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
題目:數組
有一座高度是10級臺階的樓梯,從下往上走,每跨一步只能向上1級或者2級臺階。要求用程序來求出一共有多少種走法。markdown
好比,每次走1級臺階,一共走10步,這是其中一種走法。咱們能夠簡寫成 1,1,1,1,1,1,1,1,1,1。
性能
再好比,每次走2級臺階,一共走5步,這是另外一種走法。咱們能夠簡寫成 2,2,2,2,2。
spa
固然,除此以外,還有不少不少種走法。
翻譯
————————————3d
第一種狀況:code
第二種狀況:orm
把思路畫出來,就是這樣子:對象
F(1) = 1;
F(2) = 2;
F(n) = F(n-1)+F(n-2)(n>=3)
方法一:遞歸求解
因爲代碼比較簡單,這裏就不作過多解釋了。
如圖所示,相同的顏色表明了方法被傳入相同的參數。
方法二:備忘錄算法
在以上代碼中,集合map是一個備忘錄。當每次須要計算F(N)的時候,會首先從map中尋找匹配元素。若是map中存在,就直接返回結果,若是map中不存在,就計算出結果,存入備忘錄中。
方法三:動態規劃求解
程序從 i=3 開始迭代,一直到 i=n 結束。每一次迭代,都會計算出多一級臺階的走法數量。迭代過程當中只需保留兩個臨時變量a和b,分別表明了上一次和上上次迭代的結果。 爲了便於理解,我引入了temp變量。temp表明了當前迭代的結果值。
題目二: 國王和金礦
有一個國家發現了5座金礦,每座金礦的黃金儲量不一樣,須要參與挖掘的工人數也不一樣。參與挖礦工人的總數是10人。每座金礦要麼全挖,要麼不挖,不能派出一半人挖取一半金礦。要求用程序求解出,要想獲得儘量多的黃金,應該選擇挖取哪幾座金礦?
方法一:排列組合
每一座金礦都有挖與不挖兩種選擇,若是有N座金礦,排列組合起來就有2^N種選擇。對全部可能性作遍歷,排除那些使用工人數超過10的選擇,在剩下的選擇裏找出得到金幣數最多的選擇。
代碼比較簡單就不展現了,時間複雜度也很明顯,就是O(2^N)。
F(n,w) = 0 (n<=1, w<p[0]);
F(n,w) = g[0] (n==1, w>=p[0]);
F(n,w) = F(n-1,w) (n>1, w<p[n-1])
F(n,w) = max(F(n-1,w), F(n-1,w-p[n-1])+g[n-1]) (n>1, w>=p[n-1])
其中第三條是補充上去的,緣由不難理解。
方法二:簡單遞歸
把狀態轉移方程式翻譯成遞歸程序,遞歸的結束的條件就是方程式當中的邊界。由於每一個狀態有兩個最優子結構,因此遞歸的執行流程相似於一顆高度爲N的二叉樹。
方法的時間複雜度是O(2^N)。
方法三:備忘錄算法
在簡單遞歸的基礎上增長一個HashMap備忘錄,用來存儲中間結果。HashMap的Key是一個包含金礦數N和工人數W的對象,Value是最優選擇得到的黃金數。
方法的時間複雜度和空間複雜度相同,都等同於備忘錄中不一樣Key的數量。
方法四:動態規劃
方法利用兩層迭代,來逐步推導出最終結果。在外層的每一次迭代,也就是對錶格每一行的迭代過程當中,都會保留上一行的結果數組 preResults,並循環計算當前行的結果數組results。
方法的時間複雜度是 O(n * w),空間複雜度是(w)。須要注意的是,當金礦只有5座的時候,動態規劃的性能優點尚未體現出來。當金礦有10座,甚至更多的時候,動態規劃就明顯具有了優點。
—————END—————
喜歡本文的朋友們,歡迎長按下圖關注訂閱號夢見,收看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