統關係很是大,制定緩存策略須要根據具體的狀況來分析。經常使用的策略:異步
不知不覺中,你有沒有發現,1+2+3+4+…+99+100=5050 是個永遠都成立的事實,這也就意味着,它永遠不用被清除。可事實是每每是,緩存是有有效期的,例如須要緩存今天的天氣狀況,今天是 2014年11月16日,到了明天就是 11月17日,天氣就不同了。再例如須要緩存 Coding 的最新冒泡列表,當有人發佈了新的冒泡,那麼這個列表就得被更新。從這個角度來看,緩存的策略又有以下常見的幾種:async
嗯,既然提到了緩存的更新或者清除,那麼就牽扯到緩存的更新策略。例子永遠好過大段的理論:假如咱們要緩存 Coding 的冒泡列表。有這麼一種策略:當用戶請求時咱們檢查下是否已存在這樣的緩存,若是有直接返回緩存數據,不然咱們生成這個列表(計算機的計算過程),返回給 用戶而且把冒泡列表(計算結果)存儲起來,以便之後的用戶訪問時直接獲取。當用戶發佈了一個新的冒泡的時候,咱們清除這個緩存,再有用戶請求時將重複以上 過程。這是其中一種完整的緩存清除策略。另一種是,每當咱們收到一個用戶發佈的冒泡時,都從新構建這個緩存,用戶每次查看冒泡列表都是取的緩存數據。這 兩種緩存分別稱之爲:
關於 Cache 還有不少不少須要注意和設計上的思路和策略,這裏再也不一一贅述。這些緩存在不一樣的維度有不一樣的策略,咱們須要根據具體的業務狀況來選擇合適的策略。 Coding 的不少業務中使用了上述不少種策略,例如咱們常見的分支列表和標籤列表就是使用觸發式失效緩存,咱們的廣場項目列表就是使用主動式緩存構建。
Asynchronous 的意思是異步。什麼是異步呢?就是不在第一時間告知調用者結果,告訴他我已經收到這個任務了,我會處理,處理完畢後通知你結果,若是你不是等不到結果就沒法進行下去的話,你徹底能夠先幹別的事情。
嗯,好像我描述的比較拉雜。仍是例子:你去咖啡廳點一杯咖啡,服務員告訴你現磨咖啡須要15分鐘纔可作好,那麼在咖啡作好以前,你不可能盯着服務員或者 咖啡師15分鐘,你確定會乾點別的,好比說玩手機上一下網,或者跟你女友商量下去看電影什麼的,總之你不會傻乎乎等着的。等到咖啡作好了,服務員會記得 給你端過來的。這就是異步過程,你的大腦沒必要爲一個漫長的過程卡住,能夠繼續其餘的事情。
服務端程序設計每每也是這樣,在你等待一個很緩慢的過程的時候,若是你不是必需要獲得這個過程的結果才能繼續下去,你徹底能夠先進行別的過程,等到那個緩慢的過程執行完畢後,它會通知你結果的。
異步已經在如今的各類編程領域有了很普遍的應用,例如 Ajax 技術,就是一種異步的手段,在瀏覽器和服務器交互的時候,徹底不影響你在網頁上的其餘操做。
異步在各類編程語言和框架中都有相應的支持,這裏簡單介紹一下 Javascript 的異步支持。熟悉它的人的人請無視這段。它使用回調的方式支持異步,大體意思是,A 交代給 B 一個任務,而且告知 B 任務完成後繼續執行哪段程序(每每包裝成一個匿名function),B執行完任務後,執行這個匿名的 function,這樣來完成異步過程。在 Javascript 中大量的使用這種回調的異步方案,已經再也不侷限於對一個緩慢的過程了,能夠對幾乎全部的過程都採用異步處理。
在服務端程序中,除了使用線程,協程,回調以外,另一種常見的異步的支持方式就是消息隊列。其原理是,生產者發送消息到消息隊列中,消費者從中取出消息,作出相應處理,並把結果存儲起來或者經過某種方式告知生產者。
異步在不少時候能夠運用現代化計算機 CPU 的多核特性和分佈式計算特性,能顯著的提高應用的性能,可是一個前提就是,異步的任務的結果必須是主進程進行下一步操做所不依賴的,不然主進程必須等待, 直到這個任務執行結束,拿到結果再進行下一步,這時就變成了傳統的同步計算了。
異步操做在 Coding 中也有很是普遍的應用。例如當用戶執行完一次 Push,Coding 須要生成一條 Push 的動態,須要清理掉相應的緩存,須要觸發相關的 WebHook 等等,這些操做都是經過消息隊列來異步完成的。由於這些操做很是的耗時,並且徹底不須要即時完成,因此用戶在 Push 的時候等待着這些操做完成是很不合理的。異步操做在這裏即展現出了其應用多核和多臺服務器的優點,在某種程度上還能提高用戶體驗。
Golang 是 Google 2009 年發佈的一門現代化語言,其語言特性對異步提供了良好的支持。這裏舉個例子體現一下異步的魅力:
//一個結構體 type project struct { //參數Channel name chan string result chan string } //addProject func addProject(u user, p project) { //檢查用戶權限 checkPermission(u) //啓動協程 go func() { //獲取輸入 name := <-p.name //訪問數據庫,輸出結果通道 q.result <- "add project :" + name }() } //主進程 func main() { //初始化project p := project{ make(chan string, 1), make(chan string, 1) } //某位用戶 u := user{} //執行addProject,注意執行的時候還不須要告知要建立的項目名字 addProject(u,p) //準備參數 p.name <- "an-asynchronous-project" //獲取結果 fmt.Println(<-p.result) }
這一段程序涉及到了 Golang 的 goroutine 和 channel,不瞭解的能夠去查一下相關資料。
這段程序實現了 在還爲準備好參數時就已經調用一個 function 。當咱們調用 addProject 的時候還不知道項目的名字,可是這徹底不影響咱們去檢查用戶權限。程序徹底能夠一邊去檢查權限,一邊去獲取項目名字,當程序執行到不得不拿到項目的名字才 能繼續的時候,它將阻塞,直到咱們告訴他項目名字。
Concurrent 的意思是並行。現代化的 CPU 每每具備多個核心,並且有些 CPU 也具備超線程能力。若是咱們能夠將單個過程拆分紅小的任務,交給 CPU 的多個核心,或者是分佈式計算系統的多個計算節點,就能夠充分利用並行計算來提高性能。前提是這些任務相互之間不要有相互依賴的關係。依然是例子:須要計 算網站上某一批用戶的活躍度積分,傳統的,咱們會查出這一批用戶,而後寫一個循環,而後輪流計算他們的積分,最後獲得結果。其實每一個用戶的積分的計算都是 獨立的,相互不依賴,那麼咱們就能夠利用這一點來並行化這個計算。
下面給出一段 Coding 代碼託管中的程序,這段程序是指定條件獲取一個提交列表,使用了並行計算的一種 併發循環:
public List<Commit> getCommits(String objectId, String path, int offset, int maxCount) { List<String> shas = getCommitsSha(this, objectId, path, offset, maxCount); List<Commit> commits = new ArrayList<>(); if (shas != null) { List<GetCommit> getCommits = new ArrayList<>(); for (String sha : shas) { getCommits.add(new GetCommit(this, sha)); } //聲明一個自適應的線程池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8); List<Future<Commit>> futureList = null; //併發的調用getCommit futureList = executor.invokeAll(getCommits); executor.shutdown(); for (Future<Commit> future : futureList) { Commit commit = future.get(); commits.add(commit); } } return commits; } //Java 是一個囉嗦的語言,還要聲明一個類來包裝一下這個過程。 class GetCommit implements Callable<Commit> { private Repo repo; private String sha; public GetCommit(Repo repo, String sha) { this.repo = repo; this.sha = sha; } @Override public Commit call() throws Exception { return repo.getCommit(sha); } }
這段程序是一個併發循環的例子,例子中須要根據一些參數查詢到 Commit 的列表,而 repo.getCommit 這個過程徹底不須要一個一個輪流查詢,由於他們是徹底獨立的,因此可使用 Java 的 Cocurrent 包來作併發循環,充分利用多核來儘快獲得執行結果。
關於高性能服務器程序須要關注的點還有不少,這裏只是簡單的介紹了下三個利器 (Cache,Asynchronous,Concurrent)。而即使是這三個利器,個人介紹也只是冰山一角,可是請相信你看懂了我介紹的這些東西, 從新去思考服務端編程會得到很多收穫的。
這三者也是相輔相成的關係,不少時候都是配合着使用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異步和並行在某種程度上是有重疊的,而咱們常用異步的方式去主動構建緩存。
最後再給一些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