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不想插圖,也不想進行格式編輯,純文字版,閒聊編外氣象人。微信
沒錯!人如其名,混跡於氣象局的編外人員,若干年辛苦工做,非氣象科班、非氣二代、非官二代、還有體制限制,至今還是編外。爲何還說是氣象人呢?這裏面有情懷、有故事,各位看官可繼續往下看。.net
一:氣象事業仍是須要咱們的開發
不少氣象局的工做人員都是這樣一種人員結構:國家編制、地方編制和編外人員。氣象局是個很奇葩的機構,既屬於中國氣象局垂直管理,又受各級地方政府的領導(誰給錢就受誰的領導),因而人員就有了多重屬性。國家編制人員是根正苗紅的正統編制,每一年招收像南信大、成信大、氣科院、中科院等氣象專業畢業生,像氣象臺、氣候中心、探測中心等這些部門都是國編人員。地方編制人員有個好聽的去處,叫氣象局代管機構,例如人影辦、預警中心的工做人員,屬於各級地方政府的下屬機構編制,通常爲應急辦、農委等部門,招聘途徑除了像國編人員的氣象高校以外,還能夠經過地方事業單位面向社會的統一招聘。第三類就是編外人員,通常是氣象局下屬的某個部門,由於工做須要卻又沒法從氣象高校或者事業單位統一競聘的方式補充人員,那隻能採用自行招聘的形式了。通常氣象局只有一我的事部門有權利進行正規人員招聘,部門自行招聘來是不受人事處管理的,這也就意味着編外人員不能歸入氣象局的人才管理體系,工做好壞、待遇高低都由受聘你的部門自行處理。因此編外人員在氣象局這個你們庭中就有一種姥姥不疼、舅舅不愛,而且地位卑微的感受。get
二:遊離於體制與政策的邊緣class
編外人員並不都是非氣象專業畢業生,也有從氣象高校學成後參加工做的人員,這個專業的就業面都是各省市縣的氣象局,若是沒有被氣象局正式錄取,有些人爲了吃飯、生活也只能先選擇編外就業,夢想着有一天經過本身的努力成爲正規軍,但這個機會一般都是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真正可以入編的少之又少。2011年中國氣象局曾出臺過一個政策,鼓勵編外人員爲氣象事業工做創造業績,明確了錄用條件、程序等,特別是對艱苦臺站錄用人員也進行了明確,已經按照規定組織錄用了一些人員,這些人員多偏向艱苦臺站,以及上一輩爲氣象事業作出過貢獻的氣二代,但以後,就沒有以後了,沒有造成體制和一個長久不變的政策,沒有入編的就只能等待着,盼望着,年紀愈來愈大,看着後來的學歷愈來愈高,繼續作着美麗的氣象夢。各省市地的氣象局都望着中國氣象局,上面沒有政策,下面是不敢自行制定本地政策的。這以後,地方編制也成了編外人員的香餑餑,每當有事業單位(代管機構)統一招聘時就一窩蜂式的報名考試,但有些入職早的編外人員又面臨着年齡、學歷的限制,最後只能望而興嘆了。職業發展
三:時間越長逃出去的概率越小程序
我的 職業的發展路徑每每是這樣的,一個地方工做久了,就不想換地方了,尤爲是超過3年以上時間。當工做超過5年,甚至10年了,除非單位倒閉發不出工資,再辭職跳槽的機會就愈來愈少了。在氣象行業這個現象更加明顯,若是在5年內沒有選擇離職跳槽,這我的的職業發展基本就落在氣象上了,固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尤爲是這幾年,氣象公司蓬勃發展,有很多氣象局內的職工選擇跳槽到氣象公司中,但相比較而言,這部分人是至關少的。氣象局的工做屬於比較溫和的,很難有大幅的跌宕起伏,人在這種環境中工做時間長了,激情和銳氣都會慢慢的消磨掉,尤爲是成家之後,買車買房養小孩之後,對這種穩定溫和的工做就愈加的難以割捨,編內編外人員其實都有這種逐步養成的惰性心理。相比編內人員,編外人員以沒有歸屬感的身份工做這麼長時間,心裏會充滿焦慮,一方面入編的迫切內心和難以突破的途徑讓編外人員充滿沮喪,另外一方面想逃出去卻找不到方向的感受會打擊人的自信心和積極性。技術
四:想進步,那就得有更牛逼的成果項目
即便是編外人員,也想有晉升的路徑和通道,但現行體制下,各省市地氣象局的編外人員都沒有這個進步條件。對於編內人員來講,不管是職稱、獎勵以及人員晉升都有一整套完整的進步通道,但這並不適用於編外人員。就拿職稱來講,編外人員能夠在氣象局代評,評審經過後卻不會按照相應職稱聘用,由於在職人員的職稱聘用也是有名額限制的。好比高工,即便有高工資格,卻不必定有高工的崗位給你,更別說編外人員了,並且不少地方也沒有專門的編外人員職稱評定政策。氣象局除了有業務部門,還有科研部門,每一年都有不少科研或者業務研發項目能夠申報或者申請,這也是評定員工我的能力的一個表現,但對於編外人員來講,這又是一個師出無名的荒唐事。許多編外人員也有必定的科研開發能力,可是上級項目審覈部門卻沒有給編外人員開通這扇門,因此只能之外聘人員的身份參與,卻不能以項目承擔人的身份去實際操做。評獎政策也相似,每一年氣象部門從上到下都會組織各種評獎活動,尤爲是科技服務類的獎項,即便在實際工做中做爲主要貢獻人,但得獎名單上也很難見到編外人員的名字,由於編外人員不屬於這個氣象評獎系統,即便有,也是一些部門內部或者級別較低的獎項。對於編外人員來講,想進步,也不是沒有任何機會,但投入產出要比在職人員多得多了。好比在某個領域成爲了專家、好比你的文章頻繁在覈心期刊上發表、還好比你在社會上的知名度很高等等,總之你得有很牛逼的成果,跟在職人員同樣兢兢業業、循序漸進的就想進步就不要想了。微信公衆號
五:十年,你比在職的少賺一套房子
這針對一線城市,例如北上廣深,多是少個首付的錢,針對二三線城市,有可能就是一套房子的全款,但都是少賺了一套房子,不少編外氣象人來琢磨琢磨,是否是這樣呢?
前面說了不少政策體制的不足、職業發展的不足,甚至是心理狀態的變化等等,有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賺錢還少。在氣象局,存在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同工不一樣酬,一樣是預報員,編內人員可能拿到手的是7000,那麼編外人員只能拿到手3000,並且還不會有住房補貼、績效獎金等。編外人員的工資結構很簡單,基本上就是固定工資加一點可浮動的加班獎勵,而編內人員有一套複雜的工資體系,而且根據工齡、職稱以及技術等級劃分的很是細。有些條件好一點的氣象局(有創收),編外人員待遇相對會好一點,但和編內人員相比仍是差不少,由於像氣象局這種國家或地方財政撥款的單位,撥款時只考慮的是編制內人員經費,編制外人員只能由各氣象局本身解決,這就形成了一些績效獎勵上只有編制內人員而沒有編制外人員。例如北京氣象局,市財政每一年會撥付一部分績效獎勵來補貼和提高職工待遇,但人事部門上報時只按照有編制人員考慮。其餘省市氣象局也有相似狀況,但各省市氣象局對編外人員待遇具備本地屬性,依據工做性質和財務情況自行制定政策。通常東部發達省份,政策相對開放,財務支出也比較靈活,相對應的編外人員的工資待遇也要比西部、北部氣象部門的要好。
六:咱們是不帶編號的氣象人
是的,這個編號可能就相似於部隊行軍打仗,有編號的不管是衝鋒打仗仍是坐鎮指揮,在功勞簿上都會有名有姓的顯著標記,沒有編號的可能也會偶爾閃光,或者也會勇猛殺敵,但永遠是人在時會顯現,犧牲了就成爲默默無聞的背後英雄,沒人記得。可是咱們也是氣象人,也曾經在氣象這個行業貢獻着本身的一份力量。寫這些就是想爲編外氣象人正名,也但願有一天再也不有編內和編外之分,讓氣象人共同爲氣象事業而努力。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衆號 - 編外氣象人(OutWeatherMan)。
若有侵權,請聯繫 support@oschina.cn 刪除。
本文參與「OSC源創計劃」,歡迎正在閱讀的你也加入,一塊兒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