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概略學習下--主體內容

4  知識主體工具

4.1 主要知識簡介學習

PMP全部的知識圍繞五大過程組和十大知識領域展開。五大過程組包括啓動、規劃、執行、監控、結尾。啓動的內容主要是定義項目或階段、得到受權以及正式開始;規劃的內容主要是明確項目範圍、優化目標和制定方案;執行的內容是完成計劃工做以及知足項目規範;監控的內容是跟蹤、審查、調整進展與績效,識別變動,控制變動等;結尾的內容是正式結束項目或階段。其中,規劃、執行和監控應該是一個知足PDCA環的過程,是不斷迭代進行的。優化

十大知識領域,包括整合、範圍、進度、成本、質量、資源、溝通、風險、採購和相關方等項目管理內容。十大知識領域將5個過程組進行細化,分爲47個過程組(第六版是49個)。知識領域和過程組構成過程組矩陣,也稱爲十五矩陣。每一個過程組分爲ITTO,也就是輸入-技術和工具-輸出。學習PMP主要就是學習這些內容。對象

 

4.2  十大知識領域概覽blog

4.2.1 整合事件

在項目管理中,「整合」兼具統1、合併、鏈接和一體化的性質,對完成項目、成功管理干係人指望和知足項目要求,都相當重要。項目整合管理包括選擇資源分配方案、平衡相互競爭的目標和方案,以及管理項目管理知識領域之間的依賴關係。項目管理

項目整合管理包括了6個過程(新版爲7個過程)資源

制定項目章程——制定一份正式批准項目或階段的文件,並記錄能反映干係人須要和指望的初步要求的過程;開發

制定項目管理計劃——對定義、編制、整合和協調全部子計劃所必需的行動進行記錄的過程;get

指導與管理項目執行——爲實現項目目標而執行項目管理計劃中所肯定的工做的過程;

監控項目工做——跟蹤、審查和調整項目進展,以實現項目管理計劃中肯定的績效目標的過程;

實施總體變動控制——審查全部變動請求,批准變動,管理對可交付成果、組織過程資產、項目文件和項目管理計劃的變動的過程;

結束項目或階段——完結全部項目管理過程組的全部活動,以正式結束項目或階段的過程。

4.2.2 範圍

工做分解結構(WBS),工做分解的獨立性和完備性。

WBS詞典,詳細描述可交付成果、進度和活動等信息的文件

RBS,資源分解結構,資源依據類型和類別進行層級展開。

範圍基準,防止範圍蔓延,範圍鍍金的一種形式。

4.2.3 進度

時間管理的四象限法,用緊急和重要來劃分。

 

三點估算

三點估算是經過考慮估算中的不肯定性和風險,能夠提升活動持續時間估算的準確性。

經過考慮估算中的不肯定性和風險,能夠提升活動持續時間估算的準確性。這個概念起源於計劃評審技術(PERT)。PERT 使用3 種估算值來界定活動持續時間的近似區間:

最可能時間(tm)。基於最可能得到的資源、最可能取得的資源生產率、對資源可用時間的現實預計、資源對其餘參與者的可能依賴以及可能發生的各類干擾等,所獲得的活動持續時間。

最樂觀時間(to)。基於活動的最好狀況,所獲得的活動持續時間。

最悲觀時間(tp)。基於活動的最差狀況,所獲得的活動持續時間。

PERT 分析方法對以上3 種估算進行加權平均,來計算預期活動持續時間(tE):

 

4.2.4 成本

直接成本,能夠直接計入項目工做的成本。獨立性活動,支持型活動。

間接成本,不能直接計入項目工做的成本,而須要多個項目進行分攤的成本,依附性成本,後勤成本。

計劃價值(Planned Value, PV),截止到某時間點計劃要完成工做量的價值,也就是計劃要作多少事。

掙值(Earned Value, EV),截止到某時間點實際已經完成工做量的價值,也就是實際作了多少事。

實際成本(Actual Cost, AC),截止到某時間點實際已經發生的成本,也就是實際花了多少錢。

完工預算(Budget At Completion, BAC),對完成該項目的計劃預算,也就是完成整個項目計劃多少預算。

掙值管理的內容中,涉及到的計算挺多的,若是對這部分感興趣,或者須要考試的話,可能須要重點學習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4.2.5 質量

質量和等級,精確與準確。

軟件行業,CMMI,軟件行業質量與項目管理。

思路,預防勝於檢查。

PDCA是質量改進的基礎

方法:TQM,六西格瑪,精益六西格瑪,

模型:馬爾科姆.波多裏奇、OPM三、CMMI等

4.2.6 人力資源

企業HR管理,六大模塊,人力資源規劃、招聘與配置、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福利制度、勞動關係管理,選培用留

項目HR管理,針對項目團隊進行管理。選培用釋。

衝突管理,面對/解決問題,經過審查備選方案,把衝突看成須要解決的問題來處理;須要以「取捨」的態度進行公開對話。問題解決就是衝突各方一塊兒積極地定義問題、收集問題的信息、制定解決方案,最後直到選擇一個最合適的方案來解決衝突,此時爲共贏或多贏。但在這個過程當中,須要公開地協商,這是衝突管理中最理想的一種方法。

衝突解決方法對比,從低到高,強迫/命令,撤退 /迴避,緩解/包容,妥協/調解,合做/解決問題(面對)

4.2.7 溝通

溝通類型對比。

正式溝通:報告、會議紀要、簡報等;

非正式:電子郵件、備忘錄、即興討論等。

書面的和口頭的。

有效果的溝通和有效率的溝通。

有效果,溝通雙方可以正確理解對方的信息;有效率的溝通,只溝通必要的信息。

溝通方法,交互,推,拉,根據具體狀況選擇合適的溝通方式。

科學的工做分析方法,5W1H擴展到6W2H。5W1H包括工做內容(What)、爲什麼這樣作(Why)、責任人(Who)、工做時間(When)、工做地點(Where)和怎樣操做(How),6W2H增長了選擇哪一種方法(which)和成本(how much)。

4.2.8 干係人

干係人權力/利益方格。

 

干係人蔘與評估矩陣

 

4.2.9 風險

墨菲定律,是對風險管理而言。

風險管理要素

風險兩要素:機率、影響

風險三要素:事件、機率、影響

風險四要素:原由、事件、機率、影響

風險五要素:條件、原由、事件、機率、影響

風險類型

按風險後果分,有經營風險和純風險(可報風險)

按風險可預測性劃分,有已知風險和未知風險

對風險的態度不一樣,會有不一樣的選擇,大致可分爲風險追求者,風險厭惡者和風險中立者。不一樣類型的人採用不一樣的決策準則,有樂觀值準則、悲觀值準則和後悔值準則。

SWOT分析

所謂SWOT分析,即基於內外部競爭環境和競爭條件下的態勢分析,就是將與研究對象密切相關的各類主要內部優點、劣勢和外部的機會和威脅等,經過調查列舉出來,並依照矩陣形式排列,而後用系統分析的思想,把各類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分析,從中得出一系列相應的結論,而結論一般帶有必定的決策性。

S (strengths)是優點、W (weaknesses)是劣勢,O (opportunities)是機會、T (threats)是威脅。按照企業競爭戰略的完整概念,戰略應是一個企業「可以作的」(即組織的強項和弱項)和「可能作的」(即環境的機會和威脅)之間的有機組合。

消極風險或威脅的應對策略

一般用規避、轉移、減輕這三種策略來應對威脅或消極風險,接受,可同時應對消極與積極風險。

積極風險或機會的應對策略

採用開拓、分享、提供、接受的方法。

4.2.10 採購

項目採購管理包括合同管理和變動控制過程。經過這些過程,編制合同或訂購單,並有具有相應權限的項目團隊成員簽發,而後在對合同或訂購單進行管理。

項目採購管理包括三個過程:

規劃採購管理—記錄項目採購決策、明確採購方法、識別潛在賣方的過程。

實施採購—獲取賣方應答、選擇賣方並授予合同的過程。

控制採購—管理採購關係、監督合同執行狀況。並根據須要實施變動和採起糾正措施的過程。

5 結語

PMP是一個系統的項目管理體系,內容涵蓋了項目管理的各個方面,經過概略式的學習,能夠對PMP有一個大概的瞭解,可以大致知道PMP的主要內容,裏面的一些思想方法,對咱們進行項目管理、自我管理都有很大幫助。本文寫的比較粗淺,不少知識也沒有展開,只是走馬觀花的帶過,對相關內容感興趣的能夠再查資料,細緻的進行學習。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