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寫較受歡迎的技術文章


原本我這篇文章的標題是 "如何撰寫受歡迎的技術文章",但反覆斟酌之下,仍是加了一個"較"字,這主要是考慮我不是什麼知名做者,寫的文章大多也談不上很受歡迎,貿然地談"受歡迎" 是有點忐忑的,而改爲如今這樣,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就多了一份進退的空間,自信心也就油然而生了。 html

 

我寫技術文章的時間,算起來有超過13年了,我一直在國內比較早期的技術博客平臺——博客園發表文章,至今已經有 1347篇隨筆,累計閱讀量約 96萬,擁有"推薦博客"的榮譽。根據博客園的規則,我目前排名第40位(之前可能還略微靠前一些),跟不少你們耳熟能詳的大牛相比,我還有很大的差距。 前端

 

個人技術博客地址是 https://chenxizhang.cnblogs.com 編程

 

 

我寫的文章在數量上有必定的優點,這可能跟我寫的內容和方式有關係。熟悉個人朋友大抵知道,我有至關長一段時間作諮詢顧問和培訓講師,那段青蔥歲月,相對單純的日子,天天的平常就是吃飯、睡覺、寫文章(或作案例)。作培訓講師須要不斷地學習,並且經過把一些技術經驗寫出來,也是一種提升自個人方式。逐漸地,個人博客擁有固定的一批讀者,他們給了我不少反饋、以及鼓勵,和溫暖。 後端

 

那麼,回到今天文章的主題 —— 如何撰寫較受歡迎的技術文章?我想先用一篇目前爲止在個人博客中最受歡迎的一篇文章做爲例子講解一下。 服務器

 

 

該文章的訪問地址是https://www.cnblogs.com/chenxizhang/archive/2011/09/10/2172994.html ,你也能夠在本文的底部,經過"閱讀原文"連接訪問。 框架

 

這篇文章 《你得學會而且學得會的Socket編程基礎知識》發表於2011年,算起來也有快8年的時間了,累計閱讀量爲75441,評論數爲110,點贊數爲 73,這三個指標都是各自領域的第一名。更加讓我印象深入的是,直到如今還仍然常常會有讀者給我留言,有的仍是專門爲了留言註冊了一個博客園帳號,感動之餘,我也在想其中的緣由。 ide

 

 

咱們先來看看題材。寫做有一個做用是幫助本身梳理思路沉澱經驗,但文章主要仍是寫給別人看的,尤爲你要公開發表的話。那麼,"決定寫什麼" 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你至少須要考慮 工具

 

  1. 個人目標受衆是哪些人羣?這我的羣有多大?
  2. 他們須要什麼哪方面的內容?

     

    思考這兩個問題,看起來有點像作市場分析,你們可能會以爲不是技術人員的專長,但愈來愈多的經驗證實這是頗有必要的,其實這兩個問題的背後還有一個深層次的問題:你是成爲怎樣的一個做者?你的目標是什麼? 學習

     

    其實寫別的文章,作別的事情也有相似的原則 搜索引擎

     

     

    這個題材 ——"Socket編程的基礎知識" ,老實說我在寫做的開始並不太知道會有這麼大的需求。我記得當時已經有多種技術能夠作客戶端和服務器端的通信,尤爲是要有狀態的通信。用如今的眼光來看,是否是由於這種偏後端的技術相對來講穩定(不像前端技術那樣突飛猛進),有固定的用戶羣體,Socket是其中一種比較基礎的技術,因此在這麼多年還有人在不斷關注呢?

     

     

    我感受,正如文章標題《你得學會而且學得會的Socket編程基礎知識》所提出的那樣,這篇文章勝在"情境引導",有情境,因此言之有物,不是說空話套話,而引導式的目的是爲了讓讀者能真正學會。該文章是經過一個完整的案例,而且是層層推動的方式給讀者呈現他須要掌握的知識,並且連什麼狀況下會出現什麼錯誤提示,都考慮到了。

     

    一樣的例子,還有常年霸佔博客園推薦排行榜第一名的蔣老師的文章,例如這一篇 《200行代碼,7個對象——讓你瞭解ASP.NET Core框架的本質》https://www.cnblogs.com/artech/p/inside-asp-net-core-framework.html, 機緣巧合我還有幸聽過他針對這個話題的現場演講,這種抽絲剝繭,層層深刻的方式,能時刻抓住觀衆(或讀者)的注意力,而背後的原理和知識點,也是經過一個一個例子,潤物細無聲地傳遞給了他們。

     

     

    另一種寫做形式,是系列文章。早些年博客園的鼎盛時期,真的是百花齊放,各路大神都有各自的系列,我印象深入的有趙劫,Terry,蔣金楠,張善友等。寫做系列文章須要足夠的功力,這些能寫系列文章的牛人,也大多成爲了後面的暢銷書做者。

     

    還有一種我認爲比較好的寫做方式或者風格,就是有獨立的看法,這是可遇不可求的。這方面,我一直很喜歡阮一峯的技術文章,若是我沒有記錯的話,他應該曾經作過大學老師,如今供職於阿里支付寶(Alipay.com),做爲Node/Javascript的工程師。

     

     

    一樣講一個技術話題,他的文章可讓你有不同的收穫。這主要取決於他對於這個話題的深刻研究,旁徵博引,而且有本身的一套獨立的看法,而不是人云亦云。例如 《找回密碼的功能設計》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9/02/password.html

     

     

    阮一峯是70後,他的文章如此好,可能跟他的文化功底和社會閱歷有直接關係,事實上他不光寫技術文章,還寫了幾本文集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信息過載的時代,平臺和工具的重要性仍是不言而喻的。在選擇平臺到時候,你須要考慮平臺用戶羣體是否是跟你的目標受衆匹配,還要看這個平臺將來的發展規劃。這裏特別要提到,若是你的目標受衆是年輕一代,須要特別注意他們的學習方式、關注的平臺是跟以往不同的。

     

    搞清楚了上面這個問題,對於做者來講,你選擇的平臺還要知足幾個條件:

     

  3. 是否方便你的寫做?是用客戶端仍是在線的?
  4. 搜索引擎友好性怎麼樣?這方面博客園作得很是好。
  5. 移動化閱讀體驗如何?

     

    我在這篇文章中 (我分享給你們的我的寫做經驗) 有對寫做平臺的詳細說明,有興趣請仔細閱讀參考。

     

     

    說了這麼多,也講了不少技法,但其實寫做是一種自我修行,你永遠不知道你寫的東西是否是受歡迎,對此你也沒必要過度期待—— 儘管去寫,去儘可能寫好,而後你天然會有所收穫,尤爲是心裏的喜悅,這是千金不換的饋贈。

     

     

    針對寫做,尤爲是技術文章的寫做,我此前有幾篇心得,有興趣能夠參考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