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9 月底,重慶市大數據應用發展管理局發佈政務雲平臺採購公告,預算金額爲 5000 萬元,以上 4 家入選。html
最終項目被項目被阿里雲、騰訊雲、華爲雲、紫光雲 4 家瓜分。 算法
5000 萬的單子,相比數字政府、城市大腦動輒數億的採購,其實不大,可是卻吸引了頭部雲廠商的競逐。 安全
有關政務雲賽道秩序的從新創建,一晚上之間成爲了業內人士討論的焦點。服務器
從採購狀況來看,重慶的此次訂單擬將新增政務雲平臺服務商,引入競爭機制。 微信
資料顯示,此前的重慶政務雲平臺只由浪潮一家提供,這次分流,則是基於「保障政務雲平臺資源安全可靠供給」的說法。合同期是 5 年。 網絡
重慶市政務雲平臺規劃思路架構
根據整體架構,政務雲平臺由多家雲服務商提供的共享雲平臺組成,集合N個(少許)分佈式雲平臺組成,整體造成「1+N」的「大雲牽小云」體系爲各級委辦局及相關單位提供服務。運維
技術架構上,構建了「三橫兩縱」邏輯架構進行建設:由「三橫」即設施資源層(IaaS)、中間平臺層(PaaS)、業務應用層(SaaS)組成,在「兩縱」即政務雲管理體系和安全保障體系下,經過各種用戶終端,爲政府內部提供統一信息化支撐,向社會公衆提供高效服務。 iphone
此外,在這個項目裏,只重點採購 IaaS 和 PaaS 層服務,運行全市統建及各級部門自建的各種應用系統(SaaS)不在本期招標範圍內。 分佈式
業內人士指出,這個政務雲的多雲架構,絕對會成爲將來政務雲採購的一種主流模式。
據瞭解,2019 年 7 月 24 日,浙江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以單一來源公示了《政務雲資源租賃項目》,預算金額 1 億元。擬定供應商只有阿里雲一家。
而在廣東,以騰訊云爲主要力量的數字廣東也在全省打造了統一的政務雲平臺。
由獨家佔有到多家共享,從利益鏈的角度來看,政務雲賽道的激烈程度正穩步提高;而從政務安全的角度分析,雞蛋放在不一樣籃子裏,也符合當下政府基於安全思惟的邏輯。
在前幾年,政務雲市場的「頭號玩家」絕對是華爲雲、浪潮雲、新華三以及運營商等,而隨着互聯網基因的雲廠商在近幾年越作越大,收割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一大批客戶,且在技術、人才、渠道上投資加大,其服務政府客戶的能力被看在眼裏。
一些大項目上長出來的小項目也被一批規模較小的雲廠商分食——全部人都知道,一家獨大是不可能的,惟一能作的,就是儘可能多吃多贏。
有一批廠商打上了「中立」的標籤,好比金山雲(有北京政務雲案例)和 UCloud(有福建省交通運輸廳案例);有的許下了「上不作應用、下不碰數據、不作股權投資」的諾言,好比華爲;有些廠商則從地方作起,向全國複製,好比阿里在浙江的實踐。
模式衆多,都有肉可吃。
重慶這個政務雲的項目之因此如此分散,很大一步分緣由也是利益的考量。雷鋒網(公衆號:雷鋒網)注意到,在重慶,阿里、騰訊相繼建設區域總部,落實了諸多圍繞智能製造、數字政府、產業經濟等方面的合做,政府也遵循「築巢引鳳」的邏輯,給了大廠優惠的條件。
紫光雲是 2018 年最高調的雲廠商——紫光集團宣佈在那一年砸下去 120 億進軍公有云市場, 紫光雲也成爲紫光集團「芯雲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華爲雲自沒必要說,從 ICT 業務上積累的服務政府客戶的基因很是重。浪潮雲也同樣。在衆多政務雲排行榜上,這兩者是不相伯仲的存在。
從政務雲的展示形式上看,互聯網雲廠商習慣的是先作本身的應用(好比支付寶、QQ/微信),再搭基礎設施資源來適配,而浪潮和華爲這種傳統作政務渠道的則是先作好基礎設施的搭建,再來作上層的應用服務。
運營商陣營的玩家思惟可能不太同樣。
不少低價中標的案例裏面,以互聯網公司居多,而不見運營商的身影——運營商從不會作虧本買賣,對資金迴流要求特別高,週期太長的項目則再也不其考慮範圍以內。
上政務雲,之因此在這幾年從上到下(國家到地方)一以貫之,主要在於如今政治的大背景是簡政放權和互聯網+、數字經濟,而地方上也在強調梳理權力清單,讓數據多跑路,服務透明化。
可是,政務上雲絕對是很是難以推動的一件事,一直到今天,不少地方政府還深陷利益的纏鬥與糾結。
像浙江、廣東、重慶、海南這種一把手直接拍板和推動的,上起政務雲就相對比較快。
浙江是今天的數字經濟明星,這源於省級官員的大力改革,好比當年如火如荼的「全省一朵雲」戰略。在 2018 年的阿里雲棲大會上,浙江省委副書記、省長袁家軍講過一句話:
浙江省將持續推動數字經濟 1 號工程,驅動數字中國建設,體現浙江獨特意位。
份量不可謂不重,此後也是這麼作的——1 個月後,浙江省組建了浙江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辦公室)和浙江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全面開啓數字政府相關工做。
資料顯示,浙江在全國率先建設了全省統一的政務雲平臺,將省級部門 800 多個信息系統整合到一朵雲,建設了覆蓋全省、統一利用的公共數據平臺,歸集治理 3066 類 190 多億條數據。
成果很明顯,因此今天不少政府其餘項目都在給數字之城、創新之城的建設「讓道」。
廣東省的全省政務系統上雲,也是下了至關大的決心。聽說,2016 年國務院電子政務辦對全國網上電子政務能力評估,當時廣東拿了第九名,這個事情對廣東省刺激特別大,畢竟當時廣東的省內 GDP 排名全國第一。
後來,廣東省的領導去調研之後發現,每一個廳局裏面有 1000 多個系統,數據都是孤島,煙囪林立,沒法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信息共享。2017 年,廣東下決心作好數字政府改革,採起了 「政企合做,管運分離」 的戰略,在政府側,裁撤了省信息中心,包括各個廳級信息中心,成立了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省市縣三級都成立了相應機構;在企業端,成立了數字廣東公司,由騰訊、華爲和三大運營商共同參與成立。
評註:
區塊鏈主要爲了解決信任問題。用區塊鏈技術解決大多數問題的是聯盟鏈/私有鏈;區塊鏈技術關鍵功能是智能合約,能夠自動化處理;
其最有用的功能就是能夠打破數據孤島(data island)==> 基於區塊鏈技術咱們能夠構建一個數據分享及安全的系統。
5G到來以後,會接上大量IOT數據,數據是否可信是很重要的。另外,產生的大量數據(5G,IOT數據)讓誰去處理?人工操做太慢了。數據共享可讓智能合約來處理。
數據是有價值的,但隱私也是要保護的。
數據要保證安全,必須能被追蹤!!!重要的是對Dataflow的管控。
把「數據盤活」 「數據分層」 「數據管理」 重要的是要設置數據權限。 這樣數據也能夠放到市場上進行交易了,在共榮的狀況下就能夠達到數據共享了。
[ 容淳銘教授是研究「基於區塊鏈的數據分享及安全」的; chunming.rong@ieee.org ]
這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兩朵政務雲,其特色也都是一把手直接推進。從實際來看,規模還在不斷擴大,往核心數據縱深領域延展。好比引入政務中臺、數據中臺和業務中臺,全面支撐各部門的業務和數據創新。
究竟,中臺是如何在政務領域運轉?
玄難(阿里巴巴中臺事業羣副總裁牆輝)曾說過,政務中臺包括一套複雜生態系統建設理念,還有與之匹配的系統架構產品體系。其中,業務中臺支持全部業務相互鏈接,實現業務流程串聯;數據中臺實現數據的融合,把數據算法能力植入業務流程。兩個中臺雙向打通,高效協同,一塊兒對上層業務提供支撐。
在諸如此類的邏輯之上,浙江的浙裏辦、浙政釘,廣東的粵省事、政務微信,深圳的 i 深圳,重慶的渝快辦紛紛問世。
從雲廠商這邊來看,政務雲涉及公有云、私有云、混合雲,須要出服務器、網絡設備、存儲設備、備份設備和安全設備;從政府委辦局角度來看,技術上夠用就 OK,但須要雲廠商有優質案例背書,有數據安全保障的強大能力,有服務政務系統的強大基因,最好是有政府背景。
新華3、紫光雲的官方背景足夠牛,浪潮是國產服務器巨頭的「親生兒子」,在「自主可用的國產雲」的造勢下,阿里雲的民族色彩更重了,與騰訊雲都成了走向國際舞臺的重點指望對象;華爲自沒必要說,良好的 ICT 服務經驗加上美國打壓的這個事實,政企採購華爲雲幾乎等於政治正確。
政務雲市場面臨的複雜格局,不止於此。
一位大廠的員工表示,自從他們拿下了某個政府的政務雲項目,他就須要每天在委辦局辦公,梳理政府的上雲清單,解決碎片化的問題(好比醫療、教育、金融、農業、交通、公安等各類複雜系統),作各類技術支持——這幾乎是當前作政務雲市場的某個縮影。
另外,政務雲的採購都有着較長的回報週期,通常合同是 5 年,前1-2 年是雲廠商純投入的,後面纔會回本。
儘管很難作,很吃力,但大廠仍是要撲上去,由於智慧城市纔是終極大盤子。智慧城市不只涉及政務雲,還有城市治理、城市決策和產業互聯及外圍應用,這裏面的生態和藍圖遠比政務市場深厚。
浙江能作到這一點的基礎是浙江已經從上到下是 1 朵雲。
浙江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局長金志鵬透露了浙江在政府數據開放程度上居於國內前列的「祕訣」。
城市之眼、城市大腦、城市操做系統、城市底座,雲廠商紛紛祭出大招,將來城市的中臺之爭必將異常熱鬧。
整體來看,IDC 在 2017 年曾預感到的趨勢正變爲現實:政務雲市場的基礎架構建設即將結束,即將進行服務化重構、混合雲主導、PaaS 層加速建設、大數據應用創新等新的部署階段。
最後,政務雲市場到底多大?
在數字經濟大行其道的今天,恐怕各種報告裏的幾百億數值都將失效,政務生意的價值將走向無窮大。
評註:
在智慧城市下,AI、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5G、物聯網(ABCDG+IOT)這些技術將會融合,造成總體解決方案對外輸出!
ABCDG(即人工智能AI、區塊鏈Blockchain、雲計算Cloud Computing、大數據及大數據分析Data & Data Analytics和5G)
-----------------------------------------------------------------------------------------------------------------------
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