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存儲在雲上的數據真的安全嗎?將來的雲服務將會是這樣的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數據存儲與咱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從打孔卡到軟盤硬盤再到中心化雲端存儲服務,人類在尋求更便捷有效的數據存儲方式的道路上從未停下過腳步。將來會出現好比今最流行的中心化存儲服務更便宜,更高速,更隱私的服務嗎?在後續的文章中,將會從當今市場所出現的問題入手,帶你們一塊兒慢慢領略去中心化存儲的魅力所在。 算法

存儲市場有多大?安全

當咱們談及某個特定市場時,規模和發展趨勢一定是最重要的兩點。從上圖來看,截止到2020年, 預估硬盤總出貨量達到1120 EB 且一直保持着上升的趨勢。那麼,如此龐大的市場,如今存在着什麼樣的問題呢?服務器

當前市場最大的問題是什麼?網絡

在此,首先要介紹一下存儲這個行業。存儲分爲企業存儲和我的存儲兩部分。企業存儲,最好的例子是 AWS 的 S3 和阿里雲的 OSS。而我的存儲,就是你們熟悉的用於備份和同步功能的網盤,例如微軟的 Onedrive,蘋果的 iCloud,谷歌的 Google Drive,還有第三方公司的 Dropbox。分佈式

不管是企業服務仍是我的服務,最流行的仍是中心化方案。商家本身創建數據中心,購買帶寬,採購機器,部署軟件,從而搭建起一個完整的服務產品,這就是所說的中心化存儲。學習

中心化存儲雖然流行,但並不完美,它有如下幾個問題。區塊鏈

  1. 中心化存儲,擁有明確的中心,安全成本高昂,且更容易被攻擊。衆所周知,對黑客而言,只要攻破了這個明確的中心,就能夠拿到全部的數據,甚至篡改。
  2. 對於實力不足的運營方而言,有隨時終止服務的風險。以前中國流行過一段時間的網盤大戰,並且這還不是由創業公司直接發起的價格大戰,參戰方有360網盤,金山網盤,新浪微盤,百度網盤等。幾年過去了,大部分的網盤業務都已經關閉,大量用戶的存儲數據丟失。
  3. 我的數據再也不被我的所擁有,反之,平臺方擁有全部的數據。部分平臺方爲了出於自身的利益考慮,會將這些數據用做 AI 深度學習的訓練數據樣本,最終在其餘領域謀取利益。而這些數據在變相分析後,擁有必定的商業價值。商家能夠運用這些數據進行用戶畫像分析,從而精確指導用戶的行爲習慣和內心推演,最終誘導用戶購買商品,從而產生價值。所以,只要把數據放在中心化的地方,那麼用戶的數據權利就必定得不到最終保證。
  4. 存在我的隱私數據被審查的風險。首先,咱們認爲違法數據的審查有利於社會和經濟的安定。可是對審查方而言,在審查的時候,因爲並不肯定什麼數據是違法的,什麼數據是沒有問題的,只有把全部的數據所有審查一遍,這致使了不管是否有問題的數據都會被審查,也勢必影響合法用戶的合法隱私數據被看到,甚至被泄露的可能性。
  5. 帶寬傳輸成本很是高昂。注意,我這裏說的是帶寬,不是存儲。不管上傳數據仍是下載數據都會消耗帶寬,因此帶寬是不可忽略的,並且比存儲成本要貴。而中心化的存儲服務,爲了保證各個地方的用戶都擁有良好的體驗,他們會將數據中心部署到主幹網絡上,而主幹網絡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最貴的。

正由於中心化的存儲有這樣的問題,因此咱們考慮採用去中心化的存儲方案來解決。網站

爲何是去中心化存儲?阿里雲

所謂的去中心化存儲,指的再也不是搭建數據中心,購買帶寬,採購機器和硬盤,而是經過創建一套公正有效且透明的規則,儘量的去發動全世界所具備的存儲能力且有效連入互聯網的資源。而後,經過一個大一統的分佈式軟件體系,將全部的資源都有效地聯動起來,在此之上提供一個穩定的服務。這符合 P2P 技術的本質,即在相對不穩定的基礎設施上,經過幾率法則創建起穩定的服務。spa

去中心化存儲具備哪些優點?

  1. 低廉的傳輸成本:中心化存儲爲了保住多個地方的用戶體驗,只能把服務部署在帶寬成本高的主幹網節點;而去中心化存儲能夠充分利用廉價的城域網帶寬,甚至是用戶端的閒置家庭帶寬,這樣可以大大下降帶寬成本,更具體的內容,參見我以前的文章《爲何 PPIO 的價格能作到比阿里雲和 AWS 更低》
  2. 絕對的安全性:去中心化網絡和中心化網絡的安全機制是不一樣的,中心化網絡安全很依賴於中心化運營方的信用,其核心存儲機制也是封閉的,不開源的形式,中心化的運營方機構擁有和用戶一樣的對數據查看,修改和刪除的權限。而去中心化存儲的安全機制則不一樣,是由數學,密碼學,以及網絡機制共同決定的,其核心存儲機制的代碼最終也是以開源透明的形式出現。數據的查看,修改,刪除由用戶的私鑰來決定,只要這個私鑰不被盜用,數據就是安全的,就像比特幣同樣,只要私鑰不被盜用,全部資金都是安全的。
  3. 永不關停:對於去中心化存儲的用戶來講,不用擔憂運營方關停的可能性,由於最終去中心化存儲是屬於用戶的,屬於社區的,並非屬於公司的。具體來講, 只要網絡可以跑起來,最終其會和比特幣同樣,以徹底開源的形式出現,因爲最終是沒有中心的,只要還有人願意部署節點,整個網絡就會自動鏈接全部節點,從而提供有價值的服務網絡。

綜上,去中心化存儲是頗有潛力打造的有商業價值的平臺。注意,這裏提到的有價值,不是指幣價被炒得越高,就越有價值;也不是說信仰與共識的多少;而指的是在真實的商業化落地的過程當中,由真實需求和知足需求所產生的價值。

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咱們發起了 PPIO 項目,PPIO 是爲開發者打造的去中心化存儲與分發平臺,讓數據更便宜、更高速、更隱私。官方網站是 https://pp.io

在此,我說 PPIO 是個平臺,那麼什麼是平臺?所謂的平臺至少有兩個角色,一個是供給,另外一個是需求,促成這兩個角色之間的匹配並最終造成交易,這就是平臺作的事情。而且,平臺上的各方可否有序地快速的增加決定了平臺的價值。

PPIO 去中心化存儲平臺有哪些重要的參與者?

在 PPIO 去中心化存儲平臺上,有三類角色:

  1. 第一類是用戶,做爲平臺的需求側,他們使用存儲服務。
  2. 第二類是礦工,也就是存儲節點,做爲平臺的供給側,他們提供存儲服務,和上傳下載產生的帶寬服務。
  3. 第三類是服務節點,由於整個平臺還須要有些節點來提供特別的,組織性的服務,如索引檢索,監督證實,出塊,以及執行預言機等。

那麼 PPIO 網絡的早期應該怎麼啓動呢?大部分區塊鏈項目都是先靠拉動供給側啓動的。下面我重點分析一下對 PPIO 冷啓動的思考。這三類角色是同時拉動?仍是早期的時候,先拉動需求側或者供給側?

PPIO 冷啓動過程是怎樣進行的?

既然是平臺,就有早期冷啓動的策略問題。那麼這樣的市場早期是適合單邊啓動,雙邊啓動,仍是多邊啓動呢? 這是個頗有意思的問題,咱們不妨作個分析。

首先,服務節點在早期冷啓動的時候,承載的負載並很少,能夠本身部署服務器來承擔服務節點的角色。在用戶和存儲節點上量且軟件程序被驗證穩定後,可逐步開放給第三方,你們共同部署服務節點。這也是我提出的先強中心,再弱中心,最後去中心的過程。參見文章《PPIO 的三個階段:「強中心」「弱中心」「去中心」》。因此,服務節點是不須要早期重點運營,設法拉動的。

再討論用戶節點和存儲節點,這是個經典的話題,其本質是供給和需求之間的話題。咱們先作幾個其餘互聯網平臺的分析,抖音,微博,快手都是運用供給側拉動,他們首先爭搶的都是內容的創做端,創做端是個性化,非標準化的,好的內容能帶來巨大的價值,這符合他們的商業邏輯,但這些都是供給側單邊拉動的。而京東商城的冷啓動,就不是從供給側而是從需求側拉動的,由於京東銷售數碼 3C 等標準化的產品起家的,早期採用的是自主運營,重點把增加的壓力放在了用戶上,這採用的就是需求側單邊拉動。

對咱們 PPIO 去中心化存儲平臺來講,其出售的商品本質是存儲和帶寬,除了地域因素之外,其餘都是標準化的產品,沒有任何創意,也沒有特別的部分。因此咱們要採用的也是相似京東的策略,即早期採用需求側單邊拉動模式,也就是重點發展用戶使用。

其緣由不難理解,作個簡單的推演。假如咱們採用供給側拉動,可是需求不足,很快礦工們就發如今 PPIO 平臺上沒法得到穩定持續的收入,那麼礦工們就會離開。而換個角度看,若是採用需求側拉動,早期重點運營用戶,用戶就會增加;積累大量用戶後,整個 PPIO 平臺的用量就會實現增加。礦工在 PPIO 平臺上提供更多更穩定的服務,從而獲取更多更穩定的收益。只有這樣礦工才能會安心的在 PPIO 平臺中提供服務,而不會停機或者離去。久而久之,供給端將愈來愈穩定,也將刺激需求端愈來愈多地使用。最終加速完成冷啓動的過程。參見文章《PPIO 是應該先拉動供給,仍是應該先拉動需求》

既然這是平臺,那麼除了早期先拉動需求側來完成冷啓動之外,還要創建起有效的市場機制,即存儲租賃市場和帶寬租賃市場。在用戶和礦工之間的報價中進行匹配和撮合成交。用戶但願服務的單價愈來愈低,礦工則但願服務的單價愈來愈高,最終但願可以作到分地域的買家(用戶)和賣家(礦工)之間的平衡。

如今想象 PPIO 平臺已經度過了冷啓動的過程,擁有了必定的規模,那麼 PPIO 會出現其餘互聯網平臺常常遇到的問題嗎?後面我將詳細分析這一部分。

PPIO 平臺可能會遇到哪些困境?

首先說一下其餘互聯網平臺在作大後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將淘寶做爲例子,其出現過如下幾個問題:

  1. 同側競爭問題:同一品類的商家之間,產生了激烈的競爭。新入駐的商家在淘寶開店難以作好作大。
  2. 信息過載問題:當商品數量特別龐大以後,用戶選擇商品很是困難。
  3. 服務質量降低問題:當商品愈來愈多,通過了激烈的價格競爭以後,商品的質量就愈來愈難以保證,最後只能經過打假來維持服務質量。

如今我說一下,PPIO 是怎麼考慮這些問題的。

1. 同側競爭問題

主要考慮的是存儲節點之間會產生激烈的競爭。其產生的結果是無法把存儲跑滿,由於在 PPIO 網絡中還有價格更低,穩定性更好的存儲節點在提供服務。咱們的算法在一樣的地域,一樣的服務承諾狀況下(抵押),一樣物理結構的硬盤材質上,會優先使用價格更低,穩定性更好的存儲節點。我認爲這樣的算法設計是正確的,由於咱們在供給側提供的是標準化的服務。正是由於算法上會優先保證價格更低,更穩定的存儲節點更容易接到單,從而創建起在供給側的有效競爭模式,促使讓存儲節點作到更穩定,價格更低。試想一下,這一點不就與今天的比特幣相似,若是不是專業的礦場礦工,能拿到很是便宜的電,不然挖比特幣必定是虧損的。而驅動這一切的根源實際上是相對公平的經濟機制。若是後續要得到 PPIO 網絡上的訂單,就要設法拿到更加便宜的網絡,存儲和電。

2. 信息過載問題

信息過載問題通常發生在用戶側。其緣由是,供給側愈來愈多,而 PPIO 平臺就會展現給用戶愈來愈多的存儲節點,致使用戶不知道本身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存儲節點。因此咱們將選擇機制交給算法來解決。不一樣的算法能夠作出不一樣的選擇邏輯,但去中心化存儲的本質是搭建的是一個標準化的服務,技術上咱們推薦默認採用相似於證券交易的股票成交撮合機制。即在地域,服務承諾,存儲物理結構同等的狀況,以價格做爲第一選擇因素,以過往服務質量做爲第二選擇因素,這樣就能快速作出選擇,找到存儲節點,自動簽定存儲合約(也就是成交)。簡而言之,PPIO 是經過技術手段,來解決信息過載的問題。

3. 服務質量降低問題

面對前面提到的供給側的競爭使得 PPIO 平臺的存儲成交價格愈來愈低,那麼存儲節點是否會考慮下降存儲質量而降價呢,好比採用劣質廉價硬盤?這也是咱們 PPIO 爲何要設計 Token 經濟機制的緣由。PPIO 的全部交易和服務執行細節最終會在經過證實後,寫入區塊鏈上。PPIO 設計了會對未按時徹底證實的存儲節點進行經濟上的懲罰機制。對存儲節點而言,若是由於使用壞的硬盤,很差的網絡,那麼他在完成服務的時候,就會出現問題。存儲節點會由於問題而受到懲罰,抵押可能也會被懲罰。對存儲節點來講,得不償失,因此他們會本身想辦法去保證服務的質量。簡單地說,PPIO 是經過經濟機制,來解決存儲節點服務質量愈來愈差問題。

看到這裏,各位讀者是否對去中心化存儲成爲有價值商業平臺的可行性有了更清晰的瞭解呢?若是說中心化存儲是現行存儲服務中的主流,那麼去中心化存儲一定是未來最有價值的商業平臺之一。你,準備好了嗎?

想了解更多有關 PPIO 的信息,能夠移步官網:pp.io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