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互聯網校招總結—一路走來

未經贊成。不得轉載linux

 

寫在前面

    結束了在百度的實習。是時候寫下校招的總結了,再不寫預計很是多東西都忘了。c++

在開源社區混跡久了。從別人的學習、求職、工做經歷中愈加感覺到很是多的正能量,也本着攢RP的原則,向學弟學妹們,尤爲非名校的學弟學妹們傳遞點正能量,因爲博主也是非名校出身,而且在整個求職的過程當中能夠很是明顯地感覺到名校學生那種得天獨厚的優點。相同的實力。名校學生進入BAT等一線互聯網企業確實要easy很是多,即使技術很是水,同樣有華爲等企業保底,而非名校的可能連簡歷篩選這關都過不了。博主說這些,並不是爲了打擊非名校的學生,僅僅是,這些確實是事實,既然沒法改變出身,那就僅僅能改變可控的因素,提升本身的技術實力,並放寬本身的心態,對結果看淡點,不要抱怨本身的出身。這樣一路走來,你反而會發現:越努力,越幸運!面試


offer狀況

    因爲深圳機會太少。校招前就一直想去廣州駐紮。但後來因爲實習。一直走不開。而且又考慮到實驗室坑爹的考勤規定,就僅僅能呆在深圳了,這樣一邊要趕實習的項目,一邊又要找工做。天天中午還要回實驗室考勤,着實累的夠嗆。還要時不時被某些企業打擊,想一想,蛋都碎了一地!算法

    因爲實習牽制,而且又很是想留在深圳,可選的互聯網公司少之又少。所以主要參加了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中興通信、大疆創新這幾家企業的校招面試。除了阿里愉快地掛掉了,其它四家都拿到了offer。編程

另外,還意外地收到了網易遊戲的筆試通知,聽說光簡歷這關就刷了很是多人,有點喜出望外,但因爲和騰訊的筆試衝突。且職位被調到了項目管理方向。不太符合本身將來職業發展的定位,就放棄了。ubuntu

拿到騰訊的offer後,就沒再參加後面公司的筆試了。主要是考慮到工做地點的問題。而且感受也不是必需刷那麼多offer,省得掉人品。總的來講,對這個結果還算愜意,一年多的努力總算有了些回報。設計模式


自學之路

    本科在廣東某石油化工類二本院校就讀,專業是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本科四年,大把時間都花在拿獎學金、作學生工做和參加各類無聊的文藝活動上了,除了能用C和彙編寫幾個簡單的程序控制單片機作些傻逼的工做。其它啥都沒學會。到本科畢業。連server都沒據說過,更不知道數據結構是啥東東,三年寶貴的光陰就這樣白白浪費過去了。緩存

後來考研,依舊對本身沒有一個清晰的定位。因此報考的是仍然是通訊類專業,但不得不說,此次考研的經歷,對我後面的讀研生涯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它讓我堅決了一個很是重要的信念:有些目標看似很是遙遠。但僅僅要你付出足夠的努力,這一切總有可能實現。性能優化

    讀研前的暑假,隱約意識到要提升本身的編程能力,但又不知道往什麼方向學,因而在網上查了下,就從圖書館借了本《c primer plus》開始啃。並把後面的習題都敲了一遍。後來開學後,又看了《c和指針》、《c專家編程》(這個沒看完)。跌跌撞撞總算上了道。微信

    儘管考研成績很是高,但碩士依舊在廣東的一所二本院校就讀。僅僅是此次學校的名字從學院升級到了大學。

來了以後,愈加對這裏的學術氛圍感到失望。最終意識到在這裏作所謂的「科研」無疑自毀前程。無奈,僅僅能自救,當時剛好有一個師兄簽到了百度地圖。便找他聊了下,觸動仍是蠻大的。此次聊天也完全堅決了我不作「好學生」的決心。

但詳細該學什麼,往哪一個方向發展,依舊沒有頭緒,因而就稀裏糊塗地繼續學c++,先是看了譚浩強的那本教材(沒辦法,一點c++基礎都沒,僅僅能從頭開始),後面又看了《c++ primer》。還借了一本《鳥哥的linux私房菜》,看了一半,也裝了個ubuntu系統來玩,這些自學的時間都是逃課換來的,想一想假設當時本科就這麼搞。現在也不至於這麼菜了!

    轉眼研一的第一學期都快結束了,想一想要肯定一個將來工做的方向了。老這麼漫無目的地瞎折騰。總不是辦法。在網上查了好幾天,最終決定搞移動端。緣由很是easy:需求量大,就業機會多。而且當下很是多互聯網創業項目都集中在移動端,將來幾年應該依舊是主流,買不起Mac和Iphone,那僅僅能搞Android了。

接下來。即是各類自學,先是花了一個月時間,入門Java,後面邊學邊作Android,還跟同窗申請了一個學校挑戰杯的Android項目,沒辦法,誰讓本身當初覺悟低,錯過了三年大好的光陰,好在現在意識到。還爲時不晚。

    因爲研二規定要進實驗室。因而研一第二學期剛開學,便琢磨着出去找個Android開發的實習。無奈實在太菜。面了七八家公司。全被拒之門外,尤爲跑去珠海面試魅族的時候。面試官問我Json是啥。我說不知道。結果被歧視的盡收眼底。說我連本科生都不如,回來後鬱悶了兩天。後來誤打誤撞去了意法半導體實習,用PHP幫他們作ERP系統的二次開發,說白了,就是打雜。而且是一我的打雜。遇到不會的還沒人問,感受沒學到啥東西,只是實習的間隙,依舊在學習Android。並無缺了以前的項目。同一時候進一步鞏固了Java基礎。學習數據結構與算法,並抽出時間看了一遍剛出版的《大數據時代》。

暑假還嘗試了一次創業,只是賺了點小錢就收手了,主要是火候還不夠,而且也找不到真正志同道合的人。現在想一想,當時確實有些浮躁了。仍是先去一線互聯網公司沉澱幾年比較靠譜。

    研一就這麼渾渾噩噩地過了,真正在技術上有質的飛躍是研二這一年,因爲導師放羊式管理,這一年有了很是多自由的時間,因而一邊作項目。一邊看書,從Java語言,到虛擬機。再到網絡協議,算法,看了很是多經典的計算機書籍。另外還涉獵了一些大數據處理方面的知識,獲益匪淺。

但學習的過程仍是很是曲折的,主要是實驗室有着各類坑爹的規定。而且學習氛圍不是通常的差。固然這些都已成過去,也不想吐槽太多,總之,能不呆在實驗室。就儘可能去其它地方,就這樣,爲了能安靜高效地學習,我打了一年的游擊戰。比較慶幸的是,十月份在CSDN上看到了江南煙雨的校招面經,因而決定堅持寫技術博客,事實證實,這確實是一件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經過寫博客,在社區上結識了很是多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和技術上精益求精的前輩,從這些素未謀面的人身上學到了很是多,感覺到了滿滿的正能量。

    另一件對我找工做幫助很是大的事情,是8月下旬拿到了百度LBS研發部的實習offer。考慮到畢業後想留在深圳,便決定去實習,很是慶幸此次沒有打雜,剛去次日。就參與到了實際產品的項目開發中,短短兩個月,學到了很是多東西。

    接下來,即是校招了,校招高峯期儘管僅僅有不到兩個月。但真正關鍵的是校招前的那一兩年。甚至三五年,你所付出的努力。博主在社區裏看到很是多默默付出。最後在校招期間爆發的人。固然也會有人悠哉了三年,同樣拿到了不錯的offer。僅僅是人可幸運一時,總不至幸運一世,因此腳踏實地,才幹有所做爲。


校招流水帳

    如下依照面試的前後順序大體記錄下此次校招的經歷,但不會牽涉到詳細的面試問題,這個依據每個人的簡歷和方向確定會有所不一樣。


阿里巴巴

    阿里之於我,僅僅有一句話能夠形容:阿里虐我千萬遍,我待阿里如初戀。

    第一次面阿里是3月份的實習生內推,當時加了一個淘寶技術部的內推羣,無奈水平太渣,又超級緊張,而且還莫名其妙地被分了一個C/C++面試官。聊了不到二十分鐘,就順利地掛掉了。只是也沒有太在乎,因爲當時一直認爲BAT對我來講。是很是遙遠的事情。

    第二次面阿里是7月底的校招提早批內推,此次找的師兄內推。師兄在阿里巴巴國際部,但我卻被推到了無線事業部(後來在百度實習才知道,內推事實上就是在內網上把你的簡歷掛上去,供內部一些有需要的部門來選。假設有部門選中,就由這個部門的人來面試,經過的話,便會進入這個部門。假設沒有部門選中。那就沒有面試機會),內推後的次日。就接到了電話面試。上來就是各類Android源代碼分析、Android性能調優、Java高級併發的知識,勉強撐住了,可是面試官死揪着一點不放。聊到性能調優。必定要我有一些調優先後對性能分析得出的數字指標做爲支撐。聊到Java的高級併發特性。必定要我在實際的項目中實用到。我說沒作過服務端的併發項目。僅僅寫過一些Demo。預計面試對我無語了,問到。也就是說你僅僅是看過書或者僅僅是學過這方面的知識,對吧?我說能夠這麼說吧。而後。面試就這麼糾結地結束了。本覺得掛了,面完刷了下狀態,結果一面經過。一週後二面。二面讓我去阿里在深圳的辦公點,跟杭州的技術官視頻面,剛一上來就感受面試官殺氣很是重,心想接下來確定是一場惡戰,果不其然,面試官連我簡歷都沒看。上來就是自我介紹,而後揪着項目問,各類細節,項目的功能延伸,最後居然延伸到了server端的架構設計,前面還好,到後面真的是各類拙計,意料之中的結果,掛了!

回來後鬱悶了整整一週。後來跟北大一哥們聊天,提醒了我,我搞client的。怎麼後面問了這麼多服務端的東西。這不正確啊。再後來,正式校招面阿里前。Rowandjj給我發了個手機淘寶技術架構演變之路的演講連接,打開一看。主講人正是二面掛個人面試官(花名:無鋒),再看了下他的簡單介紹。頓覺高山仰止,僅僅能說掛的我心服口服。

    第三次面阿里是正式校招,因爲內推掛掉了,僅僅能從頭再來,在線筆試順利經過。面試預定到了9月17號中午。當時正在百度實習。只是剛好項目已經提測,活沒那麼多了,就跟leader請了三天假來準備阿里的面試。沒想到去了廣州後遇到了一個奇葩的面試官。確切地說。是UC的面試官。上來就讓我講項目,講的時候還一直在誇我。講完後,問他有什麼問題要問沒,他說沒有。作的挺好的,結束後,還跟我握了下手,出來後我認爲鐵定過了。內心正得意時。校園大使過來跟我說,我今天的面試結束了,我越想越認爲不正確勁,就找機會去問了如下試官緣由。結果不問還好,問了後。個人三觀全然被顛覆了,面試官說我項目作得太深。在工做中會遲延項目進度,又說大牛都不寫博客,讓我不要總是寫博客。看博客之類的,要多花些時間看書,書纔是精華,我頓時認爲心中萬匹草泥馬踏過,好吧。僅僅能認栽了。後來本身總結了下。面試的時候仍是比較緊張,而且項目講的有點混亂,預計這纔是真正被刷掉的緣由。

因爲實在心有不甘,我就一直找機會霸面,後來跟負責校招的HR千磨萬蹭,最終答應把個人簡歷拿給其它面試官看下。可是被告知僅僅能霸面開發測試,儘管一直比較排斥作開發測試,但這個時候哪還顧得了這麼多。別人能給機會都謝天謝地了。後面面試就比較順利了,問題多偏向於JVM,從一面一直到HR面。感受挺好,而且二面面試官一直在跟我介紹他們UC的部門,還問我想不想去UC,面完後,我又開始作好夢了,可是HR面以後,再無消息。不知道是因爲我二面時一直強調想作移動端和想去無線事業部的緣由。仍是因爲我是後來霸面的緣由,總之到現在都沒有不論什麼消息,預計連備胎都不是。直接被歧視了。

    爲了最後一次進軍阿里的機會。我作了很是多的準備。面試前一直認爲很是有但願,怎奈再次折戟。被阿里打擊後。我一度開始懷疑本身的能力。越想越認爲找份好工做不easy,鬱悶了兩天後。索性接下來的面試再也不作不論什麼準備(實際上,也沒有時間準備。因爲項目趕的太緊),放空身心。一切隨緣,大不了最後去小公司,反而是這樣的心態,讓我順利經過了後面公司的面試。


大疆創新(拿到offer)

    參加大疆創新的的面試純屬偶然,它們的校招行程上根本沒有深圳站,是HR在內推網上看到了個人簡歷,讓我過去他們公司面試的,因爲當時想多花點時間準備阿里的面試。就藉口項目太趕,沒時間去。沒想,面完阿里回來後,HR又發短信讓我去面試,或許這就是緣分。因爲不是在校招線路上參加的應聘,所以沒有筆試。僅僅有一輪面試,CTO直接面,上來就是四道算法題,前兩道都是《劍指offer》上的題改編過來的。後面兩道則全然沒見過,感受有點超長髮揮了,四道題目都作到了最有優,面試官很是愜意,後面就繼續問了下項目,又問了Android屏幕適配,URL去重,MD5等等,基本答的還不錯,面完後說直接讓HR給我發校招offer。還問我對薪資的指望。我說不能低於10k。

後來,offer發下來,待遇遠高於個人預期,不比BAT差。而且公司發展勢頭正猛。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僅僅是畢竟不是互聯網公司,因此我仍是拿它來保底。


中興通信(拿到offer)

    中興今年第一次在我學校大規模招人,這放在曾經,預計連簡歷篩選這關都過不了。相對來講,中興的offer拿的是最easy的。23號下午宣講,晚上筆試。感受題目沒啥區分度,會的你們基本都會。不會的應該也差點兒相同都不會。凌晨一點多收到一面的短信,在ZTE總部,也就是學校旁邊,去了以後,先跟負責校招的家貴模擬面了下,他認爲我不錯,就推薦我參加藍劍計劃(這個事實上也就是意思一下,博主跟藍劍計劃差的還很是遠)。還把個人面試安排在了前面,當時真的感受受寵若驚。一面二對一面試,基本沒問太深的技術問題,面試官對我在百度的實習很是感興趣,問了很是多,僅僅是都無關技術,很是順利地經過了一面,相同是凌晨一點多收到的二面短信,二面還在同一個房間。僅僅是面試官換了,相同二對一面試。此次全然沒問技術。各類綜合問題。大概二十多分鐘,面試結束,又是凌晨一點多,收到了offer短信,要次日拿三方去簽約,工做地點,職位任選,直接拒了。

    說到中興,不得不提華爲,華爲在深圳地區的校招12號就開始了。以前一直聽聞華爲面試各類水,就想先拿華爲來保底,沒想到直接把我學校歧視了。深圳地區僅僅要北大、清華、哈工大深研院和中科院四所學校的,已無力吐槽。


百度(拿到offer)

    第一次參加百度的面試是研二的時候,當時跟在師兄師姐後面打醬油。參加了百度的校招筆試,一不當心過了。僅僅是算法基礎太薄弱。一面就被刷了。

    第二次參加百度的面試是8月下旬拿到實習offer那次。在內推網上投的。直接在工做地點面,一面先是聊項目,重點聊了下項目中涉及到的圖片異步載入、緩存策略、線程池、ListView性能優化、分頁載入等,又聊到Android消息隊列模型。深刻到了源代碼層面,後面問了些操做系統、排序算法、設計模式以及虛擬機和語言方面的基礎知識,基本都答上來了。一面後直接二面,二面面試官明顯年紀大了很是多,上來就環繞着項目問。各類怎樣實現。因爲確實作過。基本都答上來了,後面還扯到了一些開源框架,基本點到爲止,二面面試官也是後來入職後帶個人師傅。在工做上給了我很是多指導。二面後直接三面。三面就比較輕鬆了,聊了下學習和實習的一些狀況。就結束了,三面面試官是我後來的leader。當時恰好從北京出差來深圳。面完後的當天晚上接到了一個010的電話,談offer的細節,儘管僅僅是一個實習offer,但仍是蠻激動的。因爲當時剛被阿里打擊完,這個offer多少給了我點自信。至少證實本身身上仍是有些值得確定的地方的。

    第三次參加百度的面試是正式校招。因爲校招啓動時,纔剛實習了一個月,而且咱們組移動端又不是特別缺人,leader就讓我先參加百度的校招。

9月20號在哈工大深研院參加的筆試,感受作的還不錯,24號上午一面。一面全是算法,很是多都是《劍指offer》和《編程之美》上的題目,固然,也有沒見過的,比方面試官拿百度地圖出了道題目,基本都答出來了。

下午1點。直接二面,二面先聊了下項目,而後問了很是多Android、Java方面的知識。基本都深刻到了Framework層和JDK層面。有一些沒能回答這麼深,最後讓設計一個類似於微信的client架構。剛開始全然沒有思路,後來在面試官的引導下,漸漸有了眉目,重點要考慮清晰代碼的分層和解耦策略,這點也是在實習時實實在在感覺到的。下午5點左右三面,三面依舊是技術面,但相對照較輕鬆些了,聊了下百度實習的項目,項目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戰。怎樣解決等等,而後寫了個c的字符串拷貝函數。要考慮異常狀況,後面就是各類聊職業規劃、人生理想。

    本覺得百度的offer能拿的很是順利,沒想到是拿的最糾結的。主要是百度今年有點太坑了,深圳移動軟件研發崗今年一個名額都沒有(深圳地區負責招聘的HR後來跟我說的),官網上卻赫然寫着10個名額。因此即使三面經過(固然,三面也會刷人),進入offer池,依舊不會有經理來選。最後,僅僅有兩種結果:調北京、沒offer。國慶後收到了調劑北京的郵件。但實在不想去帝都。幸而leader答應從北京其它組調過來一個名額給我,這纔有了百度深圳的offer。

    我認爲能拿到百度offer,實習應該有很是大幫助。因爲深圳移動軟件研發和軟件研發這兩個崗刷人特別嚴重。因此。機遇真的很是重要。


騰訊(拿到offer)

    因爲想留在深圳。又想學習作產品,騰訊無疑是最好的選擇。騰訊在深圳地區的校招很是晚才開始。27號筆試,10月9號上午在騰訊大廈一面,上來先是問各類基礎知識。從操做系統,到計算機網絡,再到數據結構與算法,Android基礎、Java基礎、JVM、性能優化。。。廣而不深,都答上來了。很是多地方在回答的時候。我特意深刻解釋了下緣由,後面聊項目。這個面了幾家公司。都聊爛了。不在話下,最後寫了個算法題。《劍指offer》的原題。10月11號上午二面,二面時,已經看不到幾我的了,當中有一些仍是從外地趕過來的。另外一些是在廣州掛了。又來深圳參加的,預計你們都是很是想在深圳發展。二面給我感受有點壓力面的樣子,這是面完後才意識到的。面試官問不論什麼問題都問的很是深。很是細。而且話很是多。不給你反駁的餘地,感受回答的通常般。面完後內心一直沒底,只是當天晚上收到了HR面的短信通知,HR面是電話面,主要問些家庭狀況,職業發展,我的性格方面的問題。

面完後的第三天。收到了騰訊的offer,分到了本身所報的事業羣,也恰好被分到了本身一直想去的部門,皆大歡喜。僅僅是待趕上比百度稍低,固然,這些已經不是重點要考慮的因素了。


一些不錯的面經

    看過很多面經,有一些總結的很是不錯。很是具備指導意義。推薦給你們。

    Linux C/C++後臺開發方向(華科一碩士):

     http://blog.csdn.net/xiajun07061225/article/details/12844801

    Java分佈式後臺開發方向(北大一哥們):

     http://idlemind.sinaapp.com/2014/05/01/intern/

    Android移動端開放方向(華科一哥們):

     http://blog.csdn.net/u011843634/article/details/25710305

    綜合研發類(北航一碩士):

     http://blog.csdn.net/hackbuteer1/article/details/8501605

    算法學習之路(同上):

     http://zh.lucida.me/blog/on-learning-algorithms/


一些感悟

    從3月份的實習生招聘開始。到現在,一路跌跌撞撞,總算有了着落,總結下當中切身體會到的一些感悟。

    一、基礎很是重要。

這個相信你們都深有體會。

    二、項目要深刻。作項目不能淺嘗輒止,這個參加過面試的人應該都會有所體會。

    三、心態很是重更要。跟高考同樣,面試中心態很差。會很是影響臨場的發揮。

    四、細節決定成敗。從基礎到項目,這個都會有所體現。

    五、堅持寫博客。儘管面試到現在,僅僅有一個面試官看了個人博客,但寫博客真的是一件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

    六、凡事要講究緣分。

有些時候,有些事。確實要看緣分,因此把心放寬些,不要刻意放大一些痛苦。

    七、付出總會有所收穫,問題的關鍵在於你是否堅持的足夠久。認識的一些付出了很是多努力的小夥伴。儘管也是一路磕磕絆絆,但最終都有了比較好的結果。


    最後,但願這篇博文能夠給那些像我同樣菜的學渣們一些盼頭。   


 

 我的運營了一個公衆號【聚焦勵志】:jujiaolz,每日一篇正能量好文。掃碼關注: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