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不少接口都是基於HTTP的,因此針對HTTP接口測試的瞭解很重要,下面就簡單說明一下,一個基於Jmeter上HTTP接口測試須要的內容。html
1、一個HTTP接口測試須要最基礎的內容
以下:正則表達式
簡單說明:shell
1、接口測試計劃---是這一次測試計劃的名稱;工具
2、HTTP信息頭管理器:是此次測試中管理HTTP請求須要用到的頭信息;post
3、HTTP Cookie管理器:是此次測試中管理Cookie的組件;測試
4、HTTP請求默認值:是此次測試中提取出一些經常使用而且統一的內容,進行管理的組件;spa
5、接口:是一個線程組,只是命名爲」接口「,表示爲接口測試的內容;線程
6、控制請求次數:這是一個循環控制器,方便後續對請求次數的控制;3d
7、訪問百度:這是一個HTTP請求的取樣器,用來實際方式請求的組件;日誌
8、提取信息:這裏是一個後置處理器--正則表達式提取器,用來提取一些後續須要使用的響應那內容;
9、響應斷言:用來判斷咱們的請求是否成功;
10、查看結構樹:用來查看咱們每一個請求的結果、請求內容和響應內容等;
11、聚合報告:用戶查看整個請求的一個統計狀況;
在有提取的信息的時候,爲了驗證提取的是否正確,能夠經過後置處理器中的Debug PostProcessor和BeanShell PostProcessor去查看結果。
12、輸出響應結果:是一個beanshelll postprocessor組件,能夠在裏面編寫腳本,經常使用的是經過log.info將信息輸出到日誌中,查看。
13、Debug PostProcessor:能夠在執行測試後,在查看結果樹-每個取樣器下的Debug PostProcessor中查看
2、詳細說明
1、HTTP信息頭管理器
詳細說明見:https://www.cnblogs.com/smallstone2018/p/9795960.html
能夠經過抓包工具,獲取請求須要的信息頭,而後複製,在管理器中點擊「Add from clipboard」,插入相應的信息頭,以下圖:
2、HTTP Cookie管理器
詳細說明見:https://www.cnblogs.com/smallstone2018/p/9795960.html
設置爲自動獲取,不配置其餘信息。
3、HTTP請求默認值
詳細說明見:https://www.cnblogs.com/smallstone2018/p/9795960.html
根據須要針對相應的進行設置,以下圖:
4、線程組
詳細說明見:https://www.cnblogs.com/smallstone2018/p/9776731.html
根據須要,作如下配置:
5、循環控制器
詳細說明見:https://www.cnblogs.com/smallstone2018/p/9795971.html
根據須要,作如下配置:
6、HTTP請求
根據需求,配置以下:
其餘須要信息,使用HTTP請求默認值管理器中的值。
7、響應斷言
設置判斷響應是否正常,配置以下:
八、提取信息
詳細說明見:https://www.cnblogs.com/smallstone2018/p/9799734.html
使用後置處理器-正則表達式提取器,提取響應信息中的數據。
以下圖:
爲了確認提取的信息是否正確,可使用正則表達式工具驗證,也能夠經過Jmeter自帶的一些組件去驗證,這裏主要介紹BeanShell PostProcessor和Debug PostProcessor。
(1、BeanShell PostProcessor
在beanshell中,編寫腳本,將信息輸出到日誌,查看是否正確
在日誌信息中,能夠輸出相應的結果,查看結果是不是本身想要的。
(2、Debug PostProcessor
在執行腳本後,進入查看結果樹中,查看相應的取樣器下的Debug PostProcesssor信息,以下圖:
九、查看結果
查看結果樹的詳細說明見:https://www.cnblogs.com/smallstone2018/p/9799714.html
由於響應斷言中的判斷條件失敗,因此致使請求失敗。
修改響應斷言,查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