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最核心的部分應該是瀏覽器內核「Rendering Engine」,也稱之爲「渲染引擎」,其主要做用時負責對網頁語法進行解釋,並渲染網頁。因此「渲染引擎」決定了瀏覽器如何顯示網頁網頁內容及網頁格式信息。不一樣的瀏覽器內核對網頁編寫的語法的解釋也不一樣,致使的渲染效果可能不一樣,這就形成了兼容處理問題。瀏覽器
1.Trident ['traɪdnt]安全
Trident(IE內核):該內核程序在1997年的IE4中首次被採用,是微軟在Mosaic代碼的基礎之上修改而來的,並沿用到IE11,也被廣泛稱做」IE內核」。因爲IE自己的「壟斷性」(想起了一句話:讓一我的失敗,就讓其膨脹,哈哈哈),而使得Trident內核長時間未能更新,進而致使與W3C標準脫節和暴露出安全性問題。ide
2011年,從ie 9開始,Trident開始支持HTML5和CSS 3。
IE從版本11開始,初步支持WebGL技術。IE8的JavaScript引擎是Jscript,IE9開始用Chakra。
Trident內核的常見瀏覽器有:優化
2.Gecko rest
Gecko(Firefox內核),Gecko的特色是代碼徹底公開,也是一個跨平臺內核;
JavaScript引擎是:SpiderMonkey(1.0-3.0)/ TraceMonkey(3.5-3.6)/ JaegerMonkey(4.0-)。code
3.Prestoip
Presto(Opera前內核) (已廢棄): Opera12.17及更早版本曾經採用的內核,該款引擎的特色就是渲染速度的優化達到了極致,然而代價是犧牲了網頁的兼容性。Opera現已改用Google Chrome的Blink內核。
4.Webkit開發
Webkit(Safari內核,Chrome內核原型,開源):它是蘋果公司本身的內核,也是蘋果的Safari瀏覽器使用的內核。
Webkit引擎包含了WebCode排版引擎和JavaScriptCode解析引擎,分別是從KDE的KHTML和KJS衍生而來,它們都是自由軟件,在GPL條約下受權,同時支持BSD系統開發。
Chrome、360極速瀏覽器以及搜狗高速瀏覽器也使用Webkit做爲內核(在腳本理解方面,Chorome使用本身研發的V8引擎)。原型
5.Blink
這是由Google和Opera Software開發的瀏覽器排版引擎,Google計算將這個渲染引擎做爲Chromium計劃的一部分,而且在2013年4月公佈了這一消息。這一渲染引擎是開源引擎Webkit中WebCore組件的一個分支,而且在Chrome(28及日後版本)、Opera(15及日後版本)和Yandex瀏覽器中使用。it
以上提到的引擎爲排版引擎,瀏覽器還需搭載js引擎。Chromium就是Blink排版引擎+V8 js引擎。Chromium是由Google主導開發的網頁瀏覽器。
瀏覽器 內核Chrom (Blink)IE (Trident)Edge (EdgeHTML (Trident的一個分支))Firefox (Gecko)Safari (WebKit)Opera (Blink)360安全瀏覽器 (Trident + Chromium)360極速瀏覽器 (Trident + Chromium)QQ瀏覽器 (Trident + Chromium)搜狗瀏覽器 (Trident + Chromium)百度瀏覽器 (Trident + Chromium)2345瀏覽器 (Trident + Chromium)UC瀏覽器 (Trident + Chromium)