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近日中國聯通宣佈在國內首發Apple Watch Series 3的eSIM和LTE功能,並選擇在上海、天津等6座城市率先啓動「eSIM一號雙終端」業務後,坊間便傳出「運營商的末日要來了」的聲音。網絡
eSIM,即嵌入式SIM(embedded SIM)的縮寫。顧名思義,與傳統可插拔的SIM卡不一樣,eSIM是將SIM卡直接嵌入到設備中,最終讓SIM卡槽消失,讓設備擁有更輕薄的機身,並可實現與終端直接交互。它經過APP或者雲端,在全球範圍內將終端智能設備鏈接到所選擇的當地網絡,讓設備始終處於最佳網速的狀態。部署
人們之因此有了這樣的想法,是由於eSIM經過空中寫卡的方式實現遠程配置,理論上可以自由切換運營商網絡。同時,eSIM將不只限於手機,一切可攜帶、便攜式電子設備都可經過它實現上網、語音通話等功能,物聯網所以又增長了新備註。get
但這不意味着在選擇運營商上能夠任性,你須要得到運營商贊成,更要國家監管層面的放行。產品
面向更大的物聯網市場基礎
將傳統SIM卡直接嵌入到終端設備芯片上,讓用戶無需插入物理SIM卡,這是eSIM提供的看得見的便利。而eSIM的真正價值則體如今,它爲物聯網這個廣闊的市場預設了鏈接條件,使移動通訊的範圍從手機向更多設備擴展。擴展
eSIM的概念並非最近纔有的,技術難度也遠未到遙不可及。在eSIM的推廣上,蘋果與三星一改在專利戰中的針鋒相對,兩者始終統一戰線推進該項技術的落地。配置
但若是把eSIM僅僅看做是幾個手機廠商的「興風做浪」,這樣的見解未免有些片面了。終端
當頻繁更換的SIM卡沒法適應將來的物聯網環境時,eSIM卡的優點尤爲是它的「一號多終端」的特性,將使具有eSIM技術優點的企業在物聯網市場上大有做爲。im
雖然物聯網的大規模實現還尚需時日,但將來不管是汽車、家電、智能設備,仍是公共設施的互聯都將高度依賴網絡倒是不爭的事實。爲此,國內的運營商已經在利用eSIM卡積極部署本身的物聯網平臺。技術
通訊行業著名科技自媒體人王雲輝說:「從人與家庭的鏈接到萬物鏈接,eSIM卡將爲運營商帶來新的增加點,但他們的商業模式也將面臨一次史無前例的顛覆。」
王雲輝強調,在以物體做爲通訊鏈接點的物聯網江湖中,運營商面對的再也不是單個消費者,而是整個垂直領域,還要面對業務模式、技術特徵等方面的調整,這就要求電信運營商不只須要在功能方面創新,更要在運營方面做減法,經過下降成本等方式得到更多客戶、更高收益。
運營商間的競爭或將加重
SIM卡與手機聯手走進了空前繁榮的智能手機時代,並使電信運營商雖然只有向用戶銷售SIM卡一種主商業模式,卻創造了二十多年的輝煌。雖然eSIM卡的出現不會直接顛覆運營商現有的商業模式,但可能會加重運營商之間的競爭。
此前,中國聯通率先與蘋果公司開展eSIM終端產品合做,建成了全球首個運營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eSIM管理平臺,研發出中國市場惟一的eSIM電子證書服務體系,完成了IT支撐系統的全網升級改造,推出了基於eSIM的消費物聯網解決方案,也促成了這一次eSIM業務的登場。
這樣的鋪陳並不表明eSIM順利落地。事實上,全球電信運營商在eSIM開展初期廣泛選擇了「不合做」的態度,由於SIM卡就像電信運營商駐守「領地」的一道「壁壘」。
如通訊行業專家馬繼華所說:「以SIM爲基礎,運營商完成了整個通訊鑑權和客戶管理,也掌控了整個產業鏈的核心。現在,幾乎全部的業務都綁定在號碼之上。」
好在,失去控制權對電信運營商來講只是一種「遠慮」,畢竟全部的eSIM技術、標準以及號碼管理,至今都是以運營商的技術路線馬首是瞻,終端企業更必須與電信運營商一家一家談合做協議,用戶轉網更換運營商還有號碼和規則等門檻。
只是,運營商的競爭模式必須進行相應調整,才能讓獲得的遠遠超過失去的。
(更多點擊:自主創新)(連接:http://www.chuangxin3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