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http://blog.csdn.net/binchel/article/details/21486999linux
在沒有網絡的狀況下,本地鏡像源不實爲一個上等的權宜之計!ubuntu
目前linux的兩大主流包管理器(基於redhat rpm包系列的yum和基於以debian deb包系列的apt-get)都提供本地dvd或ISO入源的功能,即便用本地的dvd或ISO鏡像做爲軟件安裝源。 但ISO鏡像比刻盤後再放進光驅加載來得方便,也不損耗光驅,因此不實爲一個上上之選噢!
apt-get源vim
說到apt-get你們必定不會陌生,她是debian開發的deb軟件包管理器,是一個至關優秀的包管理器,軟件安裝和卸載都是至關方便的,用了你就知道好了!呵,我開始接觸Linux時就是用的apt-get包管理器。 ubuntu是基於debian的發行版,她的每一個發行版的命名也像debian那樣以某個事物命名,ubuntu是以動物命名,介紹這個是有緣由的,由於,每一版都是以一個動物命名,如:ubuntu10.04的代號爲 lucid,因此在編寫源的時候這個要特別注意。 ubuntu的發行代號採用一個形容詞加上一種動物的名稱組合而成。以ubuntu 10.04 LTS爲例,Lucid Lynx涉及不少自由軟件歷史中的趣事,好比說,Lucid Emacs曾是GNU Emacs的一個分支,後來演變爲XEmacs;Lynx則是在1992年發佈的一款基於文本的Web瀏覽器。Ubuntu 10.04將會以雪地猞猁(Lucid Lynx)命名。Mark Shuttleworth認爲雪地猞猁這個名字正好表明了LTS(Long Term Support長期支持版本)的全部特性。雪地意味着純潔而且時刻專一於重點。而關於猞猁這部分名稱,Shutterworth解釋說:「猞猁是一種食肉動物,它很是有想法,而且總能集中精力用最好的效率在正確的時間作正確的事情。」
開發代號 中文 發佈版本
********************************************************瀏覽器
Quantal Quetzal 量子綠咬鵑 12.10
Precise Pangolin 精確的穿山甲 12.04
Oneiric Ocelot 白日夢的虎貓 11.10
Natty NARWHAL 聰慧的獨角鯨 11.04
Maverick Meerkat 標新立異的狐獴 10.10
Lucid Lynx 清醒的雪地猞猁 10.04
Karmic Koala 幸運的考拉 9.10
Jaunty Jackalope 快活的鹿角兔 9.04
Intrepid Ibex 勇敢的無畏的野羊 8.10
Hardy Heron 堅強的蒼鷺 8.04
Gutsy Gibbon 膽大的長臂猿 7.10
Feisty Fawn 煩躁不安的小鹿 7.04
Edgy Eft 尖利的小蜥蜴 6.10
Dapper Drake 整潔的帥氣的公鴨 6.06
Breezy Badger 活潑的獾 5.10
Hoary Hedgehog 白髮的刺蝟 5.04
Warty Warthog 多疣的疣豬 4.10網絡
此外,ubuntu的源來源有5個,分別是: main #Canonical支持的開源軟件 universe #社區維護的開源軟件 restricted #設備的專有驅動 multiverse #有版權與合法性問題限制的軟件 source #源代碼 下面就以ubuntu10.04 LTS這個長期支持版爲你們做一下介紹。 當咱們查看官方鏡像時,咱們只能在pool中找到main和restricted這兩個目錄,換句話說,咱們的ISO源只提供了main和restricted這兩個來源,但咱們不能強求太多,畢竟在沒有網絡的狀況下,安裝一些庫或必備軟件(如:vim emacs等)仍是沒有問題的。 下面是我我的的ISO源: cd /etc/apt #進入到apt源的目錄 sudo mv sources.list{,.bak} #作好備份是第一要義噢 sudo vi sources.list #編輯一個源
deb file:///mnt/iso/ubuntu lucid main
deb file:///mnt/iso/ubuntu lucid restrictedapp
deb file:// #debian系列ISO源的固定格式 /mnt/iso #ISO鏡像的掛載點(依各自掛載目錄而定噢) ubuntu #ISO鏡像中的ubuntu目錄 lucid #發行版代號或暱稱 朋友們有須要的話,只需修改,掛載目錄和版本代號便可,也就是上面的 /mnt/iso/ lucid 如:有朋友用的是ubuntu 12.04的話則是 precise,但不一樣的版本代號的源是有區別的,不能濫用! 固然,有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在/etc/apt目錄下除了sources.list這個源文件外,還有這樣一個源儲存目錄 sources.list.d 這個目錄一般是放置一些第三方源的目錄,咱們固然也能夠把編輯好的源放進這個目錄嘍!好比: cd /etc/apt/sources.list.d vi ubuntu10.04-iso.list #內容和上面保持一致 不過這樣,有個小問題,在沒有網絡的狀況下,在檢索時會提示沒法從官方源網站檢索到必要的軟件包,在安裝某些軟件時可能安裝不成功,因此建議上一種方法,總之,不妨礙,最多改改文件而已,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