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網易雲社區,瞭解更多網易技術產品運營經驗。
html
如今設計師能夠把精力都花在真正有意義的地方了。後端
打開Instagram、Airbnb、Apple Music、Twitter、Dropbox或Lyft,乍一看,你可能會以爲很難區分這些App:大而醒目的標題,字體是圓形無襯線;以及有大量負空間的極簡主義黑白色界面,整個界面幾乎沒有顏色。安全
現代的界面風格讓人感受很簡單。但諷刺的是,許多最受歡迎的應用程序,讓人感受它們根本就沒有被好好設計。服務器
Instagram的黑藍色導航欄怎麼了?Lyft的應用的亮粉色元素去哪了?這些科技獨角獸公司門都忘記了本身的品牌了嗎?或者他們都在用相同的模板?併發
更重要的是,有明確的信號代表,谷歌也加入了這種無色的趨勢。今年,谷歌正在對其Material Design指南進行重大調整,併發布了從新設計的Gmail的預覽版。post
你猜怎麼着?它看起來和其餘產品徹底同樣。它那標誌性的紅色UI 元素,大多數都沒了(好比紅色的導航欄)。界面有了更多的白色部分:白色底欄、白色的浮動動做按鈕,白色的輸入框和白色的背景。學習
咱們都知道,硅谷有互相抄襲的傾向,但至少過去十年,設計一直是產品差別化的關鍵。這種設計一致性的趨勢,如今在咱們看來,彷佛並不常見。測試
Michael Horton的新文章《膚色簡約:移動設計的新趨勢》字體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動畫
其實,我認爲產品設計的一致性是件好事,有幾個緣由。
人們真的有「應用疲勞」了。大多數人已經厭倦了在成堆的應用程序之間來回切換,或者在每次下載後學習使用新界面。
有近四分之一的應用在一次使用後就被刪除了。調查顯示,大多數人都有些常用的應用程序——這些應用能夠節省時間和金錢(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讓生活變得更輕鬆。隨着這些平常數字產品趨於一致,設計師能夠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這些方面。
正如發明「UX」一詞的唐納德-諾曼說的那樣,「界面的真正問題在於它是一個界面。界面有時會很礙事,我不想把精力集中在一個界面上。我想把重點放在工做上。」
咱們好久沒見過右上角沒有購物車按鈕的電商網站了。幾乎全部電子商務網站都遵循同一套標準化設計慣例,這意味着人們不須要從新學習如何在每一個在線商店購物。
主流應用程序在使用的慣例,都會給培養出相應的用戶習慣,但麻煩的是,這會致使混亂和沮喪。
以Snapchat爲例,該公司今年早些時候發佈了一項有爭議的設計更新。這種非傳統的設計,包括了突出的功能和改變了導航模式——致使用戶的好感幾乎馬上降低了73%,應用的用戶數量和股價都降低了。
咱們從Snapchat的事中看到,設計一些新奇的東西是有風險的,可是一致的設計(即便是在競爭對手的應用中)也能減小惹惱用戶的可能性。
好的用戶體驗,來自於用解決方案來協調用戶需求和使用意圖。差別化的體驗是無形的,對品牌來講比差別化的外觀和感受更有價值。
固然,風格是重要的,它能夠在體驗中扮演重要角色。當人們以爲產品好看時,他們會更加寬容。
可是設計師的精力應該用來創造一種最好的方式,那就是讓用戶完成某項操做,而不是一味處理顏色的調色板或戲劇性的動畫。設計好的東西,設計對終端用戶來講有價值的東西,須要無數次測試和迭代設計,來儘量作出有用且好用的東西。
巴拉克·奧巴馬,史蒂夫·喬布斯,馬克·扎克伯格,你們都知道他們天天穿一樣的衣服。他們之因此這樣作,是由於心理學家所說的「決策疲勞」。天天,他們都要用有限的能量來作大量的決策,不去糾結服裝這樣的細枝末節,才能爲真正重要的東西保存能量。
設計師也應該用一樣的方式來處理本身的能量。隨着界面設計趨於一致,設計師能夠花更少的時間去煩心某個按鈕的顏色和尺寸,以及位置。
我知道你在想什麼,是的,主流應用趨於一致的去誒單是,創意和創新會隨之減小。老實說,我也以爲這是對的。
可是,即便每一個產品設計師都用了極簡體驗的設計風格,他們仍是有不少有意義的設計工做。事實上,設計趨於一致這件事,短時間是有益的(但願我已經說明了緣由),並且對長期的影響更大。
首先,隨着加強現實和人工智能的崛起,咱們與電腦的互動可能會變得更加隱形;屏幕正在縮小,咱們的操做手勢也愈來愈熟悉,咱們如今的社交是史上最頻繁的。
即便是在個人iPhone上,上面有漂亮的界面和交互設計,但我都會用Siri作一些操做,好比設置提醒、建立日曆事件、選擇音樂、發送消息和查看天氣。若是不影響使用的話,我能夠一成天都不看手機屏幕。或者,正如諾曼所說,我如今真的「在完成工做自己」。
不過,對於設計師來講,要想改進Siri的設計,還有不少工做要作。並非只有我這麼認爲,Kekvin vin eugne寫過一篇關於如何從新設計Siri體驗的文章。
也就是說,接下來咱們會有更多的機會去考慮用新的、有創造性的方式來抓住用戶的感官(不只僅是視覺)、注意力、情感或感知。
若是以爲只能從屏幕上看到「好的設計」,後果可不只僅是破壞了咱們將來潛在的創意。
免費領取驗證碼、內容安全、短信發送、直播點播體驗包及雲服務器等套餐
更多網易技術、產品、運營經驗分享請點擊。
相關文章:
【推薦】 「代碼變動覆蓋率」在後端測試中的實踐
【推薦】 ArrayBlockingQueue源碼解析(2)
【推薦】 MongoDB安全事件的防範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