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對於消息的傳遞有多種方案和產品,本文就比較有表明性的兩個MQ(rabbitMQ,kafka)進行闡述和作簡單的對比。 架構
RabbitMQ,遵循AMQP協議,由內在高併發的erlanng語言開發,用在實時的對可靠性要求比較高的消息傳遞上。併發
kafka是Linkedin於2010年12月份開源的消息發佈訂閱系統,它主要用於處理活躍的流式數據,大數據量的數據處理上。負載均衡
RabbitMQ遵循AMQP協議,RabbitMQ的broker由Exchange,Binding,queue組成,其中exchange和binding組成了消息的路由鍵;客戶端Producer經過鏈接channel和server進行通訊,Consumer從queue獲取消息進行消費(長鏈接,queue有消息會推送到consumer端,consumer循環從輸入流讀取數據)。rabbitMQ以broker爲中心;有消息的確認機制。高併發
kafka聽從通常的MQ結構,producer,broker,consumer,以consumer爲中心,消息的消費信息保存的客戶端consumer上,consumer根據消費的點,從broker上批量pull數據;無消息確認機制。大數據
kafka具備高的吞吐量,內部採用消息的批量處理,zero-copy機制,數據的存儲和獲取是本地磁盤順序批量操做,具備O(1)的複雜度,消息處理的效率很高。cdn
rabbitMQ在吞吐量方面稍遜於kafka,他們的出發點不同,rabbitMQ支持對消息的可靠的傳遞,支持事務,不支持批量的操做;基於存儲的可靠性的要求存儲能夠採用內存或者硬盤。 server
rabbitMQ支持miror的queue,主queue失效,miror queue接管。blog
kafka的broker支持主備模式。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